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堡茶征文评比综述与标准化方案研究

2020-09-09

广东茶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六堡征文茶文化

吴 平

(梧州海关,广西梧州 543002)

1 前言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文化事项的存在与记述可以追寻到先秦之际,但中国茶文化的完备与确立只有一千二三百年的时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茶事艺文是反映与表现各项茶事活动的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体裁包括咏茶诗词、曲赋、楹联、散文、茶事小说、戏曲、影视以及绘画、书法、篆刻等,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现代社会上的各种与茶相关的征文,实质就是茶事艺文和茶文化的一部分。

2 六堡茶征文综述

2.1 征文起源

六堡茶产制历史悠久,产业发展经历几起几落,颇为曲折。踏入新世纪以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开启了新一轮复兴,生产企业数量、产量分别于2004 年、2005 年创出新高[3],六堡茶的征文活动也随着六堡茶产业的复兴而兴起, 其实质是一种群众性的茶文化活动。从目前有记录可查的情况看,六堡茶最早的征文活动发生在2008 年6 月至7 月,是由广西茶业协会、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主办、由南宁长裕川名茶总汇有限公司承办的“广西中茶杯六堡茶品鉴活动月”之“我和六堡茶”有奖征稿活动,这次活动有明确的宗旨、目的、内容范围、应征对象、文体要求、征稿时间、评优、奖励方式等,受到六堡茶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活动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取得了成功。这开启了六堡茶征文的先河,此后六堡茶征文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详见图1。

图1 六堡茶征文累计数与六堡茶生产企业数、年产量的对比

2.2 征文概况

从第一次六堡茶征文至今,以六堡茶为主题的征文达18 次,如图1 示。纵观18 次征文的公告或启示(以下统称公告),就主办机构而言,机构众多、涉及面广;就举办的方式而言,有8 次是单独举行的,有5 次是作为摄影诗联书画活动的一部分而举行的,有3 次是作为六堡茶大型茶业博览会或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一部分而举行的,有2 次是作为六堡茶品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而举行的;就征文对象而言,均面向特定的对象,除了2 次是面向主办机构内部的征文外,其余16 次均面向大多数公众征文,并通过报纸、主/承办机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等渠道公开;就应征范围而言,除了限于主办机构内部的2 次外,其余面向社会各界人士等,有时应征的还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等海外人士,群众性十分突出;就文体方面而言,有纪实、记叙文、散文、随笔、小品文、论文、广告(宣传)词、诗歌、对联等[4-17],相当丰富多彩,除了11 次明确以诗、词、对联、宣传词、论文的规定体裁征文外,其余7 次应征文章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其中偶有诗歌,详情见表1 ~表2。

2.3 征文分析

至今举办的18 次征文活动,其征文公告部分内容见表1 ~表2,以下进行逐项分析。

2.3.1 宗旨

纵观18 次征文的公告,从其要实现的主要思想或意图看,均以推动六堡茶产业发展或企业发展为宗旨,但不同的征文文体有不同的侧重点,如3 次广告(宣传)词征文,主要期待六堡茶:广为世人所知,广为世人所享,广为世人所赞,强化六堡茶公共品牌效应,扩大六堡茶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知名度[7,14-15]。2 次论文征文,均意在为发掘研究六堡茶历史文化[5,8]。7 次诗联征文则多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中国名茶之乡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及迷人的山水人文风情,宣传和扩大六堡茶的影响[9-13]。3 次品鉴活动征文,以提昌清凉、健康”为宗旨[4,6,17]。3 次以生产企业品牌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意在激发员工和茶友对企业和产品的认知,培植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4,6,17]。

2.3.2 目的

从六堡茶征文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看,不同的活动或文体有不同的预期,如3 次广告(宣传)词征集的目标为:借助六堡茶文化,打造中国六堡茶文化发源地、旅游目的地[7,14-15]。2 次论文征文的目标为:办好“六堡茶产业发展论坛”[5,8]。7 次诗联征文目的在于:借助六堡茶文化底蕴以及山水人文风情,助推苍梧县六堡镇特色(生态)农业名镇建设、“中国名茶之乡”的打造[9-13]。3 次品鉴活动征文的目的是深化对六堡茶的认识,激发对六堡茶的热爱[4,6,17]。3 次以生产企业品牌故事为主题的征文,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员工主人翁精神,或者激发茶友对企业品牌的热爱[4,6,17]。

2.3.3 评委要求

在18 次征文公告中,明确了评委要求的仅有4 次,如2 次广告(宣传)词或征集的评委均为由主办或承办单位组织专家评选[7,15],2次诗联征集的评委均为由主办或承办单位组织省市诗联名家、苍梧县诗联界权威人士、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评委会[9,13]。

2.3.4 评委回避

在18 次征文公告中,17 次没有明确评委要回避,仅有苍梧县六堡名镇楹联征集启事中明确“评委会成员一律不参赛[13]” 。

2.3.5 评比规则

纵观18 次征文公告,有9 次明确了评比规则,其内容主要有:一是征文体裁的要求,有些要求特定的体裁,有些则不限体裁;二是评奖按征文体裁分别进行,如征文分论文和其他文体两大类评奖[7];三是对征文字数有要求,如广告词字数不超12 字[7],对联上下联单比字数为11 ~13 字[13],每条宣传口号(标语)的字数控制在16 字以内[14],微故事150 ~250 字以内[17],“我与‘三鹤’的故事”征文规定不少于800 字,论文字数3000 ~5000 字[5];四是对每位参赛者参与同一奖项的应征作品数量有限制,如诗词、对联不得超过3首(副)[10];五是对应征作品是否原创、是否未发表、是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方面有要求,实际上都要求原创、未发表、不侵犯知识产权,否则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并赔偿主办方因此遭受的损失[7,15-16];六是对应征作品内容雷同的处置有规则,如以第一时间收到的为准(邮寄的以邮戳时间为准)[14];七是对评分方式有规定,17 次为由评委评审打分,仅有1 次评比规定评委评分与公众投票评分相结合,如在主办方指定微信公众号上公开投票占60%,评审组评审并投票占40%[16]。

2.3.6 奖励方式

在18 次征文公告中,除1 次主办方声明将部分优秀稿件汇编成册并付给适当稿酬外,其余17 次征文均设有奖励,方式分别有现金、实物奖品、消费券等,均按获奖等级差别分别颁奖,一等奖均为一名,获二等、三等及优秀奖或入围奖的人数依次增多。

以现金颁奖的,均为税前金额,每一类的一等奖均为同类中最高者;第一类是是广告词类,奖金最高,一等奖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00 元[15];第二类是专题楹联类,第一名且被选用的奖金5000 元[13];第三类是大型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征集的宣传词类,一等奖奖金3000 元[7];第四类是大型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征文(论文和其他文体)类,每类一等奖奖金2000 元[8];第五类是格律诗类和文化节活动会标类,一等奖奖金1000 元[9-11.14];第六类是一般性的对联和宣传口号类,一等奖奖金500 元[9-11.14];其余对应的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或入围奖,奖金依次下降,最低的奖金为100 元。

以实物作奖品的均有六堡茶,奖品价值最高的是“印象六堡,中茶情缘”有奖征文活动的奖品,一等奖奖品为价值10 万元的10 公斤六堡茶,二等奖奖品为价值16888 元的六堡茶一斤及一把精美的坭兴陶壶;三等奖奖品为价值6888 元的“网络商城购物券”,可购买主办方生产由协办方经销的六堡茶精品或六大茶类的其他茶品[16];其余实物奖品,多为奖金之外另加的一份六堡茶礼品[13]。以消费券作奖品的,消费券价值在100元~300元,可在主办方商店购买六堡茶等产品[4-5]。无论何种奖励方式,均颁发获奖证书,这一点深受欢迎、尤具意义。

总体而言,奖金或奖品的丰厚程度与征文主/承办单位要实现的目标的重要性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参与人数的多寡。

表1 2008 年以来历次六堡茶征文评比情况一览表

注:属安慰或鼓励性质的、没有奖金(品)的奖项除外。

表2 2008 年以来历次六堡茶征文公告内容概况一览表

2.3.7 知识产权归属

在18 次征文中有14 次征文明确了获奖征文的知识产权归属,均在征文公告中声明其归属;一种方式是主办方承诺给予获奖或入围稿件作者明确的奖励,不再另付稿酬,应征者须同意知识产权归主办方[7,10-15];另一种方式是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属应征者,主办方除了给获奖作品颁发资金外,其余不再另付稿酬,应征者须承诺主办方对作品享有免费使用权,如结集出版和展示发布等[8,16-17]。而没有明确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的,一种情况是主办方对获奖作品未打算作任何用途,如南宁长裕川名茶总汇有限公司主办的两次征文活动[4,6];另一种情况为主办方内部或范围较小的征文,主办方会选择部分获奖作品在内部刊物刊登,如梧州茶厂组织的两次征文。总体而言,明确知识产权归属的活动,减少了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2.3.8 结果公布

18 次征文均能按事前发布的征文公告承诺,在相应的范围内公布评比结果,如公布获奖等级、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单位、籍贯等,甚至作品全文。

2.4 采用与发表

所有征文评比活动的主办方或承办方都能按照征文公告中的预期用途,对优秀征文进行使用,如对于纪实、记叙文、散文、随笔、小品文等类征文,获奖的或入围的,一般在主或承办单位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上发表[10-11,16-17];对于为节庆论坛而征集的论文,选择最优秀的在论坛上宣读,优秀的则在主或承办单位网站上发表,或者结集出版[5,8,18-19],如《六堡茶》一书收录有部分优秀征文文章[2,18],《六堡茶文萃》一书收录的则全部是征文中的优秀文章[2,4,19];对于广告(宣传)词、对联的征文,获得最高奖的都用于广告宣传,稍逊的也在涉茶活动中使用[7,12-15];对于专题诗联类征文,精选优秀的在既定场所展示或结集出版[9-11],如《六堡茶诗联选粹》[20]。

2.5 作用和意义

从六堡茶产业层面看,征文评比活动是对六堡茶历史、文化、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总结、提炼、升华、宣传、推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六堡茶文化,既促进了六堡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推动六堡茶公共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从而加快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从企业层面看,征文活动是对六堡茶生产企业发展、员工成长、品牌故事、品鉴体会等方面的总结、提炼、升华,以及对企业发展发展前景的期待,促进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等方面的提升,增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深化企业与经销商、消费者的感情联系,增进对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度,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征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六堡茶征文评比活动的兴起和壮大,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推动了六堡茶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构建新时期六堡茶文化体系添砖加瓦。

2.6 成功和不足

六堡茶征文评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群众喜闻乐见,其成功之处在于较好地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茶事艺文的总结和创作的积极性,多维度地丰富和发展了六堡茶文化,成果丰硕,拓宽了茶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了产业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六堡茶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其不足主要是欠缺匿名评审及监督机制,评委极少回避,没有形成稳定的、统一的、广泛认可的评比规范,未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其影响力和效益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

3 征文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纵观18 次六堡茶征文评比活动,都有按应征文章进行质量水平评定、择优奖励或付酬的承诺,其实质是比赛的一种形式。从表1、表2 汇总情况看,六堡茶征文评比活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活动演进总体上其完善性和规范性是进步的,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参与,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宣传,但与一般的比赛活动相比,在公平、公正、公开、公证监督、评审标准、评委要求等方面,还有值得规范和完善的空间,在活动的公信力、效果、效益等方面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需要建立一整套稳定的、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可的规则,来规范征文评比活动。

2019年12月19日,笔者应邀作为评委参加梧州茶厂工会举办的《我与“三鹤”的故事》征文评比活动的评审工作,因是首次参加此类评审,如何才能不负期望是我的责任,经过数日思考提出了与斗茶审评方法[23-24]相类似的八因子评审方法(详见表3)。据此对应征的15篇文章进行评审、评分,其评分结果排序与综合各位评委意见后的最终结果排序,最靠前的5篇和最靠后的3篇完全一致,从第6至12名,部分一致,部分略有差异(相差1至2名),这个过程和结果,均得到主办方、其他评委、应征作者的肯定和欢迎,在微信朋友圈中公布评审方法和结果后,得到46位好友及茶友们的一致肯定和支持,认为其科学、客观,甚至有应征作者说“按照八因子构思,也会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这说明这个方法是可行、得到认可的,由此产生了将其进行标准化的想法。

表3 记叙文、散文评审因子评分系数

以往的征文评比活动为制定规范积累了经验,今后的征文则需要更具公信力的规则。而标准作为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的产物,是协商的结果,是世界通用语言,而今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不仅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生产领域,而且正延伸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标准连接全世界,提高质量和效率,让世界更通畅,造福人与社会。因此,将征文评比活动实现标准化就是一种最佳选择[21-22],可供相关各方人员共同使用、重复使用。因此,制定六堡茶征文评比规范是必要的、可行的。

4 标准化方案研究

经检索,不管国标、行标、地标、团标,还是国际标准,至今还没有征文评比类的标准,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样板,但可以借鉴相近的比赛标准,如《六堡茶斗茶规范》标准,如参照其评比的原则、要求、程序等[23-24]。

4.1 标准的名称和内容结构

标准名称可以称为《六堡茶征文评比规范》,内容结构可以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原则、要求、评比程序、结果公布、监督公正、记录及附录等。

4.2 标准内容

4.2.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六堡茶征文评比活动。

4.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与六堡茶相关的、必要的标准,如GB/T 14487-201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DB45/T 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DB45/T 1291-2016《六堡茶加工与感官审评术语》、DB45/T 1913-2018《六堡茶斗茶规范》等。

4.2.3 术语和定义

对征文、六堡茶征文、记叙文、散文、格律诗、自由诗、对联、广告词、论文、评比、主办机构、评委、公证员(监督员)等术语赋予准确定义,如征文可定义为“主办机构在特定范围内征集特定主题的文章”。文章可以涵盖各种体裁,记叙文、散文、格律诗、自由诗、对联、广告(宣传)词、论文等。六堡茶征文就是“以六堡茶为主题的征文”。

4.2.4 原则

应当包括总原则,如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等。具体有回避、现场监督、匿名评审、信息公开等,其中回避原则应规定“参赛选手不得担任评委”,匿名评审原则应规定“应征文章在隐匿作者姓名和准确的个人信息后交评委进行评审”。

4.2.5 要求

包括应征人员资格、评委资格、公证监督员资格、评审因子评分系数、征文公告、征文登记、征文分组、征文技术处理等。

其中甚为关键的“评审因子评分系数”,可以采用总分100 分制评审,各种体裁文章的“评审因子评分系数”分别设定,如分为记叙文、散文、格律诗、自由诗、对联、广告(宣传)词、论文等7类,每一类设定7~9个因子,每个因子赋予适当的分数权重和一定的波动幅度,第一类的“评审因子评分系数”的设定可以如表4所示:

表4 记叙文评审因子评分系数

4.2.6 评比程序

包括确定评比轮次、初评、复评、终评、最终结果排序等,其中“初评”包括评审方式、确定评审因子评分系数、预评审定因子等次、正式评审定因子档次、评分、计总分、得分排序等;而复评则先要确定复评文章,然后重复初评过程;终评与复评类似。

4.2.7 结果公布

应明确主办机构应按预先确定的计划,在媒体上公布初评、复评和终评的最终结果排序靠前的文章情况。

4.2.8 监督公正

应明确评比活动宜在公证员或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每一轮评比结束均宜提交公证监督报告,并宣读报告结论。

4.2.9 记录

为便于日后对评比过程进行追溯,应明确建立评比过程的完整档案记录,记录保存至征文评比结束后3 年以上。

4.2.10 附录

根据上述过程,分别设计有作者资格审查记录、应征作者报名记录、评委资格审查记录、监督员资格审查记录、应征文章登记表、应征文章评分记录(7种)、结果排序记录、公证监督报告等14种记录。

5 征文标准化的意义

六堡茶征文评比若能实现标准化,将是我国茶文化的一次创新实践,有利于将征文评比活动推向规范发展、纵深发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效益;也将会引领茶文化发展方向,推动茶竞技赛事、茶会展展销、茶生态旅游、茶品牌广告、茶书出版等茶产业的发展,适应茶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趋势,为构建新时代中国茶文化和推进国际传播做出积极贡献。

6 结论

综上所述,制定六堡茶征文评比规范是必要的、可行的,在继承实践经验精华的基础上并克服其不足而制定的标准化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7 讨论

以上《六堡茶征文评比规范》标准化方案研究只是个人设想和建议,要想成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还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程序申报立项,只有获得批准备立项后才能启动征求意见、审定、批准等程序[25-26],这有赖于相关的研究机构、管理部门、六堡茶企业、社会团体和人士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并贡献智慧。

猜你喜欢

六堡征文茶文化
“图图话话堡”征文
下期征文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六堡茶的“茶气”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六堡茶中“金花”菌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