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与实践的“茶学概论” 教学改革初探
2020-09-08孟永宏杨雅丽黄小丽
邓 红,薛 佳, 孟永宏,杨雅丽,黄小丽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原产地为中国,早在 “神农尝百草” 时就被发现而后广泛利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植、生产和出口茶叶的国家,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1-2]。茶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积累较多和较系统的学科体系的传统专业[3],“茶学概论” 是一门科学性、操作性、艺术性、思想性很强的为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选修课。
“茶学概论” 课程主要介绍茶学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与传播、茶区的分布、茶的产业及其延伸、茶树良种及其特性与栽培技术、茶园建设及土壤管理;茶叶加工技术与贮藏保鲜、茶的分类及品质特征;茶叶品质审评及鉴别,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茶叶资源利用与深加工、茶业经济与市场、茶文化,以及科学饮茶等各个方面。课程注重在茶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定期介绍茶叶生产的新经验和茶叶科技的新成果[4-5]。通过“茶学概论” 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茶叶基本性质、生产技术、品质鉴评、茶的保健营养功效和传统茶文化等知识。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课程目前还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元化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
课程改革整体思路见图1。
1 教学方法改革
1.1 增设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Student- center 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实践经验和健全品格的培养。首先,课堂上在讲解茶的基本分类、茶的冲泡及礼仪等相关章节,可将具有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当场示范一些茶艺用语 “凤凰三点头”“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 等的真实含义;其次,在讲解茶叶品质鉴评知识时,可将学生分组,每组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 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通过问卷调查抽出热爱茶品的学生,收集各自家乡地方名茶,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茶叶集市、专卖店、超市等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为其他实践环节打下基础[6]。
1.2 引入校外茶园与茶叶博物馆参观等实践互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Student- Center 中心思想,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精心设计每一节堂课。例如,以陕西汉中 “午子仙毫”、商洛 “商南茶茗”、安康 “紫阳富硒茶” 等为例,利用双休日组织活动让学生走进茶园[7],了解陕西的汉中、商洛、安康等地茶树特征与茶园种植情况,走进茶叶博物馆亲身体会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同时,选修课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自己的特色茶品,以及与茶有关的婚俗、风俗习惯等,可以让有喝茶经历的学生介绍亲身经历,感受生活中的茶文化,甚至聘请茶艺师现场传授泡茶技法。
1.3 利用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实验室及茶多酚生产线进行茶食品开发等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动手能力
茶食品作为一种饮食时尚,更好地保存了茶叶的营养成分,可有效发挥茶叶的保健功能。茶食品富有天然清新风味和营养保健于一体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课程可很好地利用学院的中试实习实践生产线,在课外闲暇时间引导学生参与特色茶食品开发等项目活动,将茶学知识与食品科学融合,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8-9],同时为茶叶深加工产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扩大学生就业面。
2 教学手段改革
2.1 充分挖掘和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在 “茶学概论” 的教学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交互性和实时性[10],在课件中将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与文字材料有机集成在一起,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在讲解《饮茶时间》 章节可播放 “神农尝百草” 的短片,在《茶的分类》和《茶的鉴评》 等章节中播放 “六大茶类” 和 “专家评茶” 等视频资料,特别是讲解各地茶俗时,可以利用电影片段与电视广告等展现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将 “茶学概论” 教学中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愉快地学习掌握茶学知识、礼仪训练和修身养性,提高教学效果。
2.2 利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语言是一种生存技能”,英语是现代生活中的必须技能,在目前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在 “茶学概论” 课程中讲解某些介绍性质的章节或知识点时,可以将英语的教学与科学[11]、人文等内容紧密结合,运用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茶学知识、各国茶文化习俗,还能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茶。茶,本身是最好的媒介;利用该课程以培养广大习茶者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将为教育国际化转型提供支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2.3 在课堂之外,成立一个学生茶社团
在学校的 “新勇学生活动中心” 开辟一间茶室,在课余时间为茶爱好者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品茶了解中国茶与茶文化,交流信息与心得。也可以请有资质的茶艺师传授技艺,还可以让茶叶生产企业赞助,在 “新勇学生活动中心” 的电视大屏上播放茶艺表演或企业宣传片;也可以去茶楼参观学习茶艺表演,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茶之趣、茶之美。有志于此行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考取茶艺师资格证,为未来走进社会多一个选择。
3 学生的多元化考核改革
将传统的课程试卷考试考核改变为3 个部分[7-9]。
3.1 课堂PPT 汇报
该环节占总分的40%。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围绕当前茶产业的动态,准备 “茶企名录”“地方名茶”“茶食品与茶膳”“茶与健康”“茶文化与生活” 等6~10 项议题,将学生分为6~10 组,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议题并于课后搜集资料,组内成员明确分工,整理并制作PPT 展示汇报(计时5 min),课程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
3.2 课程讨论与学习体会或小论文写作
该环节占总分的30%。有针对性地就学生最感兴趣的议题(例如“中国茶企与立顿的差距”) 进行广泛讨论,获得对提高茶企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的建议;同时,茶学小论文写作对增强学生查阅文献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术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该环节是考核学生掌握茶学系统知识与茶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例如,以 “家乡茶”“茶叶加工”“茶品人品”“品茶品人” 等主题,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茶的理解和体会,按照学校写作规范进行撰写,字数1 500~2 000 字。
3.3 课堂出勤、课外实践与茶食品研发、品茶活动
该环节占总分的30%。开课的第一次课需说明课堂出勤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与茶食品研发、品茶活动,根据课堂内容不定期举办简单小型的品茶活动,随机检查笔记2 次,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 个等级。统计课程出勤次数,每缺一次课要扣2 分,缺课3 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选修课。
总之,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通过课堂教学,增加1 - 课中体验、2 - 课外茶园参观、3 -课后生产线实践(茶食品开发),这种基于体验与实践的“1+3” 工科本科 “茶学概论”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可真正发挥课程的特色和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拓展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体系,而且对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传统文化品味与创新思维兼具,动手能力强、工科素质高的食品工程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