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大作用
2020-09-10张海建
张海建
摘要:高中美术课堂在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中有着诸多的优势:没有高考的压力;育与德育是互补的,相形不悖的;老师在实践中也证明了是完全可行的。具体该如何操作:1.发掘美术作品内在情感。2.教学中的品德养成要潜移默化,水到渠成。3.结合学生关心的话题节日开展品德教育。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品德教育;内在情感;学生;大作用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一个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除去高考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品德的养成更是真正关乎一个人未来能有多大成就的根本所在。
与小学和初中相比,在一个学生品德养成过程中,高中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高中阶段留给我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且在很多年后,我们对一个人品德的认识仍然大多会停留在高中时的认识。可想而知,高中阶段一个学生的品德优劣与否,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在人生的成长中,能起到多么大的作用了。
讲了如此大作用,再来说说高中课堂中小的不能再小的美术课堂。相信每一个高中美术教师都会对美术课的“重要”性心有体会。非高考科目的尴尬,两周一次课的频率,如果不是教育部门开全课程的三令五申,估计高中美术课就只能是镜花水月了。现在,小小的美术课堂却想要发挥它在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大作用。那么,“美术课”你可以做到么?
我说,可以,一定可以。相对于其他的课程,美术课有着诸多的优势:
首先,没有高考的压力。如果你对一个语数外老师说多加入些品德教育的内容,估计他会问:“高考中占几分?”“没有,那还是算了吧。”但在我们美术课上,没有高考至上,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OK,都没有问题。
其次,美育与德育是互补的,相形不悖的。美术的德育功能,在我国古代画论中也多次被提到。如东汉的王延寿提出了绘画的作用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谢赫在其著名画论《画品》中提出了“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观点,这些画论家都强调了艺术的德教功能,近代,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高中美术教育具有德育的功能,只要采取的途径和方式恰当,便可以实现其德育目标。
最后,一些老师在实践中也证明了,在美术课堂中植入品德养成的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在我校2013级学生高二绘画课程中,我们备课组几位老师“感恩母亲节贺卡制作”课程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一个小小的卡片唤起学生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爱与美的结合,使学生的品德得到了提升。
要让这小小的美术课堂发挥它在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中的大作用。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1.发掘美术作品欣赏中的内在情感。美术作品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找出这些优秀作品,并带领学生努力发掘作品中的这些态度,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情感人的作用。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要引导学生从对作品的喜爱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又如罗中立的《父亲》、王式廓的《血衣》等要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内心对生命的崇敬、对劳动者的赞扬、对苦难的同情、对罪恶的愤慨;在欣赏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时则要品味作品之外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保护,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2.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品德养成要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美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一种观念、一种道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与道德观念是水乳交融式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可以首先由作品本身的欣赏入手,适当地向学生介绍画家的成长经历、人生命运,历史背景等等,吸引着学生来倾听、来获取知识。更重要地是,他们由此开始思考人生、社会、命运等重大问题,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比专门的人生观讲授要更加易于被学生所接受,而且他们的思考是在一种不“自觉”、不“有意”的状态下,自然转到“自觉”、“有意”的思考。这样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品德培养自然水到渠成。
3.适当结合学生当下关心的话题或者节日来开展品德教育。比如在美术鉴赏第二课“学习鉴赏美术作品”中,对《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作品的鉴赏中,可以结合当下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愫。而像这样的热门话题或者节日,每年都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稍微用点心,与美术课结合起来,所起到的品德教育效果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以上的方法和途径仅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和体会,相信还会有更多的途径或是方式方法。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思考、多探究、多总结,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品德教育的大作用就能够顺利有效地实现。
高中美术教育在人一生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桥梁纽带位置。它是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育的承接,是大学艺术选修教育的前提。我们高中的美术教师要行动起来,更要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的教育,并使之与其日常行为能够结合起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價值观。展望未来,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结合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一定能够成功,真正实现“小课堂—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艺术学概论》《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