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2020-09-10代沁伶沈华杰王雷光
代沁伶 沈华杰 王雷光
[摘 要]学习策略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与学生专业课学习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该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为样本,其专业课学习情况为研究对象,探测学生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学习方面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同时学习策略运用和学习成绩存在着强相关性。
[关键词]学习策略;性别;学习成绩
[基金项目]2017年度西南林业大学教研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包装色彩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YB201705)
[作者简介]代沁伶(1982—),女,重庆人,博士,西南林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图像传播工程研究;沈华杰(1987—),男,福建诏安人,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级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木制品设计与制造、高等教育;王雷光(1982—),男,安徽阜阳人,博士,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322-02[收稿日期] 2020-03-31
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既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而学习策略是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核心,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1](P2)。近年来学习策略的应用研究也引起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关于学习策略的具体界定,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刘电芝把学习策略归纳为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的步骤以及学习过程[1](P44)。刘霞光[2]通过男女同学在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上的不同,分析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赵静[3]在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英语阅读学习策略量表的设计。马骅[4]对青海地区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建议。潘慧娟[5]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男生对外语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运用更多,而女生注重学习策略中的管理策略的应用。根据以上研究,本文将学习策略分为以下三个维度:认知策略、资源管理控策略和调控策略。视觉传达设计是设计师为了交流沟通,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解决传播学中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说什么、取得什么效果的问题。本文考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艺术设计概论”学习策略状况,为专业课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描述
本文选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19级的学生作为实验样本,两个班级,共计125名大学生,其中男生43名,女生82名,分别占的比例为34%和66%。一方面采用实验的方法,利用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利用网页版的雨课堂收集专業课课堂上真实的学习成绩数据,对两方面数据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描述大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成绩上的不同差异。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1.性别。有研究者发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性别差异是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不管是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还是外语的综合能力方面,往往存在一种男弱女强的现象[2]。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学习方面,性别差异是否也是影响专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将人口学统计学变量中的性别作为因素之一。
2.学习策略的相关变量。本文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调控策略三个维度,其中认知策略包含了学生获得、提取与保存知识的学习技能,资源管理策略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时间安排、学习精力的投入程度、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等技能,调控策略包括学习状态的自我调整、学习进展的分析和总结、学习与考前心态、自我激励等技能。学习策略的三个维度主要根据杨依里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进行了适当的增减后获得相应的调查量表。最终量表题目共23项,对学习策略的调查分值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记分制。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性别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性别这一因素分为两个水平,即“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根据数据可以得出,男女生的样本数分别为43、82,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调控策略的均值分别为3.3282、3.6640、3.3887、3.6016、3.3022、3.5536,标准差分别为0.72292、0.51733、0.65087、0.62464、0.76739、0.63445。学生对资源利用策略、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略高于调控策略,与此同时女生在学习策略三个维度上的运用水平都略高于男生。对t检验结果首先做方差齐次性检验分别得出t=-2.704、P=0.009, t=-1.785、P=0.077,t=-1.843、P=0.069。因此结果表明:在认知策略方面,男生和女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男生和女生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资源管理策略和调控策略的运用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或许和专业以及样本的选取有关。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在不同的专业或许存在着相应的适应性,所以导致了没有得出与英语等语言类课程中男女生有着显著差异一样的结论;其次样本选取的虽然是同一年级的两个班,但却分为行政班和专升本班级,存在着年龄、年级上的不同,把认知发展阶段不一致的学生放在一起检验,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二)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
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检验。男女生的样本数分别为43、82,学习成绩的均值为80.4414、86.2052,标准差分别为12.71803、9.43790,均值的标准误差分别为1.93948、1.04224。对t检验结果首先做方差齐次性检验,得出t=-2.626,df=123,P=0.011。因此结果表明:女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的高于男生(P<0.05)。
(三)學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为了探索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对这两个分量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测量。可以得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r=0.650,P=0.000<0.05,说明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呈现强相关性。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客观的数据统计显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男生和女生在认知策略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时,学习策略的运用和学习成绩存在着强相关性。根据这一结论得出以下的启示:一方面,性别上的差异说明女生在这门专业课学习的努力程度要高于男生。对于基本理论的学习,女生学习积极性相对比较稳定,从课堂或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而男生课堂中大多容易分心。鉴于此,教师需要在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学习兴趣,监督并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学习策略的运用和学生学习成绩存在着强相关性,这为完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专业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教育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资源管理策略、调控策略参与到专业课程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理解利用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达设计的内涵,切实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4.
[2]刘霞光.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性别差异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69-170+175.
[3]赵静.英语阅读学习策略量表设计与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05):75-76.
[4]马骅.青海地区大学英语EFL学习者元认知策略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06): 142-144.
[5]潘慧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的性别差异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06):56-58+124.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DAI Qin-linga, SHEN Hua-jieb, WANG Lei-guangc
(a. Art and Design College; b.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College of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hether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y an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 problem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s the sample and their learning situ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and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y; gender; academic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