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探究

2020-09-08黎淑君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心点导图习作

黎淑君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思路混乱、逻辑不清晰。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确立中心点找准写作方向”“利用关键词构建写作框架”“巧用修辞丰富写作内容”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借助思维导图研究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根据一定的内容,利用日常所学的知识和表达方式,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发展成书面语言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所以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多依赖于“范文”,作文的思路和内容都和范文类似,甚至是照搬情节,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去套格式,写作离不开范文的指引,更别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思路清晰、语句通顺的文章。美国图论学者哈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枯燥乏味的语言容易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激发和整理思维的工具,将人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历,针对基于思维导图所开展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确立中心点找准写作方向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会垂头丧气,甚至怨声四起。用学生的话就是“又要写作文,都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从他们的表现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情绪在于不知从何下手,即没有写作方向。其实每篇文章都会有特定的中心点,这就要求学生看完写作要求后要找准中心点,就好比思维导图的中心点,先确立下来,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点自由思考。把每一个能想到的词语或者图片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整合成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让写作思路可视化,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身边有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着急让学生动笔,而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目。吕叔湘老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笔者注重引导,先让学生确定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从题目中,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接着又问他们写什么人,学生也能马上回答,写身边的人;最后笔者又问,我们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是不是都可以写呢?有的学生说是,也有的说不是。通过再一次引导学生审题,他们都能异口同声告诉笔者,要写有特点的人。于是作文的中心点就出来了,就是“有特点”。确定中心点后,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把能联想到的一些词语,可能是飞毛腿、乐于助人、智多星、勤奋好学等,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可以根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形容特点的词语作为中心点,把它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点,向外发散出去。有了中心点,学生的写作就有了方向,思路也就慢慢变得清晰可见。

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在确定突出中心主题的基础上,图表的延伸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联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利用关键词构建写作框架

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后,学生又面临另外一个写作的难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光有思路和主题是不够的,还要构建起一个写作框架,把已经掌握的素材有条理地写成一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文章。试想一下,如果连写作框架都没有,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提炼整体思路,在思维导图上思考段落布局,在每个分支上都标注清楚关键词,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到一个词语,从而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以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所有的内容——哪些需要写进作文中,哪些需要整合,哪些需要详写,一目了然。这样写作文,一下子就可以构建好框架,学生再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看图画,写一写”的习作要求学生观看图画,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描述清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看看天上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风筝。笔者再问学生有什么样的风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或短语写在思维导图上,如:展翅高飞的老鹰风筝、色彩斑斓的三角风筝等。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观察人物放风筝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如:握、拽、举、喊、跑等。神态又是怎么样,如:笑眯眯、高兴等。笔者先让学生口头表达所看到的东西,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并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上标注清楚。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篇习作的整体表达,又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性更加清晰。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气泡的形式,结合图片,然后学生进行可视化学习,把抽象的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那么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上清晰的思路、关键词的提示进行写作,不至于脱离文章主旨。

通过实践发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学生的抽象思维变得可视化,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增加了他们对习作整体构架的能力。

三、巧用修辞丰富写作内容

新课标中提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畅所欲言。但是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句子表达的时候,语言单调,内容空乏。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笔者的植物朋友”,在学生构建好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部分内容的分支上补充一些可能会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关键词。再结合思维导图上原有的关键词合理整合一下,这样文章的表达就比较生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把能想到的好词好句、古诗或者名人名言,还有一些课外积累的优美句子,在适当的地方用关键词句做旁批,把可以用的写作素材都罗列出来,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使表达也更加形象生动。

总而言之,把思维导图当作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确实获益良多。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写作方向,还能帮助学生巧妙构思,让他们提取有用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继续探索这种方法,并应用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出更多内容丰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胡广晓.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

[2]杨海燕.借力思維导图,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3]杨轶.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猜你喜欢

中心点导图习作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Scratch 3.9更新了什么?
如何设置造型中心点?
汉字艺术结构解析(二)中心点处笔画应紧奏
寻找视觉中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