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与训练方法的探讨
2020-09-10张欣
张欣
摘要: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是我们的运动骄傲和自信,所以我们的乒乓球训练才更加的高标准严要求,对于乒乓球训练来说整体训练都需要具有技巧性,其中发球技术是乒乓球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乒乓球运动员专业水平的衡量标准,虽然我国乒乓球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对于发球技术的研究却有所欠缺,由于我们入手研究比较晚,所以在发球技术研究方面还存在着滞后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寻找适合的训练方法,寻找更有效的发球技术,本文将通过对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进行介绍,然后再针对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我们的乒乓球训练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乒乓球;发球技术;训练方法
发球技术对于乒乓球训练来说属于关键性环节,只有我们在发球环节顺利进行才能够更好的开展后期的比赛和训练。乒乓球的发球一般情况下受到发球者的掌控,但是乒乓球发球对发球者没有任何的限制,这也是乒乓球发球技术难度的重要表现,想要提高运动员的发球技术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地了解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尽可能改变“发球训练是乒乓球教学中薄弱环节”的现象,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训练模式和方法,改变并制定合理的发球训练方案。
一、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
(一)球拍触球的部位是制造旋转的重要因素
发球技术的特征是需要我们一点一点摸索的,其中制造旋转球就是发球技术的重要内容,经过实践,球拍触球的部位就是制造旋转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在发球训练过程中重点关注。在发强烈下旋球的时候,一般都是以球拍的拍头来接触击球的,所以对于发球技术来说发球的位置很重要,比如我们在发球的时候,如果我们用球拍内侧来接触球,无论我们用多大的力量,打出多快的速度,都很难发出一个优秀的旋转球。
对于普通正手运动员来说,在发球的过程中,球拍的接触位置都是在球拍的左侧,一般情况下,接触球拍的右侧很难制造出球的旋转,对于旋转球的发出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运动员发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球拍和球的接触位置必须要准确,然后再加上摩擦球的相关动作,最后结合运动员的自身特点来发出旋转球。当然我们打球的路子越宽,那么战胜对手的概率也会更大,所以在发球训练过程中要掌握要领,在掌握基础的情况下不断的创新探索发球新技术。
(二)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
对于运动员来说,掌握好球的摩擦也是发球的重要内容,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方法,对于中等水平或者是初学的运动员来说,发下旋球的时候应该关注肩膀和上肢向前用力的情况,在我们向前用力旋转的时候,球在球拍兒上的旋转时间就会加长,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吃球,在练习之前我们要有加强摩擦球的意识,有意识的训练对于发球技术的掌握才能更加有效。我们以肘关节为中心,使前臂向上弯曲,然后向前下方用力,掌握好用力的方向就可以有效地加强球与球拍的摩擦。运动员要想发出一个高质量球,一般会在球与球拍儿相互接触的那一刻,利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发力,当然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很可能造成撞击多、球度快,但是旋转力不强,所以我们要控制肘关节、手腕儿以及肩膀、上肢的用力情况,先练好摩擦球才能够加快球的速度,最后通过手腕和身体的有效协调用力,把旋转速度有效地提升上去。
(三)利用引拍的力量发球
发球的时候球速直接影响了发球质量,所以运动员都在尽可能的寻找提高发球速度的方法,其中利用引拍的力量发球能够很好的发出旋转球。发球的时候,球速和球拍挥动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的联系就是惯性力量,要想让乒乓球在打出去的那一刻高速运转,就需要我们在前期助跑的时候掌握好力度,打出一个完美的旋转球。一般球拍与球接触的位置都是在是运动员身前,身前击球是一种标准的发球方式,我们在抛球的同时引拍,然后利用向前的力量来加大球与球拍的摩擦,在乒乓球强烈旋转的时候,利用引拍的惯性力量向前加速撞击,从而加快球的运转速度。我们在抛球的同时进行引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引拍的惯性,来加速球的旋转,从而使球速和旋转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四)发球三大要素要配合
发球技术并不是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技巧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各个要素的相互配合,其中发球三大要素的配合是乒乓球发球技术特征的重要组成。发球的三大要素分别是触球的拍型角度、球拍的用力方向、触球的瞬间速度,这三个要素要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打出一个高质量的发球。其中接触球的拍型角度是我们根据自己想要发出的旋转球情况来自行决定,比如我们想要发下旋球的时候,就要保证球拍和球接触的薄摩擦,同时保证平行方向以及强有力的爆发力。发球三要素无法有机结合的话,会直接影响发球的质量,所以在发球训练的时候我们要进行三要素的配合训练。
二、训练方法
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想要高质量训练离不开发球质量的提高,目前的发球规则对于运动员的发球技巧有了更为精准的要求,对于乒乓球发球技术来说,只有不断地提高发球质量,不断地变换乒乓球的着落点,不断的加快乒乓球的旋转速度,才能提高发球的质量,针对发球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以下的训练方法。
(一)提高球的速度
发球速度是发球质量的一部分,球速和发球质量成正比关系,提高球的速度对于运动员发球技术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在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发球的力度,在球与球拍相互接触的那一瞬间,作用到球上的力度直接决定了球速的快慢,在此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球的力度加大,那么发球失误的概率也会增高,所以作用到球上的力度是运动员需要掌握的重点。目前力度层面的发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加力短球,一个是加力长球。加力短球一般表现为距离短、高度低、着落点好,而加力长球表现为距离长、速度快,多落在左右边角上,所以说乒乓球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都能够通过击球技巧来体现出来,这也是运动员不断地训练发球技巧的重要原因。想要发加力球的时候需要注意球与球拍的撞击力和摩擦力之间的比例,掌握好两者的比例才能够更好的发球,在发球的过程中可以延长乒乓球在球拍上摩擦的螺旋线长度和球在球拍上摩擦的时间,这样才能够增大发球时的爆发力,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在发球的时候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球拍的力量对于发球就像助跑,在发急球的时候一般会利用惯性的力量加速向前撞击,从而加快球的前进速度,那么就会使发球的旋转以及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加强球旋转的变化
随着乒乓球训练的进行,乒乓球的旋转越来越受到运动员的重视,其中加强球旋转的变化能够提高发球质量,如何加强球旋转的变化是在发球训练中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针对球旋转的变化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注意点。
1.要注意球拍儿的击球部位。用球拍的不同部位进行击球能够发出不同的旋转球。比如用正手发下旋球的时候,用拍面儿的左侧来接触球就能够制造出更强的旋转。
2.适当的利用引拍。引拍的惯性不同,发球的方向和速度也不一样,可以适当的利用引拍加强球的旋转,比如上下螺旋线方向的触球就会产生上下螺旋旋转的效果。
3.注意手腕儿的发力方式。手腕的发力方式不同,那么旋转的情况也不一样。比如上螺旋线形摩擦发力就会发出上螺旋式旋转的球。
4.海绵厚度影响旋转。适当的增加海绵厚度能够使球拍更加有粘性,使乒乓球的旋转时间加长。
5.注意发球力度,发球力度对于发球旋转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摆速加快的时候能够使击球力度增大。
(三)控制球的落点
控制球的落点是发球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够控制好球的落点,那么对于自己打赢比赛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发球落点的轻重长短来关注左右两侧的情况,在发球过程中要长短球相互结合,如果只发短球的话,哪怕落点再刁钻也很难掌握发球的主动权,所以控制球的落点要和发球技术相互结合起来。发球的运动员如果发长球的话,一般都是在本台面儿的端线附近作为球的第一落点,当然力量、速度、方向的不同也会影响球的落点,比如说侧上旋球和不转球往往比侧下旋球要快很多。
三、结语
乒乓球的发球手法各种各样,发球技巧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球者占据主动地位,我们运动员想要始终保持主动地位的话就要不断的提高发球技术,在掌握技术基础的情况下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和新的发球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发球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建玲.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2(8).
[2]姜昂.乒乓球弧圈球技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