APP下载

高校形体训练的现状与发展措施

2020-09-10陈露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发展措施高校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导致的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以及新课标改革的推动,当前社会学校对学生的培训不再以提升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而是同时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进行教育,同时也注重学生形体能够保持健康、优美以及活力的训练。出于满足这方面需求,形体训练在高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本文将对高校形体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形体训练;高校;发展措施

随着时代的演进,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大幅提升,这就使得高校内的形体训练课程得到了相应发展。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形体训练课能够培养学生的体型、提升学生的气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有良多益处,同时也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1]。

一、高校形体训练的意义

高校开展形体训练课程对大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通过进行相应的形体训练教学,在塑造学生体型、锻炼肌肉线条、强化协调能力及改善不良体态等身体外形方面均有十分明显的作用[2]。学生只需按照所学课程要领坚持进行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相关问题,即可为自己塑造挺拔的身体形态,并在学生气质上有较大程度的提升,能使男孩更高大阳光,使女孩更优雅端庄。还能为高校学生毕业后或兼职中从事相关工作(模特、健体教练等)打下良好基础。

高校开展形体训练课程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形体训练过程注重对心态及意志力的磨炼,坚持相应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强化抗压能力,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及就业后的工作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3]。除了以上内容之外,形体训练对高校学生的意义还体现在其美育功能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上,这对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二、高校形体训练的现状

(一)教育资源薄弱

形体训练在高校的发展在近几年才受到相应重视,为使形体训练相关课程尽快成型,高校多采取其他舞蹈、健美操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专业教师担任形体训练课程教师,然而这部分教师由于多数未经受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培训,并不能保证具备形体训练课程的相关教学素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而全面的训练指导,也就无法保证课程的质量与效果[4]。除此之外,同样是因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不足的缘故,高校在开设相关形体训练课程时没有时间精力进行充分的调研,仅仅对相关形体训练单位进行简单考察后就仿照其形式进行投资,造成对该课程了解程度不足,投资购置的资源产生一定程度的浪费或紧缺,无法满足课程的正常需求。

(二)教学方法落后

就当前高校形体训练相关内容的教学情况来看,相比社会上具有高度专业性及正规性的形体训练机构,高校形体训练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较为落后[5],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是训练技巧及动作方法的指导教学缺乏专业性。高校在进行形体训练时,多数情况下只让学生对相应动作进行模仿,但却不重视对动作及行为技巧的解说(包括动作要点与禁忌),由于形体训练往往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以空乘专业为例,其形体训练对专业性要求甚至超过健身行业),不重视这方面讲解会使学生难以领会其中的要点,更容易造成学生在动作及发力上的失误,课程结果往往使学生仅仅重视“形态”而忽视“神态”。

其二是形体训练过程对体态塑造的重视程度不足。形体训练除了重视对体型的塑造之外,同样也重视对体态的塑造,这是因为体态对一个人的气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采用体能训练的方法较多,对基本姿态的训练多数情况下仅仅作为缓解身体疲劳用的辅助性练习,使得学生尽管拥有较好的体型,但在体态上却无甚改善。

其三是训练内容与生活实践契合程度低。学生能在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动作及要求,但往往在课后就将这些内容放在脑后,这是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关联程度不高,致使学生难以将之带入到实际运用而导致的,而这种情况也就使得形体训练教学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过时

高校形体训练教学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与当前社会形体训练行业的实际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此外,高校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自身体差异及发展需求的了解均不够全面,往往仅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关键内容的更换后即投入教学课程,这种做法就使得高校形体训练教学在专业性上根本无法满足要求,也就无法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另外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高校间仍未制定统一的形体训练教学教材。

(四)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从以上三点可以明显看出,高校在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时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偏差,理念是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思想指导,因此如果理念正确,则教学过程中的大多数实际问题根本没有出现的机会。教学理念的偏差主要体现在对形体训练课程类型的定位不准确,部分院校将这门课程定义为体育运动课程,并按照体育教学标准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承受高强度的训练,这种定义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也背离了形体训练教学的初衷,无法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无法有效改善学生的体态;另一部分高校则将形体训练课程定义为普通公选课程,而这部分高校又缺少对公选课程的管理,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对这门课的注意力往往被其他更有吸引力的课程抢走,即使是在学习形体训练课程时也存在缺乏自觉性的情况,学习过程敷衍了事,不仅没起到改善学生形体的作用,对教学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三、高校形体训练的发展措施

(一)做好对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位

要使形体训练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相应重视,充分发挥其对高校及学生的作用,首要内容就是摆正对该课程的定位。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得知形体训练课程无法单纯定位为体育运动必修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前者运动强度太大而后者又往往缺乏有效管理,均会背离形体训练课程的初衷,但形体训练课程与除体育运动外的其他专业没有太大相关性,也不适合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因此较为合适的是将形体训练课程定义为限制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不同于公共选修课程,是在有限的数门甚至十数门课程中选择两到三门进行学习,比起公共选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的管理力度更大;比其体育运动必修课程,限制选修课程又不会具备过高的运动强度,此外也避免了将非专业课程(形体训练课程与多数专业相关性低)强制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不当之处,因此对形体训练课程的定位可将其作为限制选修课程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也能够引起高校的相关重视,为课程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并注重高校间对课程教材编撰工作的统一化。

(二)强化教师的专业性

为使形体训练课程在高校得到切实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学生的培养作用,高校應重视对该课程教师职业能力的强化及专业化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为任课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校内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较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与调整,在制定相应教学计划上的意见更有指导性与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上形体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员入校任教,这一种做法的优势体现在专业培训员的理念及教育方法往往与行业发展水平高度吻合,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更高,能为高校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同时也能因为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持续引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形体训练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

(三)加强教育资源投入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的方法,一是可以引入行业内具有高度专业水准的训练员入校任教,通过强化校内教师与入校训练员之间的交流,可以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并能根据学生具体需求进行教育资源上的投入;二是高校领导部门对形体训练课程投入要有足够的重视,在校内组织团队前往形体训练的前沿机构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对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并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校内形体训练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高校当前形体训练教学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有限,教学现状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更应重视对现存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并执行,强化对该课程的重视,以使形体训练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创造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杉杉.浅析普通高校舞蹈形体训练的构建与发展[J].高教研究,2018(7):217.

[2]倪洁.高职院校形体训练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向[J].湖北体育科技,2016(1):79.

[3]王琪.浅谈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现状及发展展望[J].新一代,2019(6):72.

[4]王焱源.高校形体训练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教育教学,2018(11):70.

[5]李晓岩.高校学生形体训练的强化[J].科技经济导刊,2018(1):133.

作者简介:陈露(1982—),女,汉,河北邯郸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训练。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发展措施高校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对固原市原州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思考
网络视频新闻的特性与发展措施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