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多元教学策略
2020-09-10张燕
张燕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日常教学的真情实况,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精神”“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展开高中物理多元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字:新课改;高中物理;多元教学;信息技术;探究精神;应用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高中物理教学开始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且枯燥,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就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物理科學的核心和奥秘,进而逐步加深对物理学习的欲望,也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大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熟练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来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有着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除此之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也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为学生节省出了更多的课堂时间来深入挖掘知识,进而真正掌握知识的核心。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章节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完成授课,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的分析和理解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的概念和性质。学生要能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应该遵循的规律,即对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进行合成与分解,从而真正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处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动态的运动合成与分解过程,让学生能够从各方面认真有效观察其中的细节,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精神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大重要版块,教师要能够通过带领学生完成物理实验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为学生真正学好物理奠定扎实的基础。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背景下,越来越注重考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而学生通过设计和操作物理实验也能够更加接近物理概念、定义等内容的核心本质,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降低学习物理的难度,有效加速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平抛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就要带领学生们亲自设计和操作平抛运动实验,从而让学生在一遍遍的实验中培养自己的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完成对实验的改进。平抛运动实验历来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仅仅简单掌握平抛运动的概念是远远不够,更要能够通过自己完成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平抛运动的性质及核心,要掌握如何根据物体的运用轨迹来求解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从而在面对一些变式的平抛运动题目时也能触类旁通,最终实现知识的全面吸收。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炼教学素材,从而让知识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一来大大有利于学习主动性的提升。物理知识很多来源于生活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做一个有心人,加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从而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全方位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例如,任课教师在教学“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课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能够接触到或者认知中的能源开发与利用来展开学习,从而有效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都为之关注的热点话题,能源可以说实现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一方面人类无休止的消耗,让常规的能源的供求关系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常规能源的利用也带给了人们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学生要能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来更多的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给自己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减少其他方面的损害,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共生。
综合上述,新课改背景下展开高中物理多元教学有效促进了学生成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增长。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搭配应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了物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为学生学好高中物理学科铺设好了前提条件。另外,多元教学的开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充分考验了教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同时也不断督促着教师自身的进步,成功推进了新课改理念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闫东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139-00139.
[2]陈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5,033(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