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伦理问题
2020-09-10贾一宪
贾一宪
[摘 要]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诸多企业伦理问题不断涌现。文章从受侵害的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企业伦理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改善企业伦理缺失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伦理;相关利益主体;文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14.059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4-0-02
0 引 言
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最奇妙的东西长期震撼着我的心灵,一种是头上浩瀚的灿烂星空,一种是心中神圣的道德准则”。道德准则足以与灿烂的星空相媲美,可见其非凡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道德伦理,使人们有了处理社会生活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企业伦理就是将伦理的概念具体到商业领域,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但由于企业本身的逐利性、市场的刺激力及外部监督匮乏等因素,企业常会做出违背伦理的行为,不仅损害相关主体的合法利益,也制约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1 企业伦理及现实背景
企业伦理,即规范企业的商业行为,其作用是帮助企业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但其约束力不具有强制性。企业伦理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而后者又会反过来映射前者,使企业在反思中不断加固或重塑自身文化架构,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状况取得了巨大飞跃,各类企业蓬勃兴起。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文化力的作用不断突显,企业开始意识到文化伦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国内最早提出企业文化理念的海尔集团,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实践向人们证明:较高的企业伦理水平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在政治层面,中國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了文化的重要地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由此可知,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企业只有具备较高的伦理水平,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然而,现阶段我国各类企业普遍存在一系列伦理问题,如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广告宣传层出不穷,违背企业伦理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GDP增速维持在6.6%~7.0%,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企业深陷“红海”市场难以突破;技术研发难度加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企业为了应对危机、谋求生存,很容易剑走偏锋,为一己私利做出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但此种行为不仅损人不利己,甚至会动摇社会的道德根基。因此,深入分析企业伦理问题意义重大。
2 我国普遍存在的企业伦理问题
本文以受侵害的相关利益主体为划分依据,具体从消费者、员工、股东与债权人以及环境4个角度,总结了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企业伦理问题。
2.1 消费者角度
企业趋于逐利的动机常常会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具体表现为:在产品品质与广告宣传上欺骗、误导消费者。第一,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首要目的是使用。企业力图尽可能降低成本以牟取暴利,不惜生产质量低劣、有毒有害的不合格产品。2018年,“315晚会”上曝光了服装企业的质量黑幕,尤其是童装生产企业,各种成分如纤维含量、甲醛含量均不达标。第二,人并非纯粹理性的,很难完全不受外界干扰,所以企业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激发其购买欲望,但企业常常会在广告中夸大其词,宣传与实际效果不一致的内容,甚至不守诚信,在实现了预定的销售目标后违背最初的广告承诺。
2.2 员工角度
企业作为雇主,以支付报酬换取员工的劳动,然而,全年通勤、不定期加班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已成为如今城市白领的工作常态,不少青年才俊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而患病,甚至猝死。员工在身心俱疲的同时,还时刻面临失业的风险。近年来,互联网企业“暴力裁员”事件频发,2019年某互联网技术公司裁掉患病老员工的报道引起了轩然大波,被裁员工通过社交媒体曝光了自己被公司逼迫、威胁、驱赶的惨痛经历。企业将员工简单粗暴地视为工作机器,缺少人性化关怀,未给予员工应有的尊重,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2.3 股东与债权人角度
股东与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管理应维护其合法利益。但在现实中,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经常会遭到侵害。从股东角度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通常无法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而企业的管理者因其报酬与企业业绩挂钩,因此,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倾向选择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投资计划,而这类投资往往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患。此外,一些管理者不惜使用虚报财务数据、侵吞企业财产等手段来谋取私利,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从债权人角度看,企业对债权人负有到期按时足额还款的义务,但一些大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常凭借其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账款,给债权人的资金周转和经济运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4 环境角度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环保监管力度,整改关停了众多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在应对环保检查方面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手段,形式主义现象肆虐猖獗。“矿山刷绿漆”“盆栽式复绿”等造假闹剧不时上演,通过人为、技术手段干预监测、应付检查。这是企业掩耳盗铃的行为,更是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3 企业出现伦理问题的原因
3.1 企业文化建设缺失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内涵,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成败。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不重视文化建设。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排名前500位的大型企业中,建立自身商业伦理守则的企业占8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企业的占比不足发达国家的1/3。我国大部分企业对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企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获利上,花费精力、物力搞文化建设没有太大必要。由于自身文化积淀缺失,企业如同无木之木,在制定重大决策时,易被企业的逐利性本质驱使,做出损害相关主体利益的行为。
3.2 政府监管不到位
政府监管不到位是导致企业违背伦理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體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和执法监管不到位。一方面,我国目前有关企业伦理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既不完善也不系统,大多零散分布于《公司法》《劳动法》等诸多法律中,且处罚力度也大多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威慑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在执法监督上,相关部门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地方大企业常具有高度的政治关联性,相关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审查时,常会掺杂对当地政绩和私人交情的考量,使审查流于形式,变成走过场。
3.3 社会监督缺失
社会监督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企业伦理问题的蔓延。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外部监督作用。但不难发现,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更新速度加快,海量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各家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报道虚假新闻,制造噱头恶意炒作。除了信息的质量严重下降外,媒体报道逐渐向娱乐方向倾斜,如今的头条大多被某某流量明星所占据,导致更应值得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常常被淹没。社会媒体在舆论监督道路上的偏离,使企业违背伦理的行为更加肆无忌惮。
4 改善企业伦理缺失现状的对策
4.1 政府做好“检察官”,筑牢底线
一方面,制定和颁布关于企业伦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企业及相关利益主体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将执法监管真正落实到位,为有效防范政企勾结,可采取异地互换检查方式,最好是跨省合作,随机配对,交换选出的分属两地的执法部门,对异地企业实施突击审查。此外,还要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不得不顾虑因违背伦理而付出巨大代价。
4.2 媒体做好“侦察兵”,防范示警
首先,媒体应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正向、积极的伦理观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其次,及时披露企业背离伦理的行为,真实陈述事件的始末,以社会舆论为武器,对企业示警。同时,媒体记者及其所属机构要注意对自己的保护,防止恶霸企业打击报复,必要时可申请政府的庇护。
4.3 企业加强“内修”,转变观念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明确核心理念,并将其灌输给所有员工,打造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同时,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不过分看重短期收益,而将长期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视为企业存在的理由。
5 结 语
企业伦理问题涉及多方相关利益主体,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使企业伦理缺失问题较为普遍。因此,为了改善现状,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的同时,需要与外部机构合作,使企业在内外部约束下不再轻易踏出商业道德的红线之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津琛.商业伦理与企业发展——以海尔集团为例[J].中国市场,2019(23):95-96.
[2]张艳琴.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的重建[J].市场论坛,2019(9):48-50.
[3]王刚.我国商业伦理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8(9):15.
[4]张玉鑫.基于华帝公司俄罗斯世界杯策划案的企业伦理思考[J].现代商业,2019(35):13-14.
[5]张燕.“暴力裁员”背后网易游戏还好吗?[J].中国经济周刊,2019(22):70-71.
[6]蔡晓辉.“矿山刷绿漆”式的造假何以重复上演[N].河北日报,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