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档案资源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20-09-08金研
金研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国家文化名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档案资料作为历史文化最忠实的记录,是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淮安市大运河档案资源现状
据笔者调查了解,近年来,淮安市档案部门紧跟国家、省和市政策导向,围绕实现“漕运文化展示区、河工文化集成区、生态文旅体验区、运河保护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全市大运河档案资源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共梳理出档案目录6000余条,内容涵盖漕运、河工、盐运、榷关、造船、运河名人等多个方面,还有《京杭运河志(苏北段)》《苏北运河航务年鉴》等资料。市文旅部门还设立大运河淮安段档案中心,负责保管大运河淮安段申遗工作档案等。但与淮安在大运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相比,还有大量档案资料亟须发掘、整理和归档,大运河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有待提高。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大运河档案资源保管分散。长期以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将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作为接收和保管的重点,对诸如大运河档案之类的历史档案关注度不高、管理办法不多,导致馆藏内容不够丰富。目前,淮安市及其所辖县区各档案馆中只存有少量大运河档案资料。文物、水利、规划、航道等部门亦存有部分大运河档案。这些档案有的未进行规范整理,有的缺少系统整合,犹如一盘散沙。此外,还有一部分散失在文史专家和市民个人手中的大运河档案,也需要进行抢救性征集和规范化保管。
2.大运河档案资源结构不合理。目前学术界和档案界对于大运河档案的概念和范畴缺少清晰而一致的认识,只是泛泛地提出“大运河档案”这一说法,未作更进一步的科学界定。比如,淮安市档案馆建立的“大运河档案目录数据库”,只是梳理出标题中具有“运河”关键字的档案资料,难免失之偏颇。反观这些档案,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内容与工程修缮、航道管理、船闸管理、水利设施等相关,且现代产生的档案居多,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很少。大运河档案资源所记录的内容单一,难以全面展现淮安曾经是大运河沿线“五大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淮盐集散中心)的历史地位。
3.大运河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关于大运河的档案,更多的是一些典籍、文件、地图之类,对其开发利用,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很多时候,大运河档案资源仅供专业人士作基础性研究所用,且大多以史料考据为主,对现实发展很少产生直接而有力的推动效果。近年来,基于大运河档案资源,即便产生了一些推介淮安运河文化的决策性建议,但真正付诸实施的却是凤毛麟角。如何将“死档案”转化為“活资源”,倾力打造淮安运河文化品牌,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4.大运河档案资源管理人才缺乏。随着大运河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快速推进,运河学和运河文化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其研究范围与对象广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这就需要承担大运河档案管理的人员具备多学科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但从目前情况看,懂档案业务的未必擅长历史研究,懂历史研究的未必精于档案业务,没有形成涵盖档案、文博、社会、历史、旅游、文创等学科的专业保护团队。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直接导致大运河档案工作停留在表面的保护模式,口头上的宣言比较多,缺少系统深入有实际成效的保护和利用。
二、大运河沿线部分城市的经验做法
2018年,淮安市组织了“走进运河新时代”采访团,沿着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等走访了沿线20多个主要城市,展开立体式、全方位、多视角报道。虽然在各地采访的时间较短,但一些城市在利用档案资源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的做法,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值得吸收借鉴。
1.原汁原味,利用大运河档案直观还原历史。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杭州、聊城等城市建立了以运河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和传承大运河文化。部分沿线城市的博物馆内,常设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展览,固定陈列有关大运河的文物和档案史料。例如,被誉为明清时期江南运河上最闪光的城市——苏州,将全晋会馆建成中国昆曲博物馆,其中珍藏的昆曲刻本和舞台演出抄本等资料,成为大运河文化的珍贵档案。苏州城外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玉涵堂内,《白居易开筑山塘图》、世界上最早的保护水质的法规《永禁虎丘染坊碑》等档案,让参观的人们零距离感受到不一样的运河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2.创新开发,利用大运河档案生动解读文化。常州市饱含深情地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开发利用。对于青果巷历史遗存,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在修复中加以保护,让古巷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将历史遗存与文化创意相结合,在抢救保护的同时,实现科学合理利用,让运河之畔的老工厂旧貌换新颜,重获新生,融“保护、传承、利用”为一体的创意街区景象呈现于世人眼前。京杭大运河和长江共同孕育的城市——镇江,有一条全长约1000米的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里面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展示着城市个性风貌,反映着城市发展脉络,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组赞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3.聚点成面,利用大运河档案规划古城业态。被誉为国内古城全域旅游新样板的台儿庄,背后也有运河档案资源的支撑。山东省枣庄市委、市政府曾组织人员用三年时间,查阅了30余部地方志、300余部运河史料、2000余件战地史料,搜集了380多张台儿庄的老照片和100多分钟影像资料,由此绘制了6000多幅老建筑的素描图,为这座“运河古城”重建规划提供了翔实素材。台儿庄将保存下来的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把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同时,有着浓郁传统风韵的运河大鼓、柳琴戏和皮影戏,再现大运河繁华历史的大型情景剧《乾隆巡游台儿庄》等每天上演,为古城营造了丰盈的文化空间。
4.推陈出新,利用大运河档案打造美丽遗址。扬州市利用大运河档案史料,修缮古朴典雅的盐商宅院、祭祀“盐神”的盐宗庙、幽静别致的盐商园林,展现了扬州独特的盐运文化。宿迁市将老旧的井头泵站改造成水利遗址公园,通过展示宿迁水利档案资源,突出水利文化的展示与传承,其被评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海宁市长安镇设立大运河(长安闸)遗产展示馆,采用特效影片等现代化方式展示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为长安闸所赋诗文等档案,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追随古人品味运河长安风情。
5.加强研究,利用大运河档案提升格局影响。20世纪上半叶至今,中国运河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立于2012年的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院级科研实体单位,目前在国内运河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除了专业院校,运河沿线多个市县也成立了运河文化研究会,吸引了很多有实力的专家、学者参与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内容扩展到戏曲、舞蹈、文学、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在大运河文化研究步入快车道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民间社团组织也在发展壮大。如成立于2012年的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拥有会员百余人,他们以运河文化为主线,进行实地考察和档案挖掘,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受到国家发改委、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等的关注,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利用档案资源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必须做到“形神兼备”。“形”是指运河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新建的各类文化项目,而“神”是指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种运河元素所具有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形”还是“神”,都少不了档案作为依托和支撑。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大运河档案资源独特价值。一方面,以历史的眼光看,正因为大运河档案有其原始记录性,对于挖掘和呈现大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档案作为注脚,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充分实现价值引领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另一方面,以现实的眼光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将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进行科学的收集、整理、保管,是对后人负责,可以保持大运河档案资源的延续性。
2.摸底普查,集中管理各类大運河档案资源。千年运河历史悠久,留下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古镇古街、古闸古寺,又有民俗民风、名人典故,各类档案资源浩如烟海、弥足珍贵。大运河既是一条历史之河,也是一条文化之河,更是琳琅满目的档案长廊。例如从淮安这一运河重镇走出的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其中学时代的文字中就有许多深受千年运河文化滋养的童年记忆。类似周恩来笔下的运河文化故事,这样的运河档案尚有很多,关注、挖掘、管理好这些资料,对于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批示精神无疑具有现实意义。要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淮安市大运河档案资源建设专项规划,立足本市、放眼全国,对分散在各部门、各地区的与淮安有关的大运河档案进行全面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移交和征集进馆工作,努力构建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内容多样、结构优化的大运河档案资源体系。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理念下大运河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大运河档案资源目录数据库,进而筹建全文数据库,为更好地开展大运河文化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理顺关系,建立大运河档案资源共建共管格局。大运河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涉及多个部门,亟需创设一种可行的全新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部门之间的壁垒,更好地发挥协同推进的合力。可以建立由市档案部门牵头,文博、水利、交通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定期研究制订大运河档案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地做好大运河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开发与利用、推广与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价值,及早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部门、各地区应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及时互通有无,积极运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开放共享。要加强制度保障,将大运河档案管理纳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重要档案依法定期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此外,进一步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既精通档案业务也精通文史知识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大运河档案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4.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大运河档案资源的应用价值。走出以往纯粹利用档案开展史料考据和研究的“小框子”,实现由基础性研究向应用性开发转变。首先,要服务资政决策,紧紧围绕淮安“千秋淮扬”运河文化高地核心城市建设定位,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细致筛选和深度加工,及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信息。其次,要利用大运河档案为沿线各类遗产点建设和展览筹办提供内容支持,直观诠释淮安运河文化精髓,赋予其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一条河尽显淮安文化之美”。第三,可以将档案元素融合到大运河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中去,开发一批大运河档案文创产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乐于感知淮安独特的运河文化。总之,要以更高、更精、更新的视角,运用大运河档案资源为现实服务,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让大运河“流动的文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