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2020-09-06朱文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9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思政马克思主义

朱文佳

【摘  要】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颠覆性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并拼接其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时效性等优势迅速融入人们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信息、发表见解、展示生活的重要渠道。思政教育作为培养企业政治素养、提高员工思想觉悟的重要内容,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媒体对员工思想、政治立场、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将会削弱思政教育话语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教育;地位和作用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成果得到了世界领域的高度认可,远超其它发展中国家。形势政策课是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使命。所以,在新形势下,通过企业形势政策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头脑,已成为当下企业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1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

1.1引导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如今的很多企业中的思政课程中需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具体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培养“五爱”教育;二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三是建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四是逐渐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等。总之,本质上都是通过实施教育后,使员工不断形成其内在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2优化员工自我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企业员工活动阵地,员工以主体身份结合企业特色,通过群策群力的组织和实施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政策宣传等活动,活动策划的自主性、活动方式的创新性、活动过程的实践性等无不考验着他们的能力与水平,在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解决问题、与企业的相处中也提高了员工处理问题和人际交往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员工化知识为行动,在自愿自觉的参与中通过自我教育的途径有效提升了解社会、追踪热点、观察社会的能力,满足了新时代员工个体发展的需求,使之由专业层面上升至信仰信念层面,有利于员工深化理论理解、升华精神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集体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

1.3企业思政教育实效性及针对性显著增强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更新与传播速度显著提升,此种特点为教育者获取最新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思政教育不再是限制员工发展的“牢笼”,而是不断以新知识发散员工思维的“沃土”。同时,新媒体为企业思政教育开辟了新空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不再是纵向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关系,而是在良性互动下共同发展,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影响力与感染力。此外,新媒体环境下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增进,员工在网络虚拟性的帮助下消除自身鼓励继而与企业管理者敞开心扉,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掌握员工实际的思想状态,以为后续的思政教育奠定基础。

2新时期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2.1培养哲学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包括其中所蕴含的“唯物论”“辨证论”的描述,能够让员工更深层次地探寻事物的本质,并学会灵活地看待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告知了人们要不断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检验出真理。同时,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新时期下,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环境的改变和社会发展规律,是企业员工需应对的重要课题。

2.2基于实践活动提高企业员工媒介素养

针对员工媒介素养低的问题,企业可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员工媒介素养。例如企业可开展“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请员工自选角度收集资料、制作新媒体作品,如微电影、微论文等,并自选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在此过程中,员工由思政教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思政知识的主动创造者与传播者,增强了员工对思政教育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引领员工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2.3坚守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

新时代企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承担着深入推进实施员工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应坚持巩固阵地,面向企业员工择优遴选理想信念坚定、对理论学习有浓厚兴趣、能够起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要求上进,能够自觉遵守企业管理规定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态度端正、学有余力的企业工会;在专题讲座、理论宣讲等活动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引导员工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筑牢坚定信仰的铜墙铁壁;通过以理服人的方法及时纠正出现的思想动态偏差,带领他们增强政治定力,促其尽快成长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4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主渠道的立德树人作用

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将社会实践教学落实到位,利用新科技手段开展教学。强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用员工听得懂的语言讲好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把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使员工真正弄懂学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职能的重要作用,企业建立“大思政”观念,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协同研究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挖掘企业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元素;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方法,借鉴兄弟企业的经验做法等,形成全过程的育人协同体系建设。

2.5充分利用企业内外文化教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在重要的时间点,例如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日,组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集体公祭、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等具有切实教育性的实践活动,从革命精神中唤醒爱国情怀,增强企业员工的荣辱感和使命感。传承红色基因,用好企业内外文化基地,依托企业员工飞行器创新实践基地、通用航空示范基地,结合各不同企业文化发展进程,从企业史、企业文化隐性文化入手,发挥文化育人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激发起爱国热情和进取意识。

2.6充分发挥企业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

企业管理者自身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扩大学术视野,提高人格魅力,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为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探索建立形势思政教育机制创新,统一企业思政教育思想,统一思政教育内容和思政教育进度,在企业管理上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学术专长和优势,同时发挥形势政策企业管理者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员工快速成长起来,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企业能手。

结语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及思政教育两者间内在联系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不仅在思政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企业促使员工学习好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其自身的发展、思想的转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综述[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3):26-29.

[2]李东生.理论强党的内在结构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4):77-82.

[3]王传利.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建设与引导[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33-34.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思政马克思主义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