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IL-6与中性粒细胞表型及吞噬力关系在脓毒症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020-09-09董晓玉马晴晴李家斌郑美娟1沈继龙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休克中性粒细胞

董晓玉,马晴晴,殷 俊,李家斌,郑美娟1,,沈继龙1,

脓毒症在住院患者中的高患病率及在重症监护室的高死亡率[1],使其成为全世界健康问题的主要威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2]。脓毒症早期,发热往往是感染的唯一指标。这些患者在发热时常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分类、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来辅助判断感染。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细胞因子风暴”的概念,当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可迅速诱导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IL-12、IL-17等[3],这种细胞因子风暴可引起多器官的功能衰竭。该研究利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可快速、便捷地检测细胞因子,包括IL-2、IL-4、IL-6、IL-10、IFN-γ和TNF-α,观察其在脓毒症不同感染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住院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95例,年龄33~97(64.61±18.59)岁。有以下2项以上者为SIRS纳入标准:① 体温>38 ℃或<36 ℃; ② 心率>90次/min;③ 呼吸>20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4.25 kPa;④WBC计数>12×109/L, 或 <4×109/L,或幼稚中性粒细胞数>10%。排除并发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晚期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年龄<18岁的患者。根据脓毒症3.0版标准[4],患者在SIRS基础上其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2分,诊断为脓毒症。当脓毒症出现无法纠正的低血压且患者血清乳酸水平>2 mmol/L,即可诊为脓毒症休克。据此95例SIRS患者分为非脓毒症患者19例,脓毒症患者56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另外局部感染组26例(主要是肺部及其它部位感染),年龄29~76(61.15±19.29)岁;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年龄26~65(45.25±12.03)岁。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对象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801-kyxm-01)。

1.2 实验仪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析软件为Flowjo7.6,试剂购自美国BD公司CB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和TNF-α水平;VIDAS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定标品、质控品和试剂均为VIDAS原装配套试剂盒,检测PCT水平;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定标品和质控品均为利德曼配套试剂盒,检测hs-CRP水平;Sysmex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质控品和试剂均为Sysmex原装试剂,进行WBC计数和分类;CD62L、CD64和CD11b检测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分析软件为Flowjo7.6;试剂为PE-CD64、FITC-CD62L、PE-CD11b、PerCP-CD45及其同型对照,红细胞裂解液均购自美国BD公司。检测各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同时计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s,PBNs)表面簇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62L指数(即中性粒细胞CD62L MFI /淋巴细胞CD62L MFI),CD11b 指数和CD64 指数均做相同计算处理。

1.3 方法

1.3.1标本采集 患者出现发热24 h内静脉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用于WBC计数和PBNs CD64、CD11b、CD62L分子检测;1 ml 枸橼酸钠抗凝血用于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实验;3 ml肝素抗凝血离心(4 000 r/min,5 min)后取血清-80 ℃冻存以备检测PCT、hs-CRP、细胞因子。

1.3.2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取1 ml枸橼酸钠抗凝血,加入3~5滴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2.0麦氏浓度),混匀,置37 ℃水浴箱中,孵育30 min,每10 min摇匀1次。制备血涂片并瑞吉氏染色,计算吞噬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吞噬指数(计数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总数/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总数)。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局部感染组、SIRS组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对照组与各实验组以及各实验组之间比较,细胞因子IL-2、IL-4、IFN-γ、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A、1B、1E、1F。细胞因子IL-6在三组患者中的水平依次为SIRS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F=21.696,P<0.01),见图1C;细胞因子IL-10在三组患者中的水平依次为SIRS组>局部感染组>对照组(F=23.328,P<0.01),见图1D。IL-6、IL-10是反映SIRS的有效指标。

2.2 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的比较及诊断效能分析观察血清IL-6和IL-10水平在脓毒症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血清IL-6在三组患者中的水平依次为脓毒症休克组>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F=46.892,P<0.01),见图2A。脓毒症休克组和脓毒症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F=13.077,P<0.01),而脓毒症休克组与脓毒症组之间患者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B。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0水平在脓毒症休克的诊断价值,见图2C、表1,血清IL-6在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效能大于IL-10。

2.3 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各其余炎性指标的比较依据脓毒症休克IL-6最佳截断值995.46 pg/ml, 将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高IL-6组和低IL-6组,比较两组患者其余炎性指标。高IL-6组患者血清hs-CRP、PCT、IL-6、IL-10水平均高于低IL-6组(P<0.01),而两组之间WBC计数、PBN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高IL-6组患者同时高表达炎性标志物。

表1 IL-6和IL-10在脓毒症休克中的诊断效能分析

2.4 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型的表达检测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PBNs表面CD62L、CD64和CD11b分子,其MFI的表达,结果见图3A、B、C。低IL-6组和高IL-6组PBNs CD62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D。高IL-6组PBNs CD64 指数高于低IL-6组(t=3.189,P<0.01),PBNs CD11b 指数高于低IL-6组(t=2.711,P<0.01),见图3E、3F。

2.5 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比较比较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功能,高IL-6组脓毒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高于低IL-6组(t=4.311,P<0.01),吞噬指数亦高于低IL-6组(t=3.067,P<0.01),见图4。高IL-6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更为活跃。

图1 对照组、局部感染组与SIRS组的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图2 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血清IL-6和IL-10水平的比较及诊断效能分析

表2 低IL-6组和高IL-6组患者各检测指标的比较

图3 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PBNs CD64、CD11b、CD62L平均荧光强度的表达及指数的比较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SIRS的持续发展、不断恶化的动态过程。其病理生理过程中,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主要诱因。LPS可激活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旨在清除病原菌。而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影响病程和预后。

本研究显示,血清IL-6和IL-10水平:脓毒症组>SIRS组>局部感染组,IL-6和IL-10可作为脓毒症诊断的良好指标。IL-6是细胞因子风暴的核心成员,一般细菌感染1 h后血液IL-6水平迅速升高,2 h 即达到高峰。机体感染时,血清IL-6水平迅速升高,IL-6是参与SIRS、脓毒症及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细胞因子[5]。许多研究[6-7]表明,血清IL-6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脓毒症患者在炎症介质大量释放的同时,亦伴随体内抗炎因子的释放,而IL-10是辅助性Th2(T-helpercell 2)细胞等分泌的强效抗炎因子,可抑制IL-1、IL-6、IL-8以及TNF-α等因子的释放。有研究[8]表明血清IL-10水平随着脓毒症患者IL-6水平升高而调控性的升高,且IL-6和IL-10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相关[9]。本研究中,脓毒症时血清IL-6、IL-10水平升高,高达正常值的数百、数千倍。Sapan et al[10]报道,脓毒症患者并发MODS时,血清IL-6和IL-10水平会进一步升高。本研究显示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脓毒症组,而两组间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脓毒症休克的ROC效能分析,显示IL-6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2、85.00%、80.40%,均高于IL-10,这与Jekarl et al[11]报道的结果相似。可见,相较于IL-10,血清IL-6水平对于脓毒症的诊断和分期更具价值,这可能与IL-6的过量表达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及功能障碍有关。以IL-6最佳截断值995.46 pg/ml,将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分为高IL-6 组和低IL-6 组,结果显示高IL-6组血清hs-CRP、PCT、IL-6、IL-10水平均高于低IL-6组。可见高IL-6组脓毒症患者的其它炎性指标同时升高;而外周血WBC计数、PBNs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重症感染时,WBC有时会左移相关。感染时除了细胞因子的作用,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0%~70%的PBNs,其活化、吞噬、杀菌的固有免疫功能亦发挥强大作用。病原体感染后,CD64、CD11b和CD62L等黏附或趋化因子表达上调,激活PBNs。Aydinl et al[12]曾报道,脓毒症时PBNs CD11b、CD64分子高表达,而CD62L未见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似。一份Meta分析[13]显示PBNs CD11b可作为新生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有报道[14]CD64指数联合IL-6检测能提高血液科发热患者血培养阳性的灵敏度。本研究比较了PBNs CD62L指数、CD64指数、CD11b指数,而不单纯使用这些分子的MFI或阳性细胞表达百分比,是为了减少阴性对照的淋巴细胞和人为因素的误差。比较显示高IL-6组PBNs CD11b和CD64表达均高于低IL-6组,同时高IL-6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高于低IL-6组。这可能与炎症持续,中性粒细胞仍处于免疫活化状态相关,此结果与高IL-6组患者伴随PBNs CD64、CD11b高表达相一致。

图4 IL-6水平高低两组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的比较

综上所述,脓毒症患者血清IL-6和IL-10水平显著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IL-6水平进一步升高,高IL-6水平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活性增强,中性粒细胞高表达CD64、CD11b分子及高吞噬力。血清IL-6是脓毒症诊断和分期的有效指标。脓毒症时动态监测血清IL-6水平可为脓毒症临床诊断、疾病进展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休克中性粒细胞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内涵及塑造
EUREKA EFFECT?2017引领女装新中性风潮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