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10李静
李静
[摘 要]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在专业课程知识内容中不断发掘其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该文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从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特点入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润物于心的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广告设计
[作者简介]李 静(1986—),女,河北邯郸人,文学硕士,邯郸学院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236-02[收稿日期] 2020-04-04
一、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通知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1]。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學生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定型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的高校教学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多为艺术生生源,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存在思想政治关注度较低、社会责任感较弱、个人综合素养培育不全面等问题,需要在大学课程学习中由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相比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对于实践类的专业课程更有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学生更容易接受,这对于培养当代具有高尚品德、继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复合型艺术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
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学习,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引领。学生能够在教师示范的实践中感知思政内容,在教学相长的师生互动中领悟思政内涵。因此,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是引导学生培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自身思政意识和知识储备,可以与讲授思政课程教师探讨学习思政教学的方法,与参与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团委、辅导员、学生会紧密联系,掌握学生学情信息。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跳出专业圈,扩大学习的外缘。不仅要关注专业前沿,而且要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动态[2]。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谨记育人意识,以科学严谨的方法找寻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资源的契合点,做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领路人。
(二)以“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
广告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规划思政教学的要点和重心,并将其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教学案例。
1.教学目标体系化。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要转变观念,将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文化素养目标充分结合,形成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体系。在目标选择上,可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特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热点、历史性及区域性文化发展脉络、美育培育等目标进行专业教学内容中思政知识资源的挖掘。
在广告设计概述讲解中,通过对中外广告发展历史及广告媒体类型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发展观,学会在国际视野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进程,采用符合时代审美特征的媒体进行广告创意的传达。通过文化类主题广告设计创作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元素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让学生主动加强国学文化知识学习。在广告设计方法及应用环节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维培养,将专业课中的美育、德育融入智育的学习中去。在为企业进行广告设计的时,通过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行业特性来职业素养,增强人才未来岗位适应能力。
2.教学内容思政化。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模块化梳理,融入人文修养、艺术修养,对其所涵盖的思政教育资源深挖,形成适合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推广的教学内容案例。
在课程导入内容选择上,选取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宣传意义的作品进行讲解,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模块;在讲解广告设计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时,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内涵。
打造时事热点模块,引发学生针对当下时政进行讨论及思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由被动关注社会动态到主动探究事态发展,引导学生不仅要当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当时代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阶段,广告设计在云端教学过程中,以作业的形式发布“艺起战疫”主题海报设计,让学生用课程所学的海报、插画等艺术形式设计万众一心、防控疫情的作品,讴歌最美逆行者。
打造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脉络模块,挖掘课程中的中国文化精髓,使学生通过资料搜集、视频观看、课堂讨论等环节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文化自信中激发爱国热情。
在学生作业的辅导过程中,加强对于广告创意的要求,强化学生的视觉思维强化学生的视觉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生欣赏广告设计优秀作品时,加强对于艺术审美、艺术美学思想的讲解,在设计作品阶段,通过色彩、文字等元素的选择强化学生对于美的认识,打造美育培育模块。
3.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拓宽有效的课堂时间,将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资源上传到网络课程专区,便于学生随时有效地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通过“头脑风暴”式讨论和调研实践的教学方法,找准当下90后、00后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点,在学生团队交流与合作中挖掘更为适合当下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的思政内容,让学生通过技能的训练,设计的制作,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体悟到思政元素,在多样化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完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为了真正测评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体系中,既要侧重于过程化细节考核,又要融入与社会对接的市场应用化考核。
1.考核评价体系中,注重过程化细节考核。在教学设计上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设置专题设计学生个人成果汇报、专题设计小组成果汇报等环节,形成由任课教师评分、生生互评、教研室综合复评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德、能、勤、绩”全面评价。这种注重全过程的细节化考核方式不仅在汇报中考核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熟练应用程度,也加强了学生展示、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考核评价体系中,融入与社会对接的市场应用化考核。激励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致力于为城市、为社区、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而设计。引导广大学生們利用专业知识储备立足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3]。
三、结语
总体来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是让学科教育回归于人的本真目的,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稳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步骤[4]。在教学相长的教学实践环节中,将知识、技能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加强了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教师队伍对于自身政治素养和传达家国情怀的担当。也有助于打造专业过硬、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一代,达到构建全过程育人格局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关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通知[EB/OL].http://www.sohu.com/a/374795236_99933832,2020-02-20.
[2]邱建国.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2): 10-13.
[3]吕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91-93.
[4]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urse on Advertisement Design as an Example
LI Jing
(School of Art, Handan University, Handan, Hebei 056000, 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Only by continuously tap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contained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realizing the organic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education, can we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our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n Advertisement Design as an example, starts with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art design, and explores the combin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vertisement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