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职业教育与企业职工培训深度融合机制的实践

2020-09-07马婷

写真地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马婷

摘 要: 近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国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作为承担企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已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最近10年时间里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走出了一大批技术应用高端人才,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机械制造领域发展非常快,诞生了像轨道、高铁、航空等一大批尖端企业,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但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也影响到企业职工培训。为此,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深度融合的机制体系需要各界积极推动,有效开展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本文就职业教育与企业职工培训深度融合机制的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 企业职工培训;职业教育;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2-0218-01

引言:在现代化社会中,职业教育引发了众人的关注,因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而在展开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部分院校考虑到学校所拥有的资源有限,且不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学校开始和部分企业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来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实践型人才。

1 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概述

(1)企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技术人才培养分为两步走,一个是职业教育,主要基于理论培训,面向的是刚刚进入该领域的初级技术人员或者是想要从事该行业的学员;另外一个是针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职工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研发、技术实力以及竞争力。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既可以是由高职院校来完成,也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当下最为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多数的职业教育在技术培养上理论较为完善,但缺乏实践经验,而企业缺乏的是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高端人才需要熟练的技术,更需要掌握技术理论。因此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相融合的培训模式可以补足短板,有利于我国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改善高端人才缺乏的局面。(2)职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异同。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的关注点是职工的知识、技能水平提升以及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工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员工和学员的技术水平为目的的。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技术到成果的转化。其不同点在于职业教育重点在于知识理论以及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科教育,通过教而学会,教师是教学中心,而企业培训则是注重实用技能的提高,强调动手实践能力。

2 企业教育对职业学校教育的作用

(1)企业教育的补充性。企业教育带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的局限,它不可能在职业学校教育中实施广泛的推展,可以作为企业必需时的一种补充教育存在,使得就业时有针对性和固定性,提高学生就业率。(2)企业教育的引导性。当前就业突出问题是企业找不到直接为己所用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很多学生在学校培养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实际的技能和素质脱节,特别是中职生缺乏核心的专业技能和素养。造成此类状况的原因就是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钩,企业教育就是企业需求的典型代表,因此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培训模式等必须以企业教育参考引导,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人才。

3 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策略

3.1 以校企文化融合为前提,指导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培训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坚持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改革专业结构,针对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形成独有、特色的专业体系。同时应结合“工学”一体,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探讨企业技术专业岗位人才在知识、技能以及素质上的要求,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行产教融合,推动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2)加强内部教学质量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综合学生能力水平、企业需求,构建专业的教学质量诊断体系,从培养企业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出发,打造基于企业实践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其中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应同企业共同合作,由校企专家联合组织课程开发小组,以轨道交通为例,可以聘请轨道交通企业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探讨或者是开展讲座,以此来根据企业需求、市场定位以及学院特色文化来制定课程,将课程同企业实训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并且要时刻监督教学效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逐步完善教学课程,提高技术培训的效率。

3.2 加强校企合作了解实际,立足需求

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就是为了让自己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就业优势,让他们更能满足当前企业的实际需要。所以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仔细的筛选,挑选与学校所设立专业更加对口的一些公司来寻求合作,从他们实际需要的人才入手,改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当前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经常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立足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学校也需要寻求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展现自身的教育水平,让学校的教育优势更加明显,这样也能够引起更多企业的关注,让企业相信学校的实力以及人才培养水平。

3.3 构建明确的评价体系原则

评价的目的就是校企合作要实现的目标,校企合作应该以提供企业效益、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这样就有利于对校企合作的结果进行评价,有利于明确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一定要全面。评价校企合作不能以单一的内容作为评价的标准,多方面的评价内容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评价的内容应该有代表性,既覆盖面广又不重叠;既清晰,又不繁琐。评价结果一定要公平客观,要有评价数据证明。

结语:加强人才培养,不仅要加强职业教育,更需要针对企业职工进行有效培训,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融合,逐步减少企业人才缺乏的局面。职业院校在职工培训中扮演重要作用,应同企业加强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善职工培训模式,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形式,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高度融合的共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谈丽华.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职工培训体制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1):174-175.

[2] 孙诚,韩倩.职业院校开展职工培训的优势与劣势探析[J].大学(研究版),2019(01):28-34.

[3] 杨红荃,苏维.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价值取向、供给方式及发展路径——基于职业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8(10):80-86.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