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杖”:神器还是鸡肋?
2020-09-10
在未来的某个静谧的夜晚,当你和朋友在户外欣赏满天繁星时,忽然,一道闪亮的火光划破天空,请不要欢呼雀跃,那很可能不是美丽的流星,而是美军正在研制的太空武器“上帝之杖”。该武器号称从太空发射后,无需弹药,仅依靠动能撞击目标,能对大型建筑群和地下掩体实施精准打击,效果堪比核武器。但高昂的运作成本将成为其投入应用的巨大阻力。
“上帝之杖”假想图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军目前已开始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该项目计划依托太空平台搭载大量直径30厘米、长6.1米、重100公斤的钨、钛或铀制成的金属棒,这些高密度的金属棒可在卫星制导下,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和自由落体产生的巨大动能,可在任何时间对地球上任何地区的高价值战略目标实施快速、精确打击。
陨石砸地球般攻击目标
“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主要由位于低轨道的两颗卫星平台组成,一颗负责通讯和锁定目标,另一颗则搭载有大量被称为“上帝之杖”的金属长杆形动能“炮弹”。弹体主要由动能弹头、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热控系统与通信系统5部分组成。弹头主要由高密度的钨、钛或铀等金属铸造,前方略尖,可减小空气阻力,降低到达地面时的动能损耗。
推进系统主要是小型火箭助推器,可在外太空为“炮弹”提供较为精确、容易控制的推力。制导系统主要是不断调整火箭助推器和空气动力学舵面,改变飞行方向,确保精确命中目标。热控系统主要是依靠外部特制的热防护涂层来防止弹体过热。
“上帝之杖”打击目标时通常采取垂直攻击的方式,就像陨石撞击地球一样,因此它获得的动能巨大,打击地面时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并能轻而易举地刺入地下几百公里深的目标内部,只此一条即可让任何钻地炸弹黯然失色。据美国国防部宣称,他们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上帝之杖”的部署。
研发之路困难重重
随着航空航天、热材料及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上帝之杖”从研制至今,仍有不少瓶颈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如何发射到位的问题。发射携带大量高质量“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必然需要足够的动力。二是高温损耗问题。进入大气层之后,弹体过热将直接导致内部精密电子元件受损、弹体磨损或解体。三是精确制导问题。由于其采用末制导,通常在进入大气层前通过控制姿态角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然而在进入大气层后弹体必然受到空气流动、密度差异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速度过快,没有尾翼修正,難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除此之外,“上帝之杖”的打击效果也是未知。由于从来没有进行模拟实验,美军所描述的攻击效果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然而,对“上帝之杖”计划来说,目前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高研制成本。据了解,建造“上帝之杖”所需的卫星平台及将其送入轨道的费用至少为10亿美元;如果使用今天的航天运输系统将高质量的金属棒送入轨道,其成本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就有专家认为,美军的“上帝之杖”,貌似神器,实同鸡肋。就目前进展缓慢的情况看,美军可能陷入“研”之无“费”,弃之可惜的境地。它最终是迈入实战、大展雄风,还是像“巴黎大炮”那样被残酷的战争法则淘汰,抑或只是停留在想象的虚拟世界中,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