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提高英语学用能力

2020-09-10钱海珍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爱因斯坦科学家笔者

钱海珍

高中英语新课标倡导教师践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着力提高学生學用能力。项目化教学为此提供了实施载体,它指的是教师让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将项目化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两者有机融合,在任务驱动下,开展有意义的课例教学,大大提升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设定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例选自牛津教材高二英语第一学期Unit6后面的项目(project)板块,话题是Famous scientists。本课时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在前期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的第二课时的反馈和学习。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第一次接触项目学习,判断、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较弱;第一次接触人物的概况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且怯于表达自己观点。

教学目标 学会判断信息来源、筛选整合重要信息和避免抄袭的策略;学会对科学家进行概况写作并发表自己的评价与见解。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项目化学习,借助实施真实任务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整合新旧知识,且能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训练和发展语言能力,并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具体设计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进行信息资料的查找与收集,引导学生对信息来源进行评估,指导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等方面的策略,从而过渡到为所选科学家写一篇概况,并对其重大发现或发明做出评价。

探究学习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 第一,创设语境,激活语言与思维。在本课例的导入环节,学生分小组进行反馈与展示。各组以笔记卡片或PPT为载体介绍所选择的科学家。如一个小组选择的著名科学家是爱因斯坦,四名小组成员分工合理,轮番“出镜”。第一位学生主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即姓名、籍贯、工作、性格、婚姻等;第二位学生着重解释爱因斯坦著名的的相对论;第三位学生讲述的是爱因斯坦的成长故事;最后一位学生则解读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个环节,笔者还鼓励其他组员提问,设计意图有二:一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时的倾听习惯,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二是力促同伴评价,提升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二,判断、梳理、概括、整合信息。根据各个小组的反馈展示与笔者的追问,学生查找到的信息大多来自于网络,且可信度不一,信息量又大,因此,笔者顺势抛出问题:Have you ever consider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youve collected?进而带领学生学习新的概念:什么是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s)?什么是二手资料(secondary sources)?我们查找到的信息又是属于哪一类呢?在小组讨论获得知识后,在笔者的引导下开始思考如何围绕课题主题famous scientists梳理和整合重要信息。再以选择爱因斯坦那一组为例,笔者引导学生们就爱因斯坦的婚姻、家庭和孩子话题展开讨论:爱因斯坦著名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针对使用查找到的资源需要避免抄袭这一环节,由于相对比较学术和专业,因此笔者采用下定义的直接方式解读,并借助学生旧知和学习经验,即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功能以及概要写作要求引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如何避免plagiarism(抄袭)?在步步搭建教学支架的前提下,通过小组合作活动顺利实现了“引用”和“改写”两种策略的获得。

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学实施中,每一种活动都不是孤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才是关键。在学生习得如何筛选、概括和整合重要信息以及有效避免抄袭资源策略之后,笔者安排了必要的跟进巩固活动。第一,提供不同种类的资料来源进行判断。如Reading the diaries of a famous scientist.& Reading a magazine article about a famous scientist.分别属于一手资料还是二手资料?第二,基于教师示范指导下的信息概括与整合实践应用。要求每一个小组针对笔记卡片上的信息进行再阅读,尝试把与主题不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和整合处理。

迁移创新类活动 依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在新的语境中,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一,设置情境。为纪念创刊10周年,《科学家时报》打算对世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们设立回顾专栏,现向读者征集科学家的概况(Profiles)。第二,    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科学家和他的发明或贡献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交流,不仅激活了学生思维,更是促使他们对科学家和国家乃至世界的关系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对科学家精神、社会担当的新认知。

实践体会

牛津教材里的项目板块内容既是课本教学内容的延伸,又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以项目为主题、活动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可以变革教学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助力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学习体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可以有效实施项目化教学和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科学家笔者
老师,别走……
假如我是科学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