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山楂品种在山西的果实性状和品质分析
2020-09-08杨明霞崔克强赵士粤温映红
杨明霞,崔克强,赵士粤,任 瑞,杨 萍,温映红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晋中 030815)
0 引言
山楂(Crataegusspp.) 是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和重要经济树种。果实富含各类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风味独特,主要用于鲜食、食品加工、制药等。药用价值高,具有消食、化积、健胃、抗氧化性、抗菌、抗癌、降血脂等功效,极具开发和研究价值[1-2]。
山楂生产在山西历史悠久,是一些果业区域经济的主要经济支柱[3-4]。目前,山西山楂产区栽培的山楂从外省引进品种较多,主要有大金星、红五棱等品种。为了解不同山楂品种在山西的表现,选取了近年来山西引进并大面积栽培的6 个山楂品种,进行了果实外观性状调查和营养品质研究,为山西山楂区域化、良种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1 试验区概况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经110°14′~114°33′,北纬34°34′~40°44′。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 m 以上。气候类型属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4~14 ℃。南北之间,平地和山地平均气温差异较大。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为110~220 d。年降水量为400~650 mm,但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6~8 月降水高度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山楂产区主要位于晋中、临汾、运城、晋城中南部地区。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试验选取山西山楂产区大面积栽培的品种6 个,均为外省引进品种,分别为七月红、八月红、大绵球、大金星和红五棱。山楂果实成熟时,每个品种选取100 个果实进行外观性状调查和营养成分测定。
2.2 测定方法
2.2.1 果实外观性状调查和测定
山楂果实成熟时,对每个品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果点、着生状态、果肉颜色、果肉质地、果实风味等9 种性状进行调查、记录。调查果实数:每个品种各选10 个。
测量山楂果实质量,测量仪器为电子天平,最后计算平均单果质量,并结合肉眼对果实大小进行观测,单位为g。按照《山楂种质资源描述评价系统》中对果实大小以平均单果质量的标准,将果实分为9 种类型。测量山楂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并计算平均纵径和横径,单位为mm[1,5-6]。
2.2.2 果实营养成分测定
总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7],可滴定酸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7],维C 含量用2,6 - 二酚靛酚滴定法测定[8-9],黄酮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10],总酚含量用Folin-Ciocalteu 比色法测定[11-12]。试验于2017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创制和利用实验室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楂果实表型性状
对6 种山楂果实表型性状调查表明,山楂果实大部分为扁圆形,果皮颜色为不同程度的红色,因调查人员不同略有差异;山楂果实果点均显著,果点大小和多少略有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差异较大;果肉颜色多为黄白或浅黄;新采收的山楂肉质较硬,仅有大绵球肉质松软,适合鲜食,不便于贮藏;果实风味多表现为酸,不同的果园因管理水平、施肥种类不同而程度不同。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表型性状调查见表1。
表1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表型性状调查
3.2 果实特征差别
歪把红、七月红、八月红、大金星、大棉球、红五棱6 个品种中,平均单果质量差异较大,其中大金星和红五棱差异最显著(p<0.05),平均单果质量最大,可达16.210,16.129 g;歪把红差异也最显著(p<0.05),平均单果质量最小,仅为9.681 g;其他各品种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从各品种的纵径平均值来看,红五棱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七月红显著小于其他品种(p<0.05);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从各品种的横径平均值来看,歪把红显著小于其他品种(p<0.05);八月红、大绵球、大金星和红五棱之间不显著(p<0.05)。
果形指数是商品果实的质量指标之一。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可参照苹果的果形指数。通常果形指数是0.8~0.9 为圆形或近圆形,0.8~0.6 为扁圆形,0.9~1.0 为椭圆形或圆锥形,1.0 以上为长圆形[13]。从各品种的果形指数来看,歪把红为长圆形,果形指数为1.017,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七月红、八月红、大绵球接近圆形或近圆形,果形指数为差异不大(0.808~0.827),显著小于其他品种;大金星和红五棱为椭圆形或圆锥形。从果形指数得出的果形与感官判断有所差异,可能感官判断受环境因素、个人因素较多导致。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特征比较见表2。
3.3 果实营养品质分析
不同山楂品种营养成分比较见图1,不同山楂品种果实营养成分比较见表3。
表2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特征比较
图1 不同山楂品种营养成分比较
3.3.1 不同山楂品种总糖含量分析
果实中的糖分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口感。6 个山楂品种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大金星、歪把红和红五棱3 个品种之间总糖含量为15.442~17.174 mg/g,显著高于七月红、八月红和大绵球3 个品种(9.676~11.764 mg/g) (p<0.05)。七月红、八月红和大绵球3 个品种的成熟期为9 月上旬,另外3 个品种的成熟期为10 月上旬。说明早熟山楂品种糖分积累少,晚熟品种糖分积累多;生长期越长,果实中积累的糖分越多。
表3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营养成分比较
3.3.2 不同山楂品种可滴定酸含量分析
山楂鲜食受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口感偏酸,因此品种果实含酸量多少是衡量山楂品质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14]。山楂含酸量越高,其风味表现越酸,口感越差;含酸量越低,口感则好。从6 个山楂品种的可滴定酸含量分析结果来看,各品种酸含量变异幅度并不是很大,在0.423%~0.746%,但相互间仍有差别。
七月红、八月红和大绵球3 个早熟品种之间酸含量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3 个晚熟品种;晚熟品种中,大金星含酸最低,且显著低于参试品种(p<0.05)。结合各品种的成熟期分析,早熟品种的含酸量普遍高于晚熟品种。这与糖分积累的规律一致。
3.3.3 不同山楂品种维C 含量分析
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维C 含量最高,远高于苹果、梨等水果,是高维C 水果之一[15]。从图1 可见,各山楂品种的维C 含量变幅并不是很大,但从表3 中可见4 个品种相互之间仍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成熟期没有明显的关联关系。
3.3.4 不同山楂品种黄酮含量分析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血管疾病、预防癌症、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是山楂功能性成分之一。参试品种中,大金星和歪把红的黄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七月红、八月红和大绵球3 个早熟品种的黄酮含量变化不大,变幅为1.672~1.855 mg/100 g,显著低于3 个晚熟品种。晚熟品种中,红五棱的黄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 个品种。
3.3.5 不同山楂品种总酚含量分析
山楂药食同源,富含酚类物质,其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脂、消炎、抗肿瘤等,很好地体现了山楂的功能性作用。各山楂品种总酚含量较高,变幅较大,为65.043~122.554 mg/100 g,大部分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歪把红,最低的品种是大绵球。
3.3.6 不同山楂品种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山楂果实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为避免单个指标评定山楂品质的片面性,试验采用各山楂品种的总糖、可滴定酸、维C、黄酮和总酚等5 项含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评分法,对山楂果实进行综合评价。各品种的函数平均值越大,山楂的品质越好。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见表4。
表4 不同山楂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由表4 可见,歪把红品质最好,大金星和红五棱次之,大绵球表现最差。试验结果基本与市场接受程度相一致。但就鲜食口感而言,大绵球在鲜食市场的接受程度要高。数据分析结果与现实略有差异,说明这种隶属函数评分法并一定适合对山楂果实进行综合评价,需要探索更合理的评价方式。
4 结论
6 个山楂品种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点、大小、着生状态、果肉颜色、果肉质地、果实风味等9 种表型性状受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的个人偏好、田间管理水平、施肥种类等因素。
6 个山楂品种的果实特征差异较大,与品种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引进栽培新品种时,一定要考虑品种特性,引进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种。
6 个山楂品种果实营养品质分析,主要包括果实的总糖、可滴定酸、维C、黄酮和总酚等5 项含量,大部分品种单项品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总糖和可滴定酸与品种的成熟期有一定的相关,晚熟品种的总糖和可滴定酸比早熟品种高。所有山楂品种的总酚含量均比较高,总酚含量最高的品种是歪把红,最低的品种是大绵球。对山楂果实的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对山楂果实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更适合的分类评价本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