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未来素养”的未来社区文化底板建构

2020-09-07姜玉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流行色 2020年7期
关键词:底板活力社区

姜玉峰(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近年来为了应对全世界范围内多数的大城市出现气候危机、人口出现了老龄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各国相继制定并发布了新的计划与展望,大多城市的发展计划都体现着以“人本”为核心,更加强调活力、可持续、高效率的发展理念。而其中几乎所有城市都赞同文化(艺术)可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出巨大的能量。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建设越来越来完善,生活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空间的关注逐渐由城市走向农村的思想变为努力打造良好城市的生态社区。社区作为城市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更加体现在文化促进下社区生活的永续活力。从本质上来说,“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秉承着“以人民为本”的理念,其营造的最终目标指向对人的“未来素养”培育,而这一内在更隐性的“素养”,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未来社区文化底板建构指向"未来素养",文化(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一、世界语境下城市未来发展的文化可持续

1.国外对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从世界各大都市发展计划的宏观角度来看,文化在其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城市建设的凝血剂,也是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是的一块垫脚石。《纽约2050总规》中就强调了以繁荣的邻里激发纽约的新活力,希望通过文化交流来丰富邻里生活,可以提升社会联系、提升学校成就、降低压力,提高社区意识,增强公民参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区间的交流活动,让群众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带动社区的友好健康的发展。《伦敦2062》计划中也提到城市因为容纳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而充实丰富,文化联系使得伦敦内部及其外界之间富于创造力,并拥抱多样性的文化交流时时发生。

从社区的微观视角来看,社区个体所形成的“小文化”①更是社区文化多样性形成,促进社区活力迸发的关键因素。著名的加拿大多伦多Quayside未来社区规划中提到,现代的城市生活是由个人及社区企业文化所界定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处在高速更新的水平。并由此制定了混合利用的空间,让群众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自己的文化空间,为社区的文化丰富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可见文化底板正是成就社区永续活力的基础,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中国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留下记忆记住乡愁”,文化是一个城市历史的传承,我们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惜我们的历史文化,秉承先人的遗志,守护好精神家园,保护好文化瑰宝,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好分寸,寻求文化遗产和城市建设的平横点。城市建设中不要只注重千篇一律样式,要发觉各地的特色,要把人住环境考虑进来,要把人文和历史进行创新融合,不要大拆大建,更多地需要我们去进行微改造,将文化传承保留下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文化的记忆,让大家记住乡愁。②

浙江作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到未来社区的历程,是一种全新的供给方式变革,是跟上时代和政治的变革。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有幸福感,进而激发新的一轮创新创业、新的一轮城市更新,实现浙江省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愿景。

浙江提出的“未来社区”,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二、未来社区的文化底板

成功的未来社区应是一种创新体,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阶层,通过先进的创新理念,来为我们展现一个文化氛围浓厚,城市发展快速的新方向。为了构建这样一个创新体,我们提出“文化底板成就未来社区永续活力”的理念。以社区文化的“培根铸魂”作为文化底板,通过可持续发展、向心力凝聚、创新迭代发展,进而激发社区的永续活力。未来社区是供给制与需求制无缝对接,既是供给制改革,又是需求制导引,而文化底板就是文化价值认同,美好生活的认同。在文化创意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进行红色底板、浙江经验、在地性的文化基因等植入,将文化介入社区建设,介入行政核心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突出了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文化核心。

1.文化底板的内涵

本文所指文化底板,是指未来社区建构的有机文化基础,这个底板应该是与时俱进,在总构架基础上牢牢支撑起各类有机、无机实践探索的理念基础。以人民为中心,以“培根铸魂”作为社区文化底板构建的核心价值观,正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文化底板及其架构中的最本质的“基因”,中国是如此,世界亦如此,而这也就是本文起篇中所说的几乎所有城市都赞同文化(艺术)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的原因。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主席非常全面的概括了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坚持”简单扼要的阐述了处于时代发展新阶段的文化艺术创作以及哲学社会研究的新思路以及目标,明确了从业所肩负的责任。③因此,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理体系,展现具有东方品质的、具有中国气韵的、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社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大地的“未来素养”教育的指向更加鲜明,也使面向未来的文化(艺)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创新性内涵。

2.文化底板架构

未来社区文化底板,其基本结构是由历史文化底板、生态文化底板,以及社区文化底板和创新文化底板共同构成的。各个底板叠加复合,引生成社区独特文化,通过社区更新的新生长方式,来激发社区的永续动力。

历史文化底板,作为文化底板的根基,是社区历史文化精髓的体现,也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基础。以浙江为例,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富,不仅仅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还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

生态文化底板,是对未来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的基本原则。2005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考察活动中,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在这个理念的支持下,浙江省一直都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开展了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守护了绿水青山,这些都为将来打造社区生态化奠定了基础。

社区文化底板,反映未来社区人本化原则,浙江省为全国示范的以党建引领的网格化管理,是民间自发与政府引领的完美合作。浙江在维护居民安全方面一直秉承的原则是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尽可能的达到提高社区安全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每一个小网格的平安,就会换来整个省的大平安,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说群众,社会以及政府三方实现了共管共治、共建共享、共同成长的管理局面。未来社区将会以此为基础,建设一个更好的管理模式。

创新文化底板,反映未来社区数字化原则,浙江省有着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互联网、数字化经济等与时俱进,接轨时代的先进技术,不仅有阿里巴巴在此创业,还有网易、海康威视等入驻,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数字化经济为主的中小型创业企业,营造出了非常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这些生机勃勃的企业,为未来社区数字化的发展奠定了向上发展的基石,以后必然会发展得更加好。

文化底板的架构以新技术、新方法、社会治理的新方式等,结合浙江省的新经验,实现党建引领的自上而下治理,自下而上自治的基层组织创新,营造具有中国特色、东方美学特色和东方文化气质的生活方式。

3.文化底板的在地性生成

文化底板的内容生成机制,具体到不同社区的文化底板,就是在地性文化的凝练,强调的是在地性生成,展现出每个社区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底板。

在地性生成,是凝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未来社区居民共识,凝练地域历史文化记忆,凝集新邻里文化内涵,营造具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独特风情的人文家园。它由地缘文化特征、自然条件、社区功能与形态特征,居住者构成与需求等多样要素微差复合生成。

不同社区目标人群存在着差异化特点,毕竟年龄不同,家庭贫富程度不同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不同的人群,会存在不同的邻里关系需求。通过文化传承,融合创新,和合文化宣传,家教家训家风及传统孝廉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分享,移民文化融入,形成共识,凝合成为社区的文化底板。

三、未来社区的最终目标将指向未来素养

未来社区的发展理念非常重要的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其营造的最终目标将指向对人的未来素养培育。未来素养的培育是未来社区文化底板的支撑条件,也是人民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有了具有未来素养的人群,才能够实更好的继承和建构好未来社区的文化底板,实现未来社区的永续活力。

1.未来素养的内涵

“未来素养”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提出。它是一项让人们通过所做所见,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未来所承担的角色的技能。这是人们解放未来的能力,也是人们理解当下的能力。由于未来还不存在,只能想象,而人类有想象的能力,因此人类能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想象未来,从而变得更加“了解未来”,更善于“利用未来“。

未来素养是一种能够洞察人类在预测未来时的方法和能力。拥有“未来素养”的人能够更充分地欣赏当下的世界,利用未来创新现在。同时拓展人们可见和可做的事物,为为何以及如何利用未来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未来素养能够将未来的复杂性融入人们对人类意义的理解。

2.未来社区与未来素养

预测未来需要运用人类的想象能力,想象未来会如何改变人们的感知和行动。而未来社区就是一个值得想象的主题,例如想象一个未来的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社区,通过想象未来的情况,人们能够看到当下可做改变的机会,否则这些机会将会被忽略而变得毫无意义。同时,人们也会想象现在和将来会开展的活动,如果假设成立,这些行动可能会帮助人们来创造未来想象出的事物。

一个复杂、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法会包含大量未知的、不可预见的元素,需要一整套由规划者和当地居民共同掌握新的工具和技能,而未来素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能。

四、“未来素养”教育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

在2018年底国家政府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及到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微观主体活力”:要求政府要尽可能的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并要把这个任务当成了经济工作的重点来开展。在如何激活微观主体活力的问题上,政府部门要想办法调动企业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在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务必要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作为改革的关键。④这表明了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样也是未来社区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基于文化(艺术)教育的“未来素养”教育正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途径。

1.文化底板为基础

文化底板成就未来社区永续活力,是用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内涵来创生、演绎和支撑未来社区的现代都市文明活力和永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历史文化底板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基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必然会为社区未来的发展打牢了地基。生态文化底板激发可持续发展动力,未来社区的生态文化底板,助力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社区文化底板展现社区凝聚力、居民向心力,未来社区的社区文化底板给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激发人民展现活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文化底板激发创新动力,实现迭代更新,未来社区的创新文化底板为未来创新技术的发展和迭代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2.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

未来社区永续活力的成就,要以文化底板为基础,通过文化(艺术)教育不断培养具备未来素养的人群,结合文化空间、产业平台等,使用技术手段、设计手段、经营手段、产业激发手段等方式,激发社区微观主体的活力。通过精益创造,积少成多,让新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激活发展的活力,最终成就未来社区的永续活力,实现文化创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这里所提到的“小文化”是指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所阐释的相对于人类学“大文化”而言,来自于民间的“小传统”。

② 央视网,责任编辑郭立,《习近平心中的“城”》,2019年8月27日。

③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继承,《“四个坚持”引领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培根铸魂”》。

④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熊丽,《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2019年2月28日。

猜你喜欢

底板活力社区
社区大作战
活力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底板巷一巷两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实践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