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20-09-10郭轶卿
[摘 要]为了打破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须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文章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给出了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策略
[课题项目]2019年山西大同大学产教研合项目“知行合一对大同市牧同乳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2019K28)
[作者简介]郭轶卿(1981—),女,山西大同人,文学硕士,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H1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181-02[收稿日期] 2020-03-16
一、引言
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不仅可以使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还能够为汉语言文学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高校应该抓住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机遇,加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创新的力度,使其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能够对汉语言文学感兴趣,并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给汉语言文学创造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这种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1]。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许多国内外研究者争先恐后地对其中的汉语言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以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及未来发展规律为主要方向,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人才,有效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没有积极响应号召进行教学改革,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教学模式老套
就当前的社会环境而言,虽然汉语言文学属于研究型领域,但是当前社会发展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提高他们未来发展的竞争力。但事实上,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填鸭式”教育模式为主,学生缺乏创新力,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实际。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各领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須要从社会生产实际入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尊重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2]。教学模式老套还导致学生课堂听课兴趣不高,很多学生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环节,那么最终所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除此以外,与理工科的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上的内容,那么学生即使掌握了教学内容,他们也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无疑会降低专业的实用性,甚至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3]。
(二)教学手段单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高校的“老牌专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教学手段,而绝大多数教师都习惯于沿袭这些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仅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不符合企业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绝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教材都是枯燥无味的文字,用于解释或者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插图非常少,这不但很难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甚至还可能让他们产生很多不文明的课堂学习行为,比如睡觉、打游戏、聊天等。作为现代化的高校大学生,他们更喜欢接触新鲜事物,那些“老掉牙”且单一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吸引他们的目光。长此以往,真正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将越来越少,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将越来越低。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我国正处于文化自信建设的关键时期,做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学校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当然,在此之前首先应该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既要自省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一)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特点,不能搞“一言堂”,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内高校已经存在较长时间,所以在文科领域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其并不完善,很多教师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因此,一方面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规律和特点,让专业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科技力量带动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健康发展[4]。
(二)丰富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很多领域都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作为教育基地的高校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影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教师,他们必须要对时代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完成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手段单一已经成为制约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把握好教育方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将微课引入课堂,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动画、示意图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给学生分配好课上、课下的任务,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将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要意识到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既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全面而系统地考察教师,建设质量更高专业师资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学生也要加强与教师的交流,针对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帮助教师纠正教学问题,同时拉近师生关系。只有保证师资队伍质量,学生才能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服务,才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从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现状来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促进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认真探析,对症下药,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由此可知,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晓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9):27-30.
[2]黄高锋.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一体两翼六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9):68-71.
[3]邸宏香,温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9):159-161.
[4]王磊.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