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0-09-10孟庆民
[摘 要]该文从课程考核目标的设定到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及考核的实效性,从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入手,对考核的内容和思路、考核的形式及评分要求、考核效果自我评价及创新等进行改革探讨,其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把音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及实操应用有机地结合,使艺术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理论中得到印证。
[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音乐人才培养的音乐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Y201627)
[作者简介]孟庆民(1962—),男,河南夏邑人,硕士,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理论及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J62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202-02[收稿日期] 2020-03-19
一、音乐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的课题,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社会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多能型、应用型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音乐专业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对音乐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根据作者所在学院音乐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区域性及社会需求的情况,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研究学院的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从课程考核目标的设定到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都要有一个全新的转变,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创新的课程考核理念,使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基础音乐教育产生更大的促进和变革作用,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使艺术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理论中得到印证[1]。
二、改革的内容和思路
(一)改革的内容
根据作者所在学院师资、教学资源等情况,首先从“配器法基础教程”“歌曲写作与改编”这两门音乐专业基础理论课入手,选择较为适合的考核方式,采用体现突出应用创新特点的考试题型,运用这些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检查考核,达到考查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从理论教学和实践弹唱、实践演奏的运用教学两个层面共同推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动听的音响效果,真正使教与学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二)改革的思路
1.建立以课程教学目标及毕业要求为主体的考核内容,采用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思维性的考核形式。(1)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突出考核的实效性。(2)在考核的方式上采取基礎理论创作与演唱、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在考核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还要考核学生的演奏、演唱能力及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和编创作品的能力。(3)在考核内容上以创作应用为主,如《配器法基础教程》传统的卷面考试改为由学生编配一首作品,自己组织乐队排练、演奏,重点突出应用,突出针对性和创新思维性。
2.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能力、创新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核。(1)加强学生将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创新考试模式,从以“考基础知识”为主,向以“考实践编创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进行转变。
3.将课程考核纳入艺术实践创新活动考核评价中,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创新活动的积极性。(1)如艺术实践周的比赛、演出、第二课堂的排练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在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同时,加强自主编创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的学习。
三、考核方式及评分要求
1.“歌曲写作与改编”这门课打破了传统单一试卷的考试模式,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是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两道考题,一题是让学生自创歌词并编曲,另一题是给学生歌词进行歌曲创作,把创作的歌曲进行钢琴伴奏编配并练习弹唱。在考试时要求每个学生自弹自唱所写歌曲并对考试过程全程录像。这样就把作曲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弹奏、演唱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了理论、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目的。评分要求是平时成绩占30%,编创与编配歌曲占40%,弹唱效果占30%。
2.“配器法基础教程”这门课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是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考题,题目为两题,一题是分析题,分析经典作品的编创手法;另一题为创作题,把所给乐曲进行乐队编配,然后让学生自己分组组织乐队排练,要求每组至少8人以上,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边排练边修改,直到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个实践的学习过程是在一张卷子上无法达到的,这样的考试模式不仅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专业能力、编创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也把凝固的音符变成流动的音响,真正达到了实践应用的考核目标。评分要求是平时成绩占30%,乐曲分析和乐曲编配占40%,乐队演奏效果占30%[2]。
四、考核效果自我评价及创新
(一)考核效果自我评价。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已在本校2014级、2015级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专业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学生反馈信息普遍反映这种考核方式很好,不像以前死记硬背,考试完就忘记了。现在学生更加注重艺术实践的锻炼,也更加重视其他专业和课程的综合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实践印证了把原来试卷上凝固的音符通过学生的演奏变成了流动的音响,真正起到了检验学生编创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考核方式上的创新。
(1)新的考核方式拓展了考核的内容,做到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艺术创新实践相结合,达到了所学有所用的目的。(2)把理论学习与作品演奏有机结合的同时,突出实践应用性教学。(3)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编创能力的培养。(4)创新的课程考核机制对培养多能型、复合型、创新性的人才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5)考核方式的改革对诊断、评价、反馈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一个很好的检测。(6)对培养学生掌握基础性、综合性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7)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不仅考核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宽泛程度,而且对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也是一个较为精确的评价和诊断。(8)课程考核的创新把考试的内容转变为检测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有效方式。
五、改革考核后的作用
考核方式改革的作用在于学生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在音乐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式的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学风建设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端正了考风、考纪,消除了学生考试作弊、不学习就能考试而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3.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
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目前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只局限于个别专业基础理论课,其他器乐和声乐技巧课考核方式的创新还不够。
2.由于教学硬件跟不上,在“配器法基础教程” “歌曲写作与改编”等课程的改革深度还不够,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3.由于专业技巧课教师不足,在技巧课考核方式的改革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对策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年轻骨干教师形成梯队教学,实现课程的教考分离,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真正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如以前学生自选曲目进行演唱或演奏的考试,可以改为老师按照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临时抽查,或自选与抽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孟庆民.切实加强实训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五项技能比赛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88-189.
[2]孟庆民.转型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社会需求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音乐专業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27-28.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Reform of Music Major Course Evaluation Method: Taking the
Music Major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MENG Qing-mi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etting of course assessment goals and the changes in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ssessment. It starts with two professional basic theory courses,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on the content and ideas of assessment, assessment forms and grading requirements, and assessment effects. The purpos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examin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and specific problems, and to organically combin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music major with artistic practi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o that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artistic practice can be confirmed in the practical theory.
Key words: music major; course assessment method;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