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2020-09-10李丽静张亚杰韩冬李玉梅王楚盈林贺刘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李丽静 张亚杰 韩冬 李玉梅 王楚盈 林贺 刘佳

【摘要】中药药理学的实验课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对此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中药药理学科研思维、创新思维,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对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从教师的教学素质、教材、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为中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人才 中药药理学 教学改革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授课内容、授课模式更适合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而中药药理学的实验课,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是培养学生中药药理科研思维,锻炼学生中药药理实验技能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研究开发新药打下基础,因此中药药理学实验课在中药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校的中药药理学的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等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对中药药理学的实验课进行以下教学改革。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老师不仅要储备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动物实验操作技能,所以对教师的教学素质要求很高,只有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中药药理学实验课顺利开展。首先,加强教师的内部交流,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督促教师在本校听相关教师基础课的授课,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规范动物实验操作技能;其次,促进外部交流,外派教师到其他医药院校学习或国外留学,参加国内国外的学术会议,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和实验技能的提高;再次,科研促教学,科学研究可以增强教师知识储备的广度和深,更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和体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支持年轻教师的科学研究,开放青年教师公用实验室、老教师带青年教师进课题组进行科学研究等措施,通过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升课题组的整体的科研素养。

二、改革实验教材

利用本课程组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与中药药理实验》进行再版的机会,调整教材的结构,使其更适合于中药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首先,增加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设计性实验项目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索式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次,设置学习目标。目标学习能够于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不清楚他们要通过本门课程达到哪些目标,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所以在编写的实验教材的每一章的开始位置设置学习目标,每章的教学目标要明确给出学生在本章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三、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材料,授课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按照老师讲的验证实验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性作用,属于填鸭式教学,并没考虑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維的培养,所以,我们的教研组对教研模式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合理利用云课堂辅助教学

利用《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网络平台和学习通网络平台,建立中药药理实验课的云课堂。

在《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网络平台中增加实验课模块,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教学资源,如校内外优秀的实验视频,教学课件以及扩展知识点等。

学习通是一款教学辅助软件,可以进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测验、讨论、作业上交、学习资料归档等活动,通过学习通的辅助可以节约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也可以更好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如开展设计性实验课时,首先,授课教师利用“学习通”发布设计性实验的相关要求。其次,学生根据要求到《中药药理学》精品课网络平台,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组内讨论后书写设计方案,电子版交给授课教师进行审核,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和学生讨论后,可以安排学生正式在课上进行实验。云课堂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交的设计方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云课堂进行师生互动讨论、解答课堂疑问以留课后作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我们利用学习通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兴趣点、重点、难点等,以此可以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数字化虚拟实验平台辅助教学

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标准化训练在实际操作前,先进入到数字化虚拟实验平台进行闯关式的预习及模拟训练、设计性实验的模拟设计、设计方案的修改互动、仪器设备模拟使用训练等在数字化虚拟实验平台进行。通过虚拟平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成功率,也有利于节约实验动物。

(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投影、幻灯片和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四、提升本科生的科研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

对中药药理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和老师联系,加入到相应的课题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明确责任和职业使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研究的向往。

(二)科研反哺教学

教师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作为切入点,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首先实验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来细化实验操作具体要点,完善实验方案。因科研项目有创新性,能够直接抄袭的参考资料不多,所以,学生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动脑思考,而且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完善实验方案。通过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组内讨论培养了学生互相交流的能力,互相配合完成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完成一个实验项目也能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有参与科研活动的经历,对学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有很大裨益。

(三)鼓励本科生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教育部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性实验计划训练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探索并建立新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探索性、积极性、创造性、实践性、协作性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这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关于课题撰写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组建团队,自主选题或结合导师的研究领域撰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书,对于具有较好创新性的选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请,通过申报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如果申报成功,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可以使学生对科研工作的目的、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可提高本科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本科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五、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改革前的中药药理实验课按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给予分数,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學习情况,更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所以将实验课成绩的评定改为多种方式赋分,包括设计性实验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技能操作成绩、云课堂学习成绩、数字化虚拟实验平台学习成绩、参与科研的成绩等。

六、小结

本研究立足于培养中药学创新人才这一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中药药理学实验课为例,从改革实验教材、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将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充分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探寻一种适合于培养中药学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2015.

[2]蔡长景,刘持,秦晓群.基于创新课题的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理念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6):2230.

[3]李晓霞,汪晖,郑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生问题分析与改进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1):40.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