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话语权的重塑
2020-09-10衡哲
衡哲
摘 要: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针对discourse power话语权问题,选取广州一所高校2019年考研论坛BBS话轮转换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以描述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阐述自媒体时代BBS高校话语所采用的会话结构、话轮转换和交际策略,探讨身份的话语建构与文本语境之间的关系及隐藏在话轮转换现象背后的制约规律,同时为高校构建重塑话语权提供一条选择路径,从而验证寓社会语言学理论于高校BBS话轮转换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關键词:高校话语权;重塑;BBS;话轮转换;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4
一、高校BBS论坛概述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网站论坛社区类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故称之为“电子布告栏”或“电子公告板”,是提供给注册用户用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意见、看法和建议等。若尚未在BBS论坛登录,就没有权限在论坛的任何版块发帖、跟帖和回帖。如果要登录,首先要完成会员注册,填写本人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或一些身份信息。可见,发帖、跟帖和回帖这样的话语权来之不易。
高校BBS论坛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沟通渠道,所有大中专院校提供其BBS手机客户端下载,方便学生用户。论坛通常有指定的讨论主题,大家发帖、跟帖和回帖,很乐意重复访问论坛性质的相关网站。若对某个话题有疑问,到相关的论坛去看看,或许某个受话人说出答案提供参考。这样的网站变成了具有特定含义的其志趣相投者的聚会处所。学术性强的站点,能很方便地了解到同行们的观点,收集值得借鉴的信息。除了直抒己见,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在这里商讨也未尝不可。目前国内大学都有了BBS论坛,几乎遍及全国各地。BBS论坛就其本身而言完全可以描述为一种文化,因为它是由共享的符号系统和实践系统组成,并持有独特的话语元素,使会话人在特定的虚拟空间交流互动,为其个性伸展与张扬创造前提。高校BBS论坛在运营模式、参与群体、讨论内容、培养人才和孕育文化方面独具特征。
鉴于此,本研究围绕身份的话语建构与文本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话轮转换背后的制约规律,为高校构建重塑话语权提供一条选择路径,进一步诠释社会语言学理论在高校BBS论坛话轮转换中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文献综述
话语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热切关注。选择人文社科、信息科技和经济管理这些学科领域,以高校BBS论坛、会话结构、话轮转换和话语权为主题,以时间不限和近5年进行精确检索,发现话语权方面的国内研究者日益增多,(详见表1),其研究由来已久,成果颇丰。冯广艺(2008)认为, 话语权分布均衡化、使用合理化并成功实施的基本保障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互利和亲密关系 [1]。陈开举(2009)则发现,表达能力、广博的知识及沟通渠道明显成为了语力的三大必要因素。话语权大小依赖于语力大小。前两者无法一蹴而就,故语力大小会有差异,而话语权同样会有差异[2]。
话语权隐藏在话轮转换中,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贾砚萍(1995)分析了话轮转换中学生无法合理确定关联位置如何转换、无法掌控住话轮等问题所在[3]。张廷国(2003)围绕怎样转换话轮、形式及其过程等角度分析了会话沟通内在的本质联系,同时阐述了话轮进行转换的途径以求达到更好交际效果的相关技巧[4]。彭艳虹(2007)提出,话轮作为会话的语义单位,其转换使会话有序进行。话轮转换规则助力言者得知每一话轮的真实意义和潜在含意,再进一步获取其语篇的全部含义[5]。史红梅(2009)认为,新闻访谈中一问一答会话模式的双方会尽量遵守话轮转换规则,但违背原则时而出现。访问者控制和引导访谈进程[6]。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高校教师的重视,可精确检索到1 300多条,而话语和会话结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王德福(2010)提出,揭示语言结构关系的关键是贯彻“对立互补”的方法论原则,这是他对《红楼梦》文本研究新范式的基本纲要[7]。张玮(2013)发现隐喻的交际功能不仅限于人际意义的体现,交际参与者更可借助 隐喻来组构交际事件,形成各种隐喻式会话构型[8]。而乐耀(2017)将人们交际过程中会话基本单位与会话行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视为未来致力于语言研究的方向之一[9]。刘建明(2018)则认为,话语不是语言,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语言无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而话语恰恰相反[10]。
近五年话语权关注度尤为显著,表一显示CSSCI期刊达到1 724条。薛淑峰(2010)横向比较研究了BBS论坛与博客、微博网上话语权行使情况,探讨国内网络传播话语权现状,旨在助推网络话语权合理行使 [11]。但是,学界对高校话语权问题着墨较少,而这个问题关乎人人,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可见,当前话语权建设问题研究亟待突破。
三、理论依据
人们相互之间为了沟通交际使用语言形成话语(discourse)。“话语”这一舶来词,起源于拉丁语的“discourse”,而 “话语权”这一汉语词汇,属于偏正结构,中心词是“权”。话语依附于其两者或两者以上言者的会话结构,结构不同的话语,其意义不同。话语权属于跨学科的术语,即语言学和社会学里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其实,无论言者在交际沟通时选择的话语是简单还是复杂,语言材料(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为全民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全民共同的,属于社会产物,然而具体场景的言语表达,其蕴含的思维到评判直至人生态度还是有差别的,有的迥然相异。每一个社会个体使用话轮及话轮转换规则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意图,因为话轮是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两者或两者以上言者的会话结构形成话轮转换,转换过程中话语权自然显现,这两者均为语用学的核心问题,话语、会话结构、话轮转换和话语权这四个术语俨然如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亲密关系。“话语权”是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提出来的。他认为,话语由符号组成,但是要表达的东西却多很多。话语是除“言语”和“语言”之外的第三者,不只是一个名词或一个范畴那么简单[12],也就是说,不只是语法规则制约性背后词汇和句子的随意堆砌,却包藏着纵横交错的权力关系。权力和话语绝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体。在他看来,话语作为与社会权力关系错综相连的言语表达,使得情感和思想产生压抑心理问题;这种被掩盖不易发现的、看似无行为人的控制手段促使各社会个体以话轮及话轮转换规则来实现会话含意。
Sacks的话轮转换理论包括话轮构造(turn-constructional component)和话轮分配(turn-allocation component)。该理论将话轮视为说话人从开始说话到结束这一过程,提出话轮可以由不同语言单位构成,英语中的单词、短语、从句、句子、句子组合等都可以充当话轮(Sacks 1974) [13]。1981年Edmondson(:42)将话轮理解成会话过程中某一时刻说话人的机会及一个人作为说话人时所说的话[14]。这种界定显得太简单笼统。2008年Crystal将话轮视为社会学所用的一个术语、会话结构研究的一个内容[15]。1991年Harris(:21)将话轮看作说话人连续的谈话,沉默为前后两次说话的分界线[16]。说话人在话轮转换、话题的控制、特定语境中选择的沉默和会话结构等均隐含着获取话语权这一自身目的意图。
四、BBS论坛话轮转换中话语权重塑的实例分析
在BBS论坛话轮转换看似一种随意行为,但仔细研究后却发现话语权重塑有特定规律可循。BBS论坛作为一种虚拟社区,其发帖、跟帖和回帖的形式具有特定结构,能折射出交际者性别、权力关系、族裔身份等社会关系。分析其会话结构有助于交际者之间的权势分布、传播行为及背后的心理诉求等。下面不妨分析一下广州某高校2019年8月19日至10月26日BBS《求研友,求考广大的研友》http://bbs.kaoyan.com/t9676083p1(考研论坛)(见表2)
话语权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互联网时代,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权力。BBS上对话轮的争夺实質上是对话语权的争夺。言语过程中必然有说话人和受话人,自然会形成某种关系,势必有主导的一方和被动的一方,对话轮的控制能用以说服或影响他人。互联网通过舆论赋权社会,BBS通过话轮赋权发帖者、跟帖者和回帖者,选择获取话语权的方式。
(一)表情包的刻意妙用
BBS参与者可以根据聊天场合自由选择昵称即化名。化名是说话人限制其对言语行为责任的一种手段。能分隔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为“解放”个人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功能,使他/她能够建构虚拟身份、并行使与该身份匹配的权势。从表中可知,共有4个会话人,其中楼主是y1in,第一个回帖子的人是Yachiho,后面参与者分别是“等你下课ing”和“腾飞yw”。会话中一共31个话轮,求助研友的楼主ylin占了一半,在第一个话轮中使用[媚眼]和[害羞]两个表情包,打破了语言的局限性,促使受话人迅捷领悟出表情包的隐含意义。此外,13个表情包中楼主y1in 用了11个表情包,将楼主y1in争夺话语权的感情信息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话轮“学长学姐的话就更好了,希望有一个同伴[媚眼]想认识一下[害羞] ”中两个表情包使得任何长篇大论都甘拜下风,其独特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会话参与人Yachiho使用的两个表情包[嘿嘿] [龇牙笑],显现会话人掌控话语权后自我满足感的即时流露。究其原因,文字无法直观呈现心情,且对话人多为潜在对手,隔着屏幕的冰冷语言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但表情包的使用能将聊天内容立体化、具象化,让对方直观清晰的感受说话人情绪。使用表情包的另一现实原因可能为:考研人数久居高位,就业率相对较高的一些专业一直抢手,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很多同学扎堆报考,竞争异常激烈,给考生带来相当大的竞争压力,毕竟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物降一物,“有意义的对立”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生物链”,借助于具有相互竞争、为突显优势博人眼球的“互撕”自然在所难免,大家互为竞争对手的特殊语境下,都会担心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威胁,当然其威胁取决于很多因素,客观因素方面竞争对手弱且少应排在最前面。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文字的吸引力愈来愈弱,而表情包的使用可以高效快速的吸引交际者。
(二)以退为进的言语策略
话轮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单位构成,词、短语、从句、句子、句子组合等均可以赋予话轮一定的角色功能。会话中y1in最后?????这样的沉默既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终止,又是其智慧的展现。Sacks等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阐述了话轮分配理论(Conversational turn-allocation proceeds in an orderly manner)。该理论注重的是在话语沟通时“某一参与者不会一直霸占着发话者的位置而是由各会话参与者轮流说话” [13]。依照话轮转换,此BBS论坛中话轮转换也并未顺着SackA-B-A-B-A-B的次序,重叠率略少于日常对话。会话中Yachiho和楼主y1in双方均力求掌控话题,话轮长度相差无几,均采取了打断对方谈话话轮的手段,并说明自己的缘由。比如,
例(1)第13话轮Yachiho问y1in“你是跨专业的嘛还是跨学校,还是都跨?”
y1in:我呀哈哈哈
面对面会话时话轮会随着语境的变换由各个不同会话者交替扮演着发话人与受话者的角色。而BBS论坛的发帖、跟帖和回帖,其交际者容易习惯于使用搪塞语(hesitation filler)如:et; well um, you know, let me see..等替代空白来拖延时间以便守住话轮。例(1)中,y1in试图控制主话题,拒绝正面回答,以退为进。因为4个想报考广州大学研究生的会话人都视其他人为自己的竞争对手,y1in也不例外。y1in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被人所识破,学会保护自己。掩饰自己情绪,喜怒不形于色。若想在受话人面前保住发言权即话轮,毫无疑问,有必要施展出一些策略坚守着话轮但又必须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良好形象。在BBS论坛,主观性的发帖、跟帖和回帖结构往往受限于精简的话轮结构和有限的空间,例如:
Yachiho 2019-8-20 16:24我觉得公共课算是一个大头,专业课还算容易不会特别难搞,所以想找研友交流一下公共课上的问题而已啦,跟 ...
y1in:张XX老师说政治最好报班,因为自学很麻烦,报班可以节省时间,英语就考平时积累了,我 [刺瞎]
Yachiho 2019-8-20发帖子的意图是想获取公共课学习经验,楼主ylin答非所问,说自己 “英语就不好,单词也记不住”,意在以退为进,采用了近50个汉字的超长话轮以求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当然,Ylin可以无所顾忌使用长句和难懂的字眼。BBS发帖、跟帖和回帖中体现出的话语权与现实中的稍有不同。这种话语权不是天赋的,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别人恩赐的,而是凭借自己临场发挥能力争取来的。显然,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发声的机会。
上述有关语言的句法、语音、音韵、(表情包)语意均可视为日常交往中获取话语权来保护自己的手段,当然,还有其他有关语言现象可作为研究过程中客观翔实的语料。毋庸置疑,话轮转换具有较强的目的和意图,借助补充或完成讲话人没说完的话以便获取下一个话轮。表面上看,会话毫无规则或不够规范,其实正遵循许多社会规则及语言习惯在运行,如同生理行为或身体动作,像咳嗽、挤眼睛、耸耸肩等,其本身无什么涵义,但一旦在面对面的交谈过程中刻意做出这些动作或行为,就会起到暗示听话人、生成和传递意义的作用,助推交际目的意图的实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互联网传媒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同层面、多种角度的话语权建设是当下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现实生活中,在日常人际交往方面何以拥有或让别人拥有充分的话语权作为一种各自的保护手段值得进一步探讨。在话轮的自觉保持、自动转换和自然放弃过程中,自始至终极大程度受制于大脑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17]话轮转换作为一种意识性很强的语言行为,即语言的使用过程,可视为话语权的使用,它是在元语用意识监控下做出选择的过程。而且,通过对BBS的分析,不难发现,发帖回帖中的动态语言,又分明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建立关系的社会功能型行为。
参考文献:
[1]冯广艺.论话语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54-59.
[2]陈开举.论语言的力[J].学术研究,2009(12):154-160.
[3]贾砚萍,话轮转换中的技巧与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界,1995(3):1-5.
[4]张廷国.话轮及话轮转换的交际技巧[J].外语教学,2003(4):23-27.
[5]彭艳虹.话轮转换规则与“对话”的会话含意推导[J].现代外语,2007(5):87-91.
[6]史红梅.从新闻访谈的话轮转换分析看语用原则的运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37-141.
[7]王德福.宝玉挨打后的会话结构分析[J].红楼梦学刊,2010(1):271-290.
[8]张玮.会话结构分析的隐喻模式探索[J].现代外语,2013(4):347-354.
[9]乐耀.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J].当代语言学,2017(2):246-271.
[10]劉建明.话语研究的浮华与话语理论的重构[J].新闻爱好者,2018(9):4-9.
[11]薛淑峰.网络传播话语权行使现状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0(9):105,107.
[12] Michel Foucault. Text, Discourse, Ideology? [J]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augural Lecture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on 2 December, 1970.
[13] Sacks, H. Schegloff, A.&Jefferson, G.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 Language,1974.
[14] Edmondson, W. Spoken Discourse: A Model for Analysis [M]. London: Longman, 1981.
[15] Crystal .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Oxford: Blackwell, 2008:498.
[16]Harris, Z. A Theor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M]. Oxford: Clarendon, 1991(21).
[17]郑秀梅,高翔.话轮转换的元语用分析[J].教育评论,2012(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