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历史上的分餐制

2020-09-07孙继兰

烹调知识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餐分餐制公筷

孙继兰

今年的这场疫情,带给人们多种警示与思考,它改变了多数人的工作、学习方式,也促进了很多业务的发展,而与饮食关联紧密的分餐制,也被大力提倡,成为“舌尖上的新风尚”。

什么是分餐制呢?说白了就是各吃各的。虽然聚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从历史上看,我国最早实行的是分餐制,甚至比西方还要早。

商周时期已出现分餐,是对层级地位的彰显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分餐的形式。但其显著的特征是对层级地位的彰显,是一种礼制。如周天子需“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等,它们共同营造出严整的氛围,秩序井然。

到了春秋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分餐制依然继续,尊卑观念及进餐礼仪,依旧蕴含在宴席的程序里。《礼记》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教义,人们也一直在遵守。在许多关于那些历史时期的壁画上,都描绘着宾客“一人一案”的情景。

战国时的孟尝君,就用这种方式宴请八方来客。关于他的故事传记中,有这么一件与分餐有关的事。他的一位门客,有一回觉得自己的“伙食”比别人的档次差,认为自己受到羞辱。孟尝君得知此事后,便将自己的食物拿给他过目。这位门客发现,主公的饮食同自己的饮食,分明是差不多的。后来,这位门客竟因此羞愧而自杀……虽然这有些极端,但这个故事也说明了那时分餐制之普遍。

比起商周时,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宴会规矩,略微松动了一些,融入了一些表演活动。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在群英会上舞剑的情节、曹操在铜雀台设宴时的“横槊赋诗”,当属著名的宴会“节目”。

隋唐至五代十国,具有合餐气氛的分餐

自魏晋南北朝始,人们的用餐方式顺遂社会演变,出现了较显著的改观。这一时期,战乱引发民族融合,游牧文化风习渐传至中原。游牧民族围坐聚合、共进酒食的合餐形式,冲击了中原饮食礼制。中华饮食文明混入北方民族血液基因,形式变得多元化,礼制更有松散倾向。

隋唐直至五代十国时期,合餐的趋势更为明显。大家围坐饮食,但食物还是彼此分明,餐具也是成套分配,令人想到日本的“定食”。

这种具有合餐气氛的分餐形式,其實是现今最值得恢复的形式。这样做,合餐的气氛能够保持,又保证了分餐制的卫生标准。

宋代出现铁锅,合餐趋势愈发明显

到了宋代,合餐进一步定型,这与当时市民经济发达有关。两宋的都城,饮食行当极其丰富,菜品繁密、品相细腻。各品类的酒楼、食肆也不可胜数,食客很多。

当时,合餐趋势愈发明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项不得不提,宋代出现了铁锅。耐用结实的铁锅,增添了菜品的丰富性,催生了“花式炒菜”,再加上那时食物原材料的种类极其丰富,比如植物油和各类从西域引入的蔬菜,都加强了美食的丰富性,因而合餐的形式更为普遍。

当时,北方民间还出现了一种负责统筹宴会节奏、安排席间次序的职业——“白席人”,这恰恰是合餐制的产物。《东京梦华录》中,就出现过关于这类职业的描写。

元代时,合餐制的典型用餐方式——火锅,愈加深入人心。时至今日,火锅仍然是不少国人的心头好。

明清时期,合餐制基本取代了分餐制

到了明朝,市井文化发展更为迅速,虽依然存留分餐制,但民间的合餐制,早就形成了规模。背景设置为明末清初的《红楼梦》,其中描绘的贾府大宴上,就有众宾团宴的场面。

清代时,合食共餐愈发成了一件寻常事。单独桌椅的普及,清朝统治者的特定民族习惯……许多原因,都促进了合餐制的深入巩固。

合餐为病菌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

“混用碗筷、近距离合餐,为病菌扩散打开了方便之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说,除了新冠病毒和非典病毒,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导致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唾液传染,以合餐为主的中国是高感染率国家;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肝炎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被病毒污染过的餐具可能引发传染;

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手足口病,也是由一种肠道病毒通过唾液、飞沫等传播而引发的,与手足口病人合餐极易被传染;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结核杆菌等也可能在合餐过程中传染。

分餐制疾病感染率,可降低25个百分点

有研究显示,分餐制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

近日,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一项实验显示,不使用公筷食用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是使用公筷的近3倍(对比方式下同);干锅茶树菇组的菌落总数是17倍;炒芦笋组为近18倍;咸菜八爪鱼组更是高达250倍。

专家表示,不使用公筷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同时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

猜你喜欢

分餐分餐制公筷
全国首个“公筷法”具有积极意义
分餐小组长
我家的公筷行动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用公筷吃饭
公筷来我家
分餐制:将“餐桌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餐制的演变
我们家的“分餐制”
合欢花(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