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土地利用规划角度浅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2020-09-07张婷

写真地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土地利用规划

张婷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城市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的综合占用量不断增多。如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强土地规划与管理,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改进对策,从微观角度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针对目前的土地利用形势,构建土地规划与管理的动态监测模型,有助于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科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我国目前土地总量大,人均少,耕地压力大,非农建设占用地面积急剧上升,占用耕地面积大。土地的管理和规划模式是粗放型管理,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使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2-0010-01

1 现阶段的土地资源问题分析

1.1 土地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所谓的土地资源利用率,是指进行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占所有已经开发过的土地资源的比例,也指所有已经开发过的土地资源占所有能够被开发的土地资源的比例。我国土地的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因为已经开发过的土地其实十分广袤,但很多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后就变成了荒地或者废地,被遗弃在一边而不进行重复使用,这是对土地的极大浪费。还有很多由于化工企业的废弃物不合理处理,导致土质严重污染,由于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不得不被动荒废。这一类的土地资源,也是被开发后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现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当然,我国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对这一类的土地加以合理运用,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矛盾与冲突。

1.2 对土地的规划与管理有待完善

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中,土地的规划以及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与土地规划与管理有关的法律制度条文,希望能够对土地的日常规划与管理起到一定的限制与监督作用。但这些法律条文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落实不足,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与上升空间,并且一些制度和规则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中,实际效益的转化率不够理想。这样一来,国家对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实效未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在日常的土地规划与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员工工作管理的规章流程与奖励激励制度问题上也有所缺失。相关制度的落实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我国的土地规划与管理事业未起到积极作用。

2 土地利用规划角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2.1 提高土地质量

良好的土地质量,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高效运用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土地质量获得提升,人们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发展出更多不同的产业效能,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由于土地本身的有限性,相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土地资源有关的产业,按照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特性加以利用,使得土地资源获得更加高效的利用。我们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提高土地质量,最大程度地提高土地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质量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在适宜发展种植的耕地上合理地进行耕地改造,通过耕地改造来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使得土壤更加适宜发展种植经济作物,为人民带来更加丰厚的资源与经济效益。

2.2 保护土地资源

由于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对于现阶段的土地资源问题而言,我们要提倡人们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禁止滥用土地资源,禁止无节制地开采的同时,对已经开发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与保护。具体到企业层面,首先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大量的污染物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于耕地而言,则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种植成本,避免土地一次性利用,学会在固定的耕地面积上进行资源与经济的循环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和效能,而这一切都与土地资源的日常保护有关。

2.3 提高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正如地籍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改变一样,在日常的土地管理中,有关部门也必须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对土地管理的方法与模式加以改进。在传统的土地管理中,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技术和机械设备的限制,必须要亲临现场进行土地资源的勘测与记录,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兴起,日常的土地管理便完全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机械设备以及信息技术来进行网络层面的实际操控。这不但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极大地节约时间成本,使得日常土地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超越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因而对于现阶段而言,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很有必要。提高日常土地管理汇总信息化技术的水平,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效率。

2.4 明确土地使用,加强混合利用

在将土地规划政策进行实践落实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制定出良好的布局决策,这样就可以将土地规划的作用充分的施展出来。因为不同形式的土地在实践利用的过程中都会对交通规划造成不同的影响,我们需要针对土地的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加以综合考虑,确保土地规划的实践作用达到既定的效果。诸如:针对城市中的民众我们要避免出现穿越类型的交通设施,为民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尽可能的为民众的出行创造便利,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提升交通的兼容性,保证土地规划的合理性,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整个城市在功能上进行划分的时候通常是按照城市当中不同元素的不同类别来进行区分的,这样能够构成有机体,这是一个更加合理的环境,它在城市的规划当中是一个强有力的方法,可以而强化每个区域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提升城市运作情况。促进城市当中土地的综合使用通俗来讲就是在规划当中增加土地的使用效果,这就可以有效地减缓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小交通拥挤状况的发生率。

结论:这里我们讨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两者之间进行协调的必要性以及一些需要采取的措施。如今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发展也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全面的规划,要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这就和土地利用规划保护土地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冲突,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协调双方之间的关系,缓解、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共同,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共享,在进行规划的时候也要进行更加全面的考虑,提高对于土地的利用率,为城市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娟娟.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研究[J].居舍,2019(29):114.

[2] 朱黄兵.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地产,2019(19):46.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土地利用规划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河北省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析
如何缩小征地范围和规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浅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分析
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对景观格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