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微创性及美容效果

2020-09-09苏广扬区文辉陈为桥徐焕兰

大医生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脐单孔阑尾

苏广扬 区文辉 陈为桥 徐焕兰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广东中山 528429)

阑尾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有报道指出[1],此病综合发病率达7%~10%。慢性阑尾炎实际就是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所遗留的慢性炎症病变,如阑尾扭曲、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等。此病发病隐匿,症状有着较慢的发展过程,通常表现为间断发作,有着较长的病程,一般可达数月或数年[2]。当前,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此病,而常用术式为阑尾切除术,此术式通常包含2 种操作方式,其一为开腹,其二为腹腔镜。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更小,更加安全,舒适度更高,并发症更少,因而受到患者及医师的青睐[3]。近年,伴随腹腔镜技术的日渐成熟与完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方式开始发生改变,即逐渐从之前的多孔法转变为单孔法,因而创伤变得更小。本文围绕成年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60 例慢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性17 例,女性 13 例,年龄 32 ~ 45 岁,平均年龄(37.51±2.62)岁;对照组男性 16 例,女性 14 例,年龄 30 ~ 46 岁,平均年龄(37.51±2.57)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经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 经CT、X 射线检查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阑尾炎疾病患者;(2)有良好的随访条件患者;(3)具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指征患者;(4)具有完整的一般资料患者。排除标准:(1)无法完成此次研究切口美容效果调查患者;(2)进行其他手术,可对本试验造成影响患者;(3)合并其他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患者经脐下缘处做1 切口,长度约为10 mm,在脐右侧做1 切口,长度约为10 mm,在耻骨联合上方做1 切口,长度约为5 mm,将大小合适的穿刺器置入其中,用无损伤钳将阑尾系膜上提,使用分段结扎方法将阑尾系膜切断,在距离盲肠0.3 ~0.5 cm 处将阑尾根部切断,残端无需进行荷包缝合,如患者盲肠壁活动度不大,可在盲肠周围使用电钩进行松懈、游离,如阑尾系膜较短,没有办法进行提出时,可用电钩在阑尾、系膜指阑尾根部游离,裸化阑尾后,将阑尾上提进行切除。也可在腹腔内缝合打结。手术完成后排出气腹,对其进行常规缝合。

观察组实施吊线法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实施全麻后,保持平卧位,手术实施者站于患者左侧,助手持腹腔镜站于医师右手侧,将患者脐孔皮肤做1 切口,约为1.5 cm,将安全套管置入其中,建立人工气腹,调整压力,将其控制在12 ~14 mm Hg。将腹腔镜置入安全套管中间通道中,对患者腹腔进行全面探查,发现有完成单孔手术机会时,改变患者体位,保持其足高头低,倾斜左侧至100°~150°。将已改良过的分离钳及无损伤钳,置入安全套管中,分流患者右下腹腔黏连,用分离钳固定阑尾根部,在无血管处进行戳孔,实施扩大操作,于体表处穿入三角针,在腹腔中留一段丝线。引过系膜戳孔,在根部结扎点远端1.0 cm 处结扎阑尾。将系膜进行分离,提拉丝线悬吊阑尾,确认系膜内阑尾血管后,5 mm 腹腔镜转换,通过毫米套管针(mm trocar)通道使用可吸收生物钛夹对游离出的阑尾系膜近端进行结扎、切断。转换5 mm 腹腔镜,分离钳夹住患者阑尾根部,进行双重结扎。在结扎线0.5 cm位置将阑尾切断。用电凝破坏患者阑尾残端黏膜,腹壁牵引线上悬吊阑尾。后膜阑尾手术时,对盲肠外侧腹膜进行解剖,盲肠向内牵拉,确定阑尾位置后,腹壁牵引线上悬吊阑尾,逆行方式切除。将吊线牵引及阑尾放入标本袋中,检查患者,无副损伤及出血症状后,用5 mm 腹腔镜转换,通过mm trocar 通道将标本供袋及阑尾取出,进行病理检查。将器械退出,排除腹腔内二氧化碳,保持患者平卧位,对皮下组织及脐下孔腹膜进行缝合,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

对比2 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切口美容效果。(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2)并发症:对患者进行6 个月随访,记录2 组并发症发生率,如肠梗阻、切口感染及切口瘢痕重度增生等。(3)切口美容效果: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引导患者依据切口瘙痒情况、疼痛情况、瘢痕增生情况、不适感及切口硬度等,自主打分,分值为1 ~5 分,分值越高,美容效果越 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t 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用 [例(%)]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2 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2 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2.3 2 组患者切口美容效果比较

观察组切口美容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3。

3 讨论

近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已经发生较大改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从之前的多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发展为两孔、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因儿童的阑尾较易游离,可把其阑尾拉出于切口外,然后实施切除,因此,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儿童阑尾切除手术当中最早得到应用,在此之后,多选用悬吊法实施完全腹腔内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且逐渐向成人阑尾切除中过渡应用。有研究[5]指出,相比于传统的多孔腹腔镜手术,采用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进行治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还具有微创性。本文围绕所收治的成年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采取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深入剖析其效果与安全性。

表1 2 组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

表3 2 组患者切口美容效果比较(x±s,分)

从本文结果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2 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与传统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效果基本相当。究其原因,可能与如下因素相关:相比于三孔法,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尽管有着比较少的切口,但整个手术操作却比较复杂,因此,难以实现手术时间的缩短,也较难减少术中出血量。有研究[6]对69 例患者全部实施吊线法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 组),并与传统三孔术(B 组)相比较,结果显示,A 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 mL,手术时间为45 min,B 组分别为 22 mL、47 min;结果显示,2 种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有报道指出[7],采用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慢性阑尾炎,能够加速其康复进程,提高治疗效果。此结果与本研究结论相一致。表明采用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其相比于传统的三孔手术,有着更快的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因而康复时间更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悬吊辅助法单孔腹腔镜手术,有着较少的切口数量,这能够减少手术对机体所造成的损伤,使伤口愈合时间更短,从而有助于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的缩短。

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开展6 个月的随访,结果得知,观察组并发症稍微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悬吊辅助法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并发症上,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基本相当。有研究指出[8-9],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肠梗阻发生率为1.1%~5.3%。而本文中2 组都未发生肠梗阻,原因可能在于切口处理、手术操作等因素所致。另外,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出现切口瘢痕重度增生2 例,切口感染1 例,提示切口疤痕重度增生与切口感染是该手术的主要并发症。所以,在进行此手术时,建议将腹腔当中的脓液或渗出液清理干净,并积极预防筋膜与脐部皮肤层之间存在空隙,消除可能出现的积液感染;而之所以会出现切口瘢痕重度增生,可能由于切口皮肤外翻、缝线反应所引起,对此,需用比较细的针线进行缝合,并且还需要对皮缘对合情况进行密切观察[10]。

另从本文可知,观察组切口美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表明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美容效果更为突出。原因在于:此术式有较少切口,因而需缝合的地方少,可以增加自然美观度;另外,经脐切口的处理方式,切口在脐窝中隐藏,因而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美容效 果。

综上所述,采用悬吊辅助法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慢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康复时间短,创伤性小,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经脐单孔阑尾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