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思路与对策

2020-09-08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10018左锋

新农村(浙江) 2020年9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新区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10018)左锋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于2019年4月设立,目标定位是打造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这就决定了“三农”需向产业精细化、城乡融合化、农民职业化方向转变。因此,“融合发展”是关键,城市与村庄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和永久农田设置、公共服务配置等规划的有机融合、多规合一,才能助力新区快速发展。

1.基本情况

钱塘新区规划控制面积531.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436平方公里,现有农地273.4平方公里(涉及永久基本农田200.6平方公里),占陆域的63%。包括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江干区的2个街道和萧山区5个街道。其中行政村60个,农户37 825户,农村人口144 762人。2018年,新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309亿元,村均384.83万元;经营性收入1.357亿元,村均226.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 058元,其中低收入农户1 753户、2 445人。

2.存在问题

(1)涉农规划尚未明了钱塘新区基于产业新城的定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既要符合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又要凸显农业农村的亮点,两者须有机融合。两区整合后,新区建设规划还没有最终确定,使农业农村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2)集体经济收入单一2018年新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 090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8 545万元,占37%;补助收入7 106万元,占31%;投 资收 益3 237万 元,占14%;其他收入2 416万元,占10%;经营收入1 786万元,占8%。补助收入所占份额较大,其他收入主要是征地拆迁补偿款的利息收入。创收渠道单一,“造血”功能不强,缺乏发展后劲。

(3)村级运转支出负担较重2018年,新区五街道各村总支出1.16亿元,村均194万元。其中管理费7 438万元,村均124万元。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的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的深入,村级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大批项目建成后日常维护经费居高不下。同时,由于区街两级财政资金紧张,部分资金补助没能及时到位,出现借款维持村级运转的情况。

(4)政策效益尚未发挥

村级留用地的开发,是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区域配套设施不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相关政策仍在探索等原因,导致村级留用地开发缓慢,资产效益无法有效发挥。

(5)乡村特色发展不足

乡村之美,美在特色。但目前的新区乡村,既外在亮点不亮,乡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建筑风格千篇一律,未能做到特色开发;又内涵延伸不足,乡村背后的文化基因没有充分挖掘,农旅项目游客的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不强。

(6)基层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伴随着新区快速发展,基层干部都有干好工作的决心,但接触新知识的途径较少,部分基层干部的思想认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基层尤其缺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干部。

3.对策建议

(1)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结合新区实际,农业产业要向规模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规模化主要是以粮油等规模化种植为主,推动粮食功能区向北转移,适当增加经济作物和农业观光、旅游设施,逐步形成创意农业区、体验农业区、大田生产区、新品种实验区的四区融合。二是田园综合体打造。抓住土地流转这个“牛鼻子”,实施土地连片流转与田园综合体打造有机融合,将农业发展、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如,河庄的彩色田园综合体项目等。三是加快产业引领带动。百草味是新区内的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发挥“郝姆斯”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农村电商带动区域内农业经营主体汇聚线上线下资源,推动生产者、消费者、服务者的深层次对接。

(2)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实现城乡深度融合一是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的和美乡村。到2021年,培育5个以上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2~3个省市级精品村。二是大力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坚持以点带面和串点连线扩面相结合抓推进,坚持“有特色、做亮点、强产业”,打造一批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村庄。三是大力配合全域土地整治。通过全域统筹和综合整治,垦造出高标农田、整治出美丽环境,重塑生态空间、重构生产空间、重建生活空间,将结合都市农业、精品农业、美丽乡村、田园景观打造,实现一二三产有效融合。四是高效利用乡村建设用地。实施“居住向小区集中、工业向功能区集中、农业向园区集中”的三集中模式,控制好农村宅基地面积,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五是建好管好人居环境。建立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互促互进,让宜居乡村绽放美丽经济。

(3)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做好村级规范化管理。一如既往做好村级账务监管、财务审计、离任审计等工作,切实维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二是进一步发挥农业主体带动作用。依靠农业大户、专业户的规模效应,提升品质品牌。更加重视、培育提升农业主体,推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农产品交易电商化发展。三是进一步谋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鼓励村集体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实现旅游业与农业、文创产业有效对接;鼓励开发专业市场,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租赁经营,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鼓励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在开展村级留用地布点规划的基础上,鼓励以街道为单位突破村界开展村级留用地集中布点建设,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的村级留用地用于物业经济。四是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业。要制定政策吸引人才回乡下乡创业,以设立双创基地等形式,吸引智创、文创、农创等进乡村。

(4)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一是抓好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乡村人文兴盛行动。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培育发展新乡贤、建立健全农村志愿服务体系等。发扬“崇学、向善、开放、包容”的当代优秀价值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解决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方面的突出问题。二是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村文化礼堂、文体中心、乡镇文化站、乡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文化长廊等建设,发挥好这些阵地和设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5)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乡村和谐发展一是配强培优村干部。要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班子。把热爱农村、安心农业、关心农民,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人选进班子。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村干部的培养教育,转变村干部思想观念,提升领导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信心和本领。二是建设平安、法治农村。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市场运行、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权威地位。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将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三是全面落实民主管理。深化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通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运行、“同心服务团”活动、“雪亮工程”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十百千万平安示范工程”等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新区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宜宾市三江新区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