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2 Mapping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2020-12-13魏景欣曹学胜黄丽娣郑进天

大医生 2020年4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磁共振

魏景欣 曹学胜 刘 彪 李 晓 黄丽娣 郑进天

(广西省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 537100)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被称作是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英文简称为FAI[1]。Ganz 在2003 年时把髋关节异常解剖形态所产生的异常接触进行定性,或者说是因为髋关节过度,超出范围而带来的不良反应[2]。Sankar 在2013 年时对这个概念进一步进行细化,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3]:(1)髋臼或者是股骨出现异常解剖状态;(2)结构之间的接触不正常;(3)运动剧烈,出现异常碰撞与接触;(4)动作重复,带来连续损害;(5)软组织出现损伤。在短期之内会出现髋部疼痛不适的情况,让患者患上骨性关节炎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病机制和相关分型

1.1 发病机制分析

导致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以及机理当前还未得到充分认识[4-5]。比较常见的一种看法是,FAI 疾病发生是在髋臼以及股骨近端出现了异常解剖形态,比如头骺滑脱、髋发育畸形以及头骺缺血等问题。髋关节活动超出了范围,长期不正常接触和碰撞,出现反复创伤导致关节盂缘撕裂以及关节软骨退变,最终形成骨性关节 炎[6]。

股骨侧出现的畸形情况具体表现为:股骨头的形态不规则,如不是球形;股骨头颈联接位置的前外侧偏移量不断降低,连接处的上缘出现骨性突起情况。髋臼侧出现的畸形情况,具体表现为髋内外翻、髋臼比较深以及髋臼后倾或者内陷。通常情况下,髋臼前外方出现过度覆盖,便会导致股骨头颈和前髋臼缘之间出现异常接触。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有可能会发生在髋部解剖结构没有什么异样,但是髋关节的过度活动超过本身生理范围的患者身上,临床上也会表现出很多症状。

1.2 主要分型

临床上把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3 种类型,分别是凸轮型、混合型以及钳夹型[7-9]。其中凸轮型指的是髋关节股骨侧出现畸形,股骨头颈交界区域非球面骨性凸起,在髋关节屈曲或者内旋时,股骨颈与髋盂之间在运动时出现反复的碰撞和接触,在运动量比较大的年轻男性当中常见;钳夹型,指的是髋关节的髋臼侧出现异常解剖结构,在髋臼侧出现局部或者广泛的过度覆盖,在髋部活动时出现股骨头以及髋臼缘碰撞,使得髋关节周围的组织,尤其是髋臼唇、软骨等出现损伤,在喜爱运动的中年女性当中比较常见;混合型,是同时存在上述2 种情况,在临床上的研究结果发现,混合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比较 高[10]。

2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常见的发病人群为经常运动的人,在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疼痛,发病相对隐匿,可以表现为间歇性钝痛[11]。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生和人体先天的髋臼和股骨头发育情况有关,同时也会随着运动或者后期出现的外伤导致病情加重。比如参加体操运动、滑雪运动、足球、舞蹈或者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患者大多数的临床症状描述情况为,臀部、大胯或者是大腿根部出现疼痛情况,或者表现为酸胀不适、深部疼痛,尤其是久坐站起。长距离行走或者反复深蹲之后,病情会明显加重。有一些患者没有办法自己行走,甚至有一些患者穿鞋袜都很困难,或者是在开车时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多处比如大腿外侧、臀部等疼痛,也会出现打软腿、绞索等症状[12]。因为受到疼痛影响,患者会出现外展物理以及抗痛病态。

FAI 比较重要的体征便是开展髋关节撞击试验[13]。在前方撞击试验开展中,患侧髋关节位于最大屈曲内旋位,导致患者的臀部出现疼痛不适情况,后方撞击试验显示患者的患侧髋关节因为伸髋外旋导致出现疼痛。因为髋关节的位置比较深,经常会出现痛点定位不清的情况。

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方法及进展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正式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进入到21 世纪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疾病。Gates 教授在2003 年提出了这一疾病名称,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的疾病,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诊断。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相关的诊断,当前还比较复杂,这是因为诊断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依据。首先髋部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腹股沟区,或者是在臀部位置,在髋关节屈曲内旋的过程中比较显著。另外还需要接受髋部侧位片以及骨盆正位片,观察头颈结合部是否出现了凸轮症状,或者是髋臼出现了内陷情况。患者同时接受磁共振检查,检查是否出现盂唇损伤情况。因此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学、影像学以及查体三个方面,才能做出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3.1 常见影像学诊断方法

(1)X 线检查方法。由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具体的症状不同,所以呈现出的X 线特点也不同。比如凸轮型X 线呈现出的特点是股骨头和颈之间的凸陷减少或者是直接消失[14]。头颈交接位置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异常骨性突起情况。钳夹型呈现出的X 特征主要是髋臼上部位置前臂与后壁缘相比更加偏向外侧,表现为比较明显的8 字形,也就是交叉特点。提示在髋臼前方会出现过度覆盖的情 况。

(2)CT 与MRI 检查方法。和平片扫描相比,采用CT平扫的方式,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精细的结果。微细骨质也会变得更加清晰,让X 线诊断存在的纰漏得到有效弥补[15]。所以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当中CT 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手段。MRI 也是诊断FAI 的重要方法,其特异性与敏感性都比较高。可以具备CT 与X 线都不具备的典型优势,比如可以对软骨损伤、骨髓水肿信号以及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影像等特点进行显示。如果是比较特殊的Cam 撞击型三联证,便会出现a 角度增加和前上方软骨发生损伤情况。

3.2 T2Mapping 诊断方法

一般在采用 T2 加权成像技术(T2-mapping)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专门的仪器,扫描视野(MR)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扫描仪,扫描仪序列设定为FOV 200 mm×200 mm,层厚3.0 mm,时间分辨率(TR)1 000 ms。在早期阶段使用 T2-mapping 诊断有显著作用,在国外这一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软骨磁共振生理性成像技术当中。通常会使用多回波以及多层面的自旋回波序列,在工作站处理之后会形成伪彩图,再对感兴趣区域的T2 数值进行测量,实现最终评价的目的。想要获取这一相关图像,需要先使用磁共振自旋回波(SE)序列,使用同一TR 时间和不同的回波时间(TE)完成扫描,得到系列T2 加权图像,对T2 加权图像当中每一个体素的T2值进行计算。

关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当中 T2-mapping 诊断方法的应用,也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比如项剑瑜分析了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当中采用磁共振与T2- mapping 的诊断价值,研究显示双回波稳态(DESS)发现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软骨损伤的阳性率显著高于T2 加权预饱和脂肪抑制磁共振指标(FS-T2WI)(10/30 vs. 3/30,χ2=4.812,P=0.028),T2-mapping 发现 FAI 软骨损伤的阳性率高于FS-T2WI(11/30 vs. 3/30,χ2=5.963,P=0.015),DESS 和 T2-mapping 发现 FAI 软骨损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6]。魏景欣通过研究认为联合应用T2-mapping 与磁共振双回波稳态的诊断效果比较高,可以得到比较高的满意度,对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17]。黄晓辉研究认为 三维水激发双回波稳态序列(3D-We-DESS)及T2-mapping 序列对椎管偏移(AIS)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鉴别有较高价值,且T2- mapping 序列检查可进行定量评估[18]。

李晓会等[19]、王军等[20]也都分析了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当中采用T2-mapping 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在开展实际研究当中,需要统计T2-mapping 序列、磁共振双回波稳态诊断软骨损伤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同时还需要统计FS-T2W1 指标,按照软骨评价标准(Recht)标准来对MRI 诊断标准完成相应的分级:0 级代表软骨出现弥漫性变薄情况但是表面比较光滑,变薄的程度也相对均匀,这是正常关节软骨;1 级标准代表软骨当中无法看清楚分层结构,软骨当中存在着低信号区域而且软骨的表面相对光滑;2 级表示软骨的表面出现不规则轮廓,存在一定的缺损情况,但是缺损程度相对较轻,没有完全剥离;3 级为软骨的轮廓已经出现严重的不规则,而且缺损的程度也相对严重,已经超过了总厚度的一半,并没有完全剥离;4级为患者的软骨已经完全剥离,下骨质也完全暴露出来。T2- mapping 序列在国外软骨磁共振成像当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得到的影像需要在后期进行相应处理,然后可以得到伪彩图。对于感兴趣的区域可以测量然后得到T2 值,量化待测的组织结构。研究发现T2- mapping 诊断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总体评分,3 种成像序列中,三维多回波合并成像T_2~*WI(T_2~*-GETI3D)序列图像质量好,对 FAI 软骨损伤的显示率较高,可以为手术前的评估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信 息。

在近几年所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当中发现,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手术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发现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出现关节软骨损伤的第一时间就应当采取措施治疗,便于更早地对关节软骨退变情况进行纠正,让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生的时间得到延缓。这就有必要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开展早期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和其他的诊断方法相比,MRI 有着比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主要是在软骨以及软骨退变的诊断以及鉴别当中,MRI 呈现出比较大的优势。在关于T2-mapping 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疾病当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时,不少学者都是将此种方法和磁共振双回波稳态联合起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退变的诊断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得到更加满意的结果,而且T2-mapping 序列的应用主要可以开展定量评估,在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当中效果都会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FAI 被当作是导致人们患上骨关节炎(OA)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常见病理机制为关节疼痛。产生撞击的位置可以是股骨近端也可以是源于髋臼,异常结构会在生理活动范围当中让髋臼产生撞击,使得髋关节出现不适的症状,从而出现FAI。早期开展诊断对后期的治疗有着比较好的效果,T2-mapping 诊断与其他几种诊断方法相比,具备比较鲜明的优势,尤其是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疾病的诊断当中能定量评估,而且敏感度与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已有的研究也发现T2-mapping 序列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受到主观性影响比较大。在今后的临床应用当中需要尽量克服这一问题,让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头磁共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