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区域体育教改联盟体系的理论研究

2020-09-09孙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联盟理论研究构建

孙敏

摘  要:近年来,国家体育事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有了不断的改革与突破,但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总结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经验上,对区域高校体育教改联盟构建的相关理论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在研究的结果当中得出,高校区域体育教改联盟可以满足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体育技能及掌握体育锻炼方式方法,将秉承和而不同、开发包容的合作理念,发挥地域毗邻,体育学科互补优势,合力推进区域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高校区域  体育教改  联盟  构建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b)-0127-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sport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hina has also made continuous reforms and breakthroughs, but the problem of the continuous declin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qu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lliance.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g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lliance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to master physical skills and method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will uphold the cooperative concept of harmony, diversity and inclusivenes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sports disciplines in the neighboring regions, and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eg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area;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Alliance; Construc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面向全国教育界提出对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要求,要在教育中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在国家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这种环境当中,高校区域教改联盟构建的相关概念也被学者及高校联盟相关研究者不断提出。在一些地区高校里面,已经把区域高校体育教改联盟纳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进行尝试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应用及推广,这种区域高校体育教改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可以把区域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方法引导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我國社会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中,其区域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攀升,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也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资源的不足让体育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这种状况在很多的高校当中都曾出现过[2]。

1  对区域体育教改联盟的特点进行分析

区域性的高校体育教改联盟的具体意义是发挥地域优势,把一些拥有着同样的体育教学目标的高校进行整合,把一些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合作框架和相关的程序,把很多项或者单项的合作内容成为体育教学的融合。这种体育教改区域联盟可以通过特点来分为三自主的3个原则,在进行体育教改联盟的时候学生及教师可以跨过联盟之间的高校来学习及教学,学生在跨校学习期间的体育学分是算数的。在这种教学环境当中,引入三自主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体育教学的课程、体育老师和教学的地点和时间,实行跨校选修课、扩大学生自主选课空间,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需求得到满足,这种需求的满足还是通过自己选择来得到,提高体育课堂的热度和多样性,区域学校一方面可以更加注重自己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而不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方式解决体育教学资源的匮乏,实现体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加快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3]。

2  高校体育教改联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体育教改联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的保障

时代的快速发展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各家各户当中被广泛的运用,现在这个时代被称为是网络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让很多的网络技术被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学业、工作当中,在教学方式这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对高校体育教育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一些高校,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校园里面的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到目前为止,网络课程的使用率明显上升,被高校教师普遍运用,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使用的能力上也有相应的提高,手机上的教学资源的使用方便、便捷,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在学校中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这就给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一些高校当中,为了将教学改革信息化的政策进行相应,对于体育的教学及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在很多的高校里面开始将属于自己的体育课程网路信息的储存库建造起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课程资源的作用,建立了网上体育项目自学、网上体育项目自练、网上体育成绩自评以及课后网上体育课程辅导答疑、网上体育比赛欣赏等课程平台,弥补了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又吸引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把体育网络教学管理的软件进行了开发,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发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卓越发展在进行体育教改联盟构建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技术保障[4]。

2.2 在区域学校合作过程中学分在院校之间相互有用

在区域联盟高校之间,体育课程的学分需要互相通融,其管理的方式是在学分制的模式下进行的,学生可以在自己学校学习一些课程获得学分,还可以将区域联盟学校的一些课程进行选修,在区域联盟学校当中选修的课程学分也可以转换成自己学校的学分。在最近这些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飞速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方面也有了体育教育、课程建设、体育融合、思政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想法,这样可以把区域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学优势互补、体育教学资源共享。这种体育课程学分互相认可的方法在高校体育教改联盟当中构建一个很好的互通平台。把高校体育教改联盟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学生体育课程成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体育学分在区域高校之间互相流通,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教师、感兴趣的体育课程、体育场地,实现跨校的体育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不仅喜欢上体育课,而且还要爱上体育锻炼。在区域高校体育教改联盟平台当中,不同高校当中的体育教师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体育专项业务水平,在区域高校联盟之间构建学分的相互认可制度。

3  高校体育教改联盟构建的基本要求

3.1 地域原则

地域性原则是在构建高校体育教改联盟的时候,在,把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筛选,让区域联盟高校有非常良好的体育教学的沟通环境与教学氛围,把体育教学方式进行优点合并,这样做可以把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大整合、大合作,有益尝试和探索。在一个例子当中,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把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在教育局的审核通过的情况下,把高校体育教改联盟建立起来,区域联盟当中有当地的10余所学校,联盟的高校需要做到开放、共享的合作环境,让所有参与体育教改联盟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与发展[5]。

3.2 独特原则

在高校体育教该联盟建立的时候需要将气候的条件考虑进去。例如,将北方的特殊气候作为例子,这种环境下可以把冰雪运动的项目开展起来,这些冰雪运动项目在学生当中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高校的建立都是在城市当中,想要开展冰雪运动项目就会受到场地的限制,就很难找到比较合适的场地来开展项目,需要在郊外进行场地的选择,空间需求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修建冰雪运动项目的场地,区域高校体育教改联盟共同投资建场地,区域高校联盟学校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共建共享[6]。

3.3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就是在进行高校教改联盟创建的时候,需要把自己学校的规模及体育教学项目等这些有相当优势的项目进行互相的学习,如果高校教改联盟建立成功的话,就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可以对比其他的高校来将自己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优化[7]。学生在跨校上课的时候,因为到了一个全新的体育教学环境,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在这种环境当中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这种体育教学环境还可以把学生的朋友圈范围扩大。区域高校体育教改联盟的建立还可以减少高校在建立时所需要的财力、物力等开支,可以把高校之间的体育场地实施共用的效果,减少国家经费投资,还可以让体育教师的资源更加的丰富。

4  发展路径

4.1 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大力宣传体育教育价值

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针对所有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高校体育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技能和强身健体的方式, 更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意志品质、文明行为素质、规则意识和遵守体育道德底线,把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大力宣传体育教育价值,实现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就是要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课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健康的体魄, 还能感受体育活动中的竞技、合作、奉献、爱国等精神。

4.2 拓展线上线下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建设网络平台课程

网络平台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具有直观欣赏、内容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多样、信息传输快等特点,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线下复习和掌握体育课程内容,能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体育教学观念。

4.3 充分利用民族傳统体育资源,开创大学体育本土课程

教育是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入到高校体育课程当中,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增强爱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如地处陕西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陕北特有地域文化,积极开发秧歌、腰鼓、汉中安康地区积极开展龙舟等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课内外及辅导、运动会表演、体育竞赛,这些具有新颖、实用、健身、趣味性等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受高校师生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丁永亮,杨国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大论述的丰富内涵和主要渊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0):8-18.

[2] 李欣.“乌大张”高校体育竞赛联盟机制的构建探究[J].明日风尚,2019(1):72.

[3] 王立诺,郑利辉,刘俊民.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7(1):49,51.

[4] 钟欣.基于CBE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63-64.

[5] 王永风.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探索[J].青少年体育,2017(4):96-97.

[6] 朱健文.校园文化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66-67.

[7] 高红梅.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构建健康心理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7(1):89-90.

猜你喜欢

联盟理论研究构建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