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缺味”到“有味”: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档案味”初探
2020-09-08方华陈淑华汤玲玲王运彬
方华 陈淑华 汤玲玲 王运彬
摘要:在诸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中,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能有效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文章在分析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缺味”表象的基础上,从内外层面上探讨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缺味”的深层原因,并从品牌化、故事化、合作化等角度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工作建言献策。
关键词:档案文创产品;档案开发利用;档案特色
分类号:G270
From "Lack of Flavor" to " Full of Flavor ":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Archival Feature" of Archiv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Fang Hua, Chen Shuhua, Tang Lingling, Wang Yunbin
(School of Society and History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17)
Abstract:In many ways of exploiting the archives resources, the archiv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can effectively actualize the cultural value of archiv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archiv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flav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rand, storytelling and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reative products of archival culture.
Keywords:Archival Creative Produc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rchives; Archives Char? acteristics
在國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驱动下,一些实践部门积极围绕自身特色,推出了内容、形式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结合馆藏和艺术设计打造的“故宫文创”品牌,国家图书馆依托自身文化特色开发的福袋、纪念礼盒等实用产品。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有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了相关政策以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了鼓励各文化文物单位以文化创意产品形式盘活馆藏资源的倡议;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明确将档案馆列入“文化核心领域”下的“内容创作生产”大类。在文博部门文创开发实践及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我国档案文化创意产品部署实践正稳步推进。
档案作为传递历史文化的独特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宜疏漏的资源联结点。开发档案文创产品在延展档案馆服务、教育职能的同时,也有助于传播档案文化、提高公众认同。但因档案文创开发利用工作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同质化表达”等问题,即档案特色不够突出、“档案味”不够浓厚。“档案味”是指:除却档案文创产品在形态、主题等表征中所体现的对档案实体、资源以及档案实践行业的特点描述外,还侧重以生动的比喻叙述档案工作发展状态。而“档案味”不够浓厚指的是档案文创产品的独特性还不够凸显,其产业发展仍待完善。因此,文章从档案文创产品的“缺味”现象切入,通过探讨档案文创产品“缺味”的深层原因,以期提出档案文创的成熟化发展路径。
1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发展与研究现状
1.1实践梳理
国外档案文创产品的研究与发展相对成熟,主要呈现以下三种趋势:一为营销宣传手段成熟化。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美、英、法等欧美国家的档案馆开辟了文化创意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如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开通了“国家档案馆商店”(National Archives Store),据统计:2014—2019年美国国家档案馆商店平均总销售额约达2,258,600美元,平均交易次数约达271,297次[1]。二为合作主体多元化。随着协同合作理念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的推广应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方式也逐渐成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新思路。如澳大利亚档案馆与荷兰、法国国家档案馆开展相关合作的同时,在新冠疫情期间,也于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上发起“档案在家”(Archives at Home)话题,推出话题展览、儿童和历史活动[2]等专题。三为技术、资源形式人性化,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实践更加看重受众的实际需求与满意度。如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的“奥斯汀档案集市”(Austin Archives Bazaar)将欧美“集市”习俗与档案结合,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感受档案乐趣[3];又如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根据馆藏开发出“抓住盗贼”(Catch The Robber)主题游戏等[4]。
反观国内,档案文创实践呈现出以下特征:其一,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形式偏重于传统但不乏亮点。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成果主要为档案文献汇编、实体或虚拟形式的档案展览以及与电视台合作的档案栏目等较为系统化、学术化的产品。其开发也存在一定亮點,如云南省档案馆联合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山水茶事别样云南—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普洱茶档案画册》等。其二,较为简单的档案文创实践。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陆续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做出一些尝试,如广州市档案馆利用馆藏图纸开发鼠标垫,苏州市档案馆围绕丝绸档案开发出具有相应元素的书签等。
相比国外,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还存有一定差距,国内档案文创产品虽存在一定亮点,但大部分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总体建设有待加强,个性化发展还有待提升。
1.2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档案文创产品的研究总体起步较晚,最早为2012年冉朝霞对档案文创产业进行的有关探讨[5]。2015年黄霄羽等学者以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的“探索美国餐饮文化史系列”活动为焦点,分析了其中体现的档案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特色[6]。同年,王贞在研究中大致论述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7]。关于档案文创产品,国内学界也对其做出了定义,综合李子林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档案文创产品通过多种形式和风格去承载档案文化,既是档案资源的生活化体现,也是档案馆文化和信息服务建设不宜忽略的转化形式。截至2020年6月27日,据中国知网分析统计:以“档案文创产品”“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为主题的文献主要集中于近3年发表,相关的期刊文献共有61篇,其中有52篇均发表在2017年及其之后。在文献检索基础上进行分析,可发现当前关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大方向:
一是档案文创开发模式与问题解决策略。宋香蕾等学者从档案馆性质、管理体制及其资源出发,探究了档案馆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缺味”的原因并得出针对性策略[8]。朱莉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9]。王运彬等学者则构建了基于市场价值的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模式[10]。对比区别化发展模式、策略的有关探讨,该方面的研究现已相对成熟,相关研究论文数量较多,对相关对策的探讨也较为深入。二是从不同视域或背景探讨的档案文创产品发展思路。李子林等学者从档案多元论角度探讨档案文化创意服务,主张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开发模式[11]。许晓彤[12]、罗宝勇[13]等学者分别从宜家效应视角、社交媒体环境探讨了档案文创开发策略。该方向文献的出现体现了档案文创产品的相关研究内容在不断呈纵深发展,如今也成了档案文创产品研究中相对高频的思路。三是其他主体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经验借鉴。戴艳清等在吸收故宫文创开发、推广经验的基础上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提出了针对性策略[14]。洪泽文[15]、郭辉[16]等在对美国文创服务与产品开发探究后得出我国档案文创开发应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借鉴网上商店开发模式等结论。该类文献主要以经典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虽已较为透彻,但现有研究对象的主体范围还相对局限。
总体上,国内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档案文创开发宣传问题与策略等进行论述,鲜有文章对档案文创产品的自身特点与区别化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2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缺味”的主要表现
2.1档案文创产品品质提升遭遇同质化困境
早期档案文创产品的亮相让公众耳目一新,但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各种交互技术普及,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渐渐被迫陷入“同质化”“模仿式”的困境。如上海市档案馆将馆藏影像印在日用品上销售,产品最初让消费者感到新奇,但随着市面上其他行业优质特色产品的出现,这类简单创作式的产品显然难以与之竞争。从当前创作形势来看,多数档案文创产品未能很好地跟上文化创意产品“多元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2020年在郭若涵调研的32个档案馆中,仅有17个省级档案馆开发了数量极少的档案文创产品,其形式也多趋于同一,多为图书、宣传折页等纸质印刷品[17]。从视觉形象来看,许多产品设计选择部分或整体元素提取及同比例缩放的方法将简单的平面元素融入加工品上,虽起到一定的宣传推广作用,但这种简单产品的持续创作易导致标签式产品泛滥。
2.2档案文创平台建设不够健全
档案文创产品现有的线上平台建设不足以支撑产品的持续发展。纵观2019年1—12月与2020年1—6月的微博栏目“政务微博文化榜”月榜,前十名始终未见档案相关部门。为充分了解现有档案文创产品平台构建情况,笔者对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网站、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网站、上海市档案馆网站、天津市档案馆网站、浙江省档案馆网站、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的浏览量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作为最重要的社交媒体之一和档案馆对外交流的网络窗口,微博影响力和网站浏览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管窥档案文创产品的线上影响力。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顶部和侧面开辟了博物院文创商店、信息窗口,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博物馆对文化创意产品宣传的重视。反观档案馆,笔者在浏览上述档案馆网站时均未发现明显的档案文创相关信息或窗口,且目前也暂未出现全国性的线上平台供档案文创产品实际销售或存放,仅在辽宁省档案网站中发现明显了无任何商品添加、购买功能的“档案用品商城”。由此可见,我国档案文创产品的线上平台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
同时,现有实体活动平台的影响力难以支持档案文创的规模化宣传。如大多档案文创产品推广的展览活动均以档案馆独立办展或与政府部门合作的方式开展,其协作对象所涉领域较为局限,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提高。据笔者截至2020年6月26日的统计可知,与“档案文创产品展览”或“档案展览”相关的报道,人民日报67篇(2010—2020)、新华网115篇(2015—2019)、中国青年日报8篇(2017—2019)、凤凰网0篇。由此可以看出,档案文创产品的宣传合作力度还存在提升空间。
2.3档案文创产品独特印象不够明晰
檔案文创产品创作目的、使用习惯难以有效建立明晰的公众印象。国内多数档案文创产品创作目的较为单一,主要将产品用于馆际交流或活动宣传,暂未实现档案文创规模化的社会性开发与销售。档案文创产品主要以辅助元素等方式参与相关活动,如2018年太仓市档案馆在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中,通过发放定制档案宣传条、水杯等宣传品以增加活动效果。
此外,多数档案馆选择在国际档案日推出文创产品,其创作时间节点相对集中,但其时间跨度却是单一、不连续的。实际上,除却国际档案日宣传时间节点外,在其他时间开展的档案文创实践并不多,也暂未发现档案馆学习北京故宫文创固定产品创新节点的做法。这从侧面反映了档案文创产品产品化程度并不高,积攒市场口碑和建立公众印象较为困难等问题。同时,国内档案文创创作主体也不够注重公众区分度建设,还未固定自身的档案文创产品品牌标识,与活动相联系的产品创作也呈现出质量不稳定和泛化的现象。
3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缺味”的深层原因
3.1档案文创资源建设不够到位
遭遇同质化困境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对资源基础与开发状况的区别化剖析,对可用馆藏档案成分缺乏整理。相较其他资源,档案资源利用存在复杂性和可用性受限等问题,其内容多以文字为主,色彩相对单一,艺术符号较少,趣味性较低。就馆藏结构而言,公文数量多于人文资料,档案形式内容较为单一。相较其他创作主体,档案文创产品进入市场与之存在节奏差别,在档案馆影响力及基础设施上与之也有一定差距。
同时,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未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其他环节的支撑作用。目前,档案馆的主要文化产品开发形式仍以相对传统的文献编纂物为主,并未充分将既有的成果运用到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之中,也未能充分利用电子文件与现代文创生产工具的对接优势,在缩短开发周期的同时实现多种数字资源的有机融合。
3.2档案文创开发状况不够稳定
首先,国内大多数档案馆都并未将档案文创产品纳入专业规范的创作轨道,档案文创产品的发展也缺乏稳定的机制关照。郭若涵等学者对32个档案馆调研后发现,目前已开展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省级档案馆均未设立专门负责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工作的部门[18],如上海市档案馆由档案利用服务部、福建省档案馆由编研开发处承担开发任务。此外,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也暂未建立相对完善的资金使用制度,其创作资金分配并不稳定。这些机制上的不稳当也使得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实践呈现出不稳定性。
其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定位不够稳定。多数档案馆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缺乏清楚的工作规划与产品定位,产品风格和质量随活动主题和创作难度而波动,档案文创产品虽种类丰富,却未能形成明晰的产品风格。同时,档案文创产品在工艺和内容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产品影响力与热度来看,目前国内还未出现风靡一时的档案文创产品。
最后,档案文创产品的创作能力尚不成熟。国内档案馆缺乏精锐的团队可以灵活运用开发工具进行创作。档案馆本身人员总体构成相对单一,缺乏不同专业型人才间的交流沟通[19]与成熟的创新思维、开发理论的融合,一定程度上致使档案文创开发层次相对浅薄,难以跳出普通产品的创作套路。
3.3档案文创开发驱动力不够强健
资金、技术、人才、协作机制等是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不竭动力,但当前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仍缺乏强健的持续性开发动力。我国档案馆属于科学文化事业单位,其运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然而,财政预算在维持档案馆主要业务工作的同时却不足以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同时,大多数档案馆缺乏精巧的创作技术与设备。随着信息技术和大众需求不断升级,旧式的编纂复制设施较难满足精巧产品的设计要求。此外,档案馆还缺乏完整的生产链条,无法独立实现复杂产品的完整生产。种种原因都限制了档案文创的开发。
4提升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档案味”的策略分析
4.1创意故事讲出来:实现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到中华档案故事的转变
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应明确所依托资源的特性,结合现今技术优势丰富档案文创产品的形式与内容。尤其可以尝试“故事化”开发思维,恰当选取资源作为创作内容、元素或背景,以生动的形式实现档案资源多角度演绎。
一是可尝试实现对档案故事的科技化演绎。运用成熟的技术手段赋予档案故事特别的呈现形式,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档案制纸、修复等工艺,或是制作各类有趣的宣传科普短视频或表情包来讲述档案故事,或尝试结合馆藏开发输入法、壁纸、手机游戏等网络产品。
二则可尝试实现对档案故事的融合化演绎,将档案故事开发与不同产品、行业结合。以旅游业为例,即在档案文创产品设计、载体与故事选择上有倾向性地与旅游资源结合,如以茶叶闻名的福建可选用名茶档案进行创作或以茶叶为载体融入档案设计,为文创载体单一、内容同质的囹圄提供破解思路。同时,档案文创开发可以尝试与文化热点相融合。以当下畅销的文化产品——潮玩为例,其以人偶和简单有趣的盲盒呈现IP形式,值得档案部门借鉴。
4.2集成平台建起来:实现从档案部门独建到多元协同共建的转变
首先,尝试建设档案文创产品协同开发示范平台。2017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应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档案部门可顺势而为与具备资质的文创公司合作,补齐创作生产中的短板,建设一个开发行为具有影响力、指导性和借鉴性的档案文创产品示范平台。其中,档案部门可利用档案资源宣传场馆优势,以股权合作方式参与到产品建设中,担任资源供给者、开发指导者和产品监督者的角色。
其次,尝试建立档案文创产品合作交流训练平台。在注重网站、馆内等窗口与公众的互动性建设的同时,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团队可以在行业、馆际交流中选择吸收相对成熟的开发经验,尝试运用组合、移植、逆反、协同等创新思维与技法进行开发。档案館同时也可以尝试开设或合办与档案文创相关的培训班等以加强自身学习。
最后,尝试建设档案文创产品合作传播平台。档案文创产品宣传可以采取综合性的宣传策略,整合传统方式、互联网、新媒体等优势,丰富产品宣传形式;也可以借用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力量、艺人效应,扩大文创产品销售范围与影响力,如敦煌博物馆赠送当红艺人王一博的馆藏定制滑板就曾引起广泛关注,仅微博点赞转发量就远超38万次。
4.3特色印象找出来:实现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到档案文创品牌的稳定转变
档案文创产品可以尝试打造兼顾趣味和知识性的品牌个性,明确档案文创品牌定位,逐步建立清晰的公众印象。品牌可以尝试以“趣味教育”为定位,以档案文创产品设计、包装等为着力点,积极融入档案元素,偏重社会效益、体现人文关怀。
一方面,可以通过创设档案文创产品存放展示空间,从外部缓解档案文创产品公众印象不够清晰的问题。档案部门可以学习其他主体经验,在馆内或在展览中设立固定或流动的窗口、商店,出售或展示档案文创产品,让档案文创产品与公众集中接触,促进档案文创产品拥有稳定的公众印象。另一方面,应极力敦促档案文创产品制度建设,稳定档案文创产品开发,通过不断调整档案文创产品研发分工及稳定生产实践,推动馆内、业内体制变革。值得欣喜的是,2020年4月23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关于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行代表作制度,而创意产品也被列入代表作内容之中[20],由此可见,有关部门正在以实际行动鼓励档案文创产品开发。
*本文系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面向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的图情档专业教育与服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2018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与参考文献
[1]National Archives Foundation.ANNUAL REPORTS[EB/ OL].[2020-03-21].https://www. archives foundation.org/annualreports/.
[2]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Australia.#Archives At Home[EB/OL].[2020- 06- 11].https: //www.naa.gov.au/explore- collection/archivesathome.
[3]Austin Archives Bazaar.Austin Archives Bazaar[EB/OL].[2020-03-21].https://www. austinarchivesbazaar.org/gallery.
[4]The National Archives.Education sessions and resources[EB/OL].[2020-04-10]. https://www.nationalarchives.gov.uk/education/sessions- and- resources/? time- period=medieval&keystage=ks1% 2Cks2% 2Cks3% 2Cks4% 2Cks5&resource- type=focussed-topics#.
[5]冉朝霞.档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初探[J].档案管理,2012(3):46-47.
[6]黄霄羽,于海娟.档案与文化产业结合的新亮点——美国国家档案馆“探索美国餐饮文化史”引发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5(5):101-104.
[7]王贞.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J].中国档案,2015(1): 70-72.
[8]宋香蕾,洵异.档案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缺位与对策[J].档案学通讯,2017(3):88-93.
[9]朱莉.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阻碍因素及策略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6(9):33-35+28.
[10]王运彬,王小云.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开发模式与未来展望[J].档案学通讯,2018(6):98-102.
[11]李子林,王玉珏.档案多元论视域下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7(12): 16-20.
[12]许晓彤.宜家效应视角下地域特色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研究[J].兰台世界,2018(6):24- 28+12.
[13]罗宝勇,吴一诺.社交媒体视域下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9(11): 15-19.
[14]戴艳清,周子晴.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及推广策略研究——基于故宫文创产品成功经验[J].北京档案,2019(5):26-28.
[15]洪泽文,王玉珏.美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的发展及其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8(3):121 -126.
[16]郭辉,谭必勇.美国国家档案馆网上商店档案文化产品研究[J].浙江档案,2016(12):20 -23.
[17][18]郭若涵,王玉珏.我国档案馆文化创意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20(5):33-39.
[19]赵之咏,张照余,黄青.档案文化资源商业化开发路径探索[J].档案学研究,2017(1):47 -50.
[20]郭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印发深化档案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N].中国档案报,2020-0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