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足球训练中的速度耐力水平的提升路径

2020-09-10吴安涛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足球训练中职院校提升策略

吴安涛

摘要:足球可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形成团队合作能力。而足球运动中核心内容之一则是速度耐力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其直接影响着足球训练结果。为确保训练效果,提升速度耐力水平,体育教育需从学生、体育项目实际出发,制定与现代化运动发展需求相符合的训练计划。文章从中职学生出发,分析并探究足球训练中所具备的训练原则及体能素质,试图发现其规律,提出耐力水平提升策略。众所周知,足球属多人运动项目,要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需拥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良好的素质,因此,为强化速度耐力提升效果,改进与创新训练模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职院校;足球训练;速度耐力水平;提升策略

就目前而言,我國足球运动始终保持在全球中下游水平,考虑与足球运动管理机制有关,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对足球运动训练缺乏全面、有效的认知,未能形成系统化的训练模式。基于现有管理机制的背景,管理机制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突破,由此可见,中职学校需从足球运动训练中找寻突破点,全面提升训练水平及训练组织的可靠性、科学性。结合先进国家训练模式及取得的成果,我国应立足于既有运动机制模式下制定更为科学、适宜的训练准则及方式,这是目前值得深思的问题,亦是振兴国内足球事业的重要前提。

一、中职足球训练价值

随着近些年教育机制不断革新,对课程教学实施了相应的调整及改进,旨在与素质教育发展保持同一步伐,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保证其全面、健康发展。足球教学是中职教育教学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的考虑,着重对其运动能力展开培养。结合足球运动特征发现,其在中职足球教学中具积极影响,且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足球运动为对抗性项目,运动强度较高,积极落实足球教学可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加趣味性,强化学生体质素养培养;足球运动是团体性运动,学生在实践运动中需互相配合、彼此帮助,有助于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建立集体荣誉观;中职教学领域中引进并完善足球内容,促进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提高体育综合素养[1]。

二、足球速度耐力概述

速度耐力指在实际训练中参赛员将自身速度发挥至极致,且始终维持直至到达终点。参赛员速度耐力受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不仅与其自身生理机制有关,且与自身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密不可分。参赛员在比赛中的实际表现取决于其速度耐力水平,因此,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将速度耐力训练放在首位,不断加强速度训练,提升放松跑能力,使学生全身器官灵敏度及活跃度出现明显改变。立足于能量学层面,速度耐力的能量均来自ATP,在实施肌肉活动时,肌肉收缩能量供应渠道则是分解为ATP的能源,当能源释放达到最上限后,可有横敲反应摆动效应。百米赛跑中,参赛员肌肉活动时间一般在40~60s。这一过程肌肉运动属无氧代谢,需借助糖原进行酶解反应,生成新物质(乳酸)后促进肌肉收缩,因而,在具体速度耐力锻炼中,需进行肌体对乳酸耐受性的高度重视。

三、速度耐力训练准则

研究指出,足球比赛中,负荷强度及活动方式均以不规律变化状态呈现,多采取混合供能方式,所以在实际耐力训练中需将有氧耐力训练视作前提基础,而以无氧耐力训练作为训练目的。

(一)有氧训练为主的基本准则

足球运动比赛时间一般设定为40min,若遇到加时赛,相对延长一定的时间。正常运动距离设定9~14km,这一点对参赛员有氧能力要求极高。有氧代谢能力要素共划分为两种,其一为心血管、呼吸系统,其二为肌肉需氧能力的提升。

(二)无氧训练为主准则

足球比赛中,获得分数的过程较短,一般仅耗费几分钟时间,而参赛员需在这短短时间内进行对方人员技术的超越,如传球、加速跑及射门等,这些动作的完成均需依靠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来实现,所以在训练中除注重磷酸原供能能力外,亦要强化糖酵解供功能。

(三)混合供能训练准则

混合供能指有氧、无氧代谢同步参与训练的一个过程,结合参赛员性别、年龄及总训练时间特征,有氧及无氧能力训练比重亦不同。比赛前,建议偏重于有氧耐力训练,准备后期需逐渐提高无氧耐力训练频率。

(四)足球训练中耐力训练准则

特异性原则:在实际足球训练中,需综合考量参赛员情况,如年龄、性别及技能和相应的角色扮演,同时还要结合其竞赛状态进行个性化、针对性及特异性足球专项训练方案的制定。

渐进式原则:训练总负荷需科学限制,在形成固定训练效应的同时不能过度训练;对训练效应发生频率展开控制;负荷递增趋势愈加缓慢,参赛员体能速率愈加降低,反之,负荷递增速度愈加迅速,可致训练者身体产生不良效应,更有甚者可能发生意外。

迁移性原则:足球训练耗时较长,是漫长、渐进式过程,参赛员经强度训练后应予有效调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停止训练,更换训练内容抑或是训练模式均为休息调整的手段。

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指在机体自身恢复、自我调节的过程,恢复进程及时间以机体所消耗程度为准,在某一范围下,机体肌肉做功增多,其消耗愈大,而相应的超量恢复程度愈加显著[2]。

四、速度耐力提升影响因素

(一)自身因素

速度耐力训练过程极为艰辛,这不仅带给学生身体上的压力,亦能产生心理创伤,中职学生正处于发育的特殊阶段,其心理较为脆弱,对失败难以正确看待,心理素质较差,因此教师需对其开展积极引导,优化与改进训练模式及手段,保证其心理能够承受这样的训练强度,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后续比赛。

(二)耐力训练强度

从一定角度上讲,耐力训练对学生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学生速度耐力训练中需对其训练强度实施控制,建议依据比赛强度抑或是略微高于比赛强度即可,切勿过高、过低,否则将影响训练效果及质量。

(三)耐力训练时间

中职学生身心发育尚不完全,其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在成长状态,机体各器官并非最佳状态,在实践训练中需将其身心状态进行考量,并列入训练计划制定参考依据中,确保计划的可靠性及科学性。如若与此原则背道而驰,在训练中一味地追求成绩、结果,忽视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极易危害其身心健康,降低耐力训练效果。

(四)有氧及无氧训练

足球训练中,常常需要快跑、慢跑的动作,而这些动作的完成均需耗费相应的能量,乳酸则是能量来源,但是实践表明,在训练中乳酸的消耗量过大,如若供应不足可直接对参赛员运动能力產生影响,采取有氧及无氧混合训练则是目前提升乳酸含量的关键措施,基于此在训练中教师需严格把控有氧、无氧训练时间,设定科学训练比重。然而由于耐力训练受诸多因素干扰,教师在规划训练方案时常常忽略两者比重设计,建议当长跑训练时间较长时适当加大有氧训练时间,相反,如若长跑训练时间较短,可酌情增大无氧训练时间。另外,依据参赛员综合素养,进行两者训练比例的有效调整,继而保证乳酸供应,提高运动成绩[3]。

五、速度耐力提升策略

当参赛员达到最大速度后,速度降低而形成的抗疲劳能力就是我们所谓的速度耐力素质。中职足球训练中足球队员的速度耐力素质是核心内容,也是每一个教师关注的重点,其可进行参赛员跑类素质的充分体现。结合运动学知识,机体处于运动状态下,运动强度可直接决定需氧量,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简言之,运动强度愈加增加,需氧量愈加提升,且无氧酵解供能比重愈加升高。中职足球耐力素质训练,教师需对学生抗酸能力予高度重视,以免肌肉受酸性物质影响继而对感知能力产生影响。另外,中职足球授课中,为保证训练顺利实施,教师应在从足球项目特点及要点出发,改进与完善糖酵解这一阶段,使学生耐受性不断提升,同时强化无氧乳酸代谢效能。通常情况下,间接性训练在速度耐力提升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可采取运动量近似、强度不同抑或是种类不同的间歇跑,以此作为耐力提升的锻炼手段,从而提高机体无氧负荷能力。

(一)热身与变化节奏

可以沿着直线放置将训练专用标志牌,间隔为2m,标志牌数量为5块,放置3列,每列间隔在1m以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标志牌进行竞争,各组总计两名学生。要求学生将两脚分开,在起点训练牌上站立,另一个在该同学胯下完成准备工作。教师吹响哨声,两队中,先跑的学生钻过标志牌上学生的胯下,在达到第一块标志牌后,需要弯腰触摸,同时方案会起点牌位置并触摸,之后向第二块牌子奔跑并触摸,再次返回起点牌位置并触摸,不断重复该动作,直到完成该列训练牌触摸之后停止折返跑,首先完成动作的小组为获胜小组,教师可以对获胜小组予以奖励,以激发学生参与热身活动的积极性。

将训练标志牌间距缩短1m,以保证耐力训练与快速冲刺训练能够顺利进行。对跑动方式进行调整,通过侧身跑与倒退跑方式进行触摸训练。对开始的姿势进行变更,学生之间背对背同时蹲下,并用两手支撑训练场地,确定一条腿为支撑腿,用腿支撑整个身体,向前跳行。而另外一条腿则用脚碰触标志牌,之后调整支撑腿并反复展开训练。

(二)无氧速度耐力培训

这种训练指参赛员在经大量氧债后形成乳酸堆积的一种无氧适应性训练,是提升成绩的必经之路。一般而言,此类跑步训练距离设定100~400米即可,形式为变速跑。总跑步距离设置1200米,折返频率以总距离计算。为使参赛员获得理想的恢复效果,保证训练质量,在训练中间歇一般要在10min左右。

(三)有氧速度耐力培训

有氧速度耐力培训是足球参赛员重点训练项目,对其身心有着极大的影响。这种训练项目,可使机体吸氧量不断提升,使肌体恢复时间显著减少,从而达到增加训练时间的目的。在实际的有氧训练中,遵从“低强度、高频率”的原则,使肌体吸收足够的氧气,提升其对磷酸的反应效果。这种训练模式宜将间歇时长控制在2~3min内,运动强度约为高速4倍。

(四)增强无氧乳酸代谢

在比赛中,为更好地适应肌体内高乳酸、高浓度环境,在具体的速度耐力训练中,应对其负荷量及强度实施考量,使参赛员肌体获得最高的糖酵解,加大血液中乳酸含量,继而让肌纤维形成疲劳感。在训练方式选择上,建议距离设置在200~400米,重复跑强度维持70%左右。负荷后心率维持150~180次/min,在休息过程中注意氧债需达到最上限,如此一来机体器官无法得以充分休息,进而实现肌体抗酸性能的提升目的[4]。

六、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足球速度耐力提升训练关键在于有氧代谢能力的提升,其是学生运动成绩提升的必然手段,亦是加强体育体质的重要举措,同时注重无氧代谢能力的形成,全面提高运动耐力,采取间歇法、重复训练法及变速跑等方式,结合学生实际运动特点及身心特征进行上述训练,实现耐力提升、体质锻炼的双向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红宇.中职足球训练中的速度耐力水平提升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23):45–47.

[2]沈君田.提高中职足球队速度耐力水平的训练分析[J].学周刊,2018(13):15–17.

[3]李卓,何伟黎.关于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1):30–31.

[4]王冬生.跑动策略对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研究[J].发现(教育版),2018,000(008):84,122.

猜你喜欢

足球训练中职院校提升策略
小学体育足球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青少年足球体能训练的思考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