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性格及爱情观透析路遥《人生》主题
2020-09-06李文婷
摘 要: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叙述了出身农村但接受过高中教育的高加林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挣扎与徘徊的故事。主人公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爱情纠纷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矛盾,他们的爱情冲突侧面揭露了改革时期中国城乡面临的重要矛盾。本文将从高加林、黄亚萍以及刘巧珍三个代表性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爱情观出发,探析其爱情冲突的根源与个人命运与社会矛盾的产生。
关键词:城乡差距;爱情冲突;文明差异;社会矛盾
作者简介:李文婷(1998-),女,汉,广东佛山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爱情叙写是路遥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路遥将小说的主题融入到了爱情叙写当中。人物的爱情观以及人物间的爱情冲突,则让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增强了人物之间的联系。但《人生》的主题却并非仅仅停留在爱情表面,最终也回归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的问题当中[1]。
一、高加林的爱情观
主人公高加林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徘徊的边缘人物,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与背景,城乡之间的冲突在他的性格中体现。接受了只是教育的高加林,拥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利己主义思想,对比愚昧无知的农村亲友和刘巧珍,见识更广的他带着一股优越感;但面对从小就在城市长大的黄亚萍和张克南,他始终有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这样矛盾的心理,让他在不同的处境中陷入纠结和混乱,也让他在爱情中变得犹豫不决,在黄亚萍和刘巧珍之前徘徊不定,从而造就了他们爱情的悲剧。悲剧性往往在于人物本身,而非环境。可以说,高加林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矛盾的性格与爱情观。
高加林的爱情更偏爱他自己。在爱情的选择中,为了他的理想和前途以及他所憧憬的灵魂伴侣,他选择了黄亚萍。利己主义的思想占了上风,他的选择并非尊崇于感性,更多的是在权衡利弊。比起能为他洗衣做饭却对文学一无所知满口“芝麻绿豆”的刘巧珍,他认为黄亚萍才是那个可以与他站在理想的高度并肩而立、侃侃而谈的伴侣。曾有人说,高加林是“一个遗弃了故土而又被城市所遗弃的人”。确实,高加林同时受到了农民阶级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双重影响,他的感性与理性也在不断地作斗争。在他失去教师工作时,他痛苦不堪,在沉重残酷的现实中,刘巧珍热烈的爱是抚平他伤口的良药。但当他机缘巧合下回到了城镇,刘巧珍的爱则成为了负担和累赘。
再来看看他们恋爱的开始,在承认关系后,高加林是后悔和纠结的,“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他内心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从来都没有熄灭。他将巧珍的爱当成了枷锁,一把将他永远拘留在土地上的枷锁。在他的完美理想和鸡毛蒜皮的现实生活的落差感下,他选择背弃感性的呼唤。
在小说的结尾,他懊悔,恨自己的“没良心”,丢失了刘巧珍这一枚金子。但如若时间能够倒流,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巧珍,选择了被困在农村里当个平庸的农民,他依然不会甘心。有着才华知识和高远理想的他又如何甘心屈就在这无边的黄土地里?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当上了农村教师却又“被三星占去了教师的职位”,回到农村“他狠下心种地甚至不顾自己双手被划破”。社会的不公让他心中积满了怨气,对于沦为农民,他充满了抗拒和挣扎。虽然,巧珍的爱让他重新感受到了乡村自然的美丽,但如若能够回到县里去,他绝不会让这样的机会溜走。高刘的爱情破灭是必然的,后面高加林为了前途而将刘巧珍抛弃,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段爱情的纠纷里,高加林的才识与优越感让他在潜意识里将巧珍定义成了农村妇女,一辈子只能为家庭生计忙碌,他断然地将同巧珍结婚与被绑在黄土上画上了等号。尽管他也曾想过回到城市后,把巧珍也带去。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从未将巧珍当做独立的个体,去接受她的爱,去尝试让她也能成为与自己并肩的人。或许是因为他的傲气,他从一开始便将自己和巧珍分成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在改变的“难”与选择的“易”里,他选择了更容易的一边。在这段爱情里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致使他少了一份走向巧珍的包容。
二、黄亚萍的爱情观
同样的,黄亚萍的爱情观与高加林亦是相似的,她带着“城里人”独特的气质:自私和虚荣,这在张克南与他的母亲身上也不难看到。她能够接受作为写出精彩稿件的“通讯干事”高加林,但无法接受平庸忙碌的“农民”高加林。她的选择全然受着阶级地位和门第观念的左右,她爱高加林,但她无法舍弃她的阶级地位和物质生活,更缺少放弃一切、跨越阶级鸿沟的勇气。黄亚萍将高加林与张克南两人放在她“爱情的天平”上称,她更欣赏高加林的加林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情感上也更偏向于高加林。但在他们的恋爱背后还深藏着不可调解的阶级问题,“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所以,当高加林教师职位被夺去回到农村去时,她毫不犹豫地与“门当户对”的张克南交往;但当高加林回到县城里做了通讯干事,她又觉得“克南的分量显然远远比不上加林了”。
然而,纵使经过“精挑细选”,黄亚萍的爱情观与高加林的阶级之间依然存在着无形的屏障。当高加林被检举失去工作的打击袭来时,她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她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一瞬间化为了乌有。“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这个矛盾而痛苦!”而高加林也深知这一点,他了解黄亚萍,所以没有接受黄亚萍带他到南方的提议,并且拒绝了她。
三、刘巧珍的爱情观
而刘巧珍的爱情观相对于他们则更显不同,她的爱是热烈纯粹而无畏的,“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譏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巧珍本性朴实善良,有着容纳天地的胸怀,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她对高加林爱是全心全意的,没有算计和衡量,她明白这段感情中会遭受多少非议,会面临多少困难,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当时落魄的高加林,为他去改变自己。
不过,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也并非那么完美,时代与阶层局限了她的思想,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传统根植于内心的农村妇女。她爱高加林,爱到一种“只要跟着加林,他让她一起跳崖,她也会眼睛不闭就跟他跳下去的!”的地步,爱到了尘埃里。在刘巧珍的观念里,爱情可以胜过一切。她愿意为了高加林不顾众人的非议,开始“刷牙”、“换新衣服”、“换发式”,她甚至认为女子应该附属于男性。但是,由于家庭和阶级的局限,她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学识,在聪明而且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加林面前,她显得那么卑微。她从头至尾只想做高加林“背后的女人”,面对高加林她只能分享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但高加林却期待能寻得一名与他并肩的女子,谈天说地。她无微不至地照顾高加林,顺从他,却也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爱情的附庸。
爱情从来不是公平的,但理想的爱情至少是平等的。在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之间,有的是思想上的鸿沟,是感性所无法跨越的鸿沟。面对高加林的离弃,巧珍却无能为力,甚至认为是自己配不上终将远飞的加林,“她永远也不会恨他;她爱他。哪怕这爱是多么的苦!”。一方太过沉重,一方过于淡薄,那么爱情的平衡终究会被打破,爱情也由此变了质。但如若回到时代本身,这也都是无可奈何的。
四、《人生》中主人公的爱情冲突
主人公的爱情冲突同时蘊含了阶级冲突与城乡精神文明的冲突。高加林、黄亚萍和刘巧珍三人象征着当时社会的三类人,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的人物、彻底的城市人和彻底的农村人。路遥则让城市和农村的矛盾焦点聚集在了高加林这样的“边缘人”身上,显露了当时社会上的“高加林们”不择手段地想要逃离乡土却也无法在城市立足的现象,揭示了城乡严重的贫富差异、思想差距和文明冲突等问题。
高加林在爱情中的困惑和苦恼也映射出农村知识青年精神中的挣扎和迷茫,这些矛盾与悲剧是难以消解的,时代赋予了高加林双重身份,却没能解决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让高加林陷入两难困境。他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种身份间切换,他深深地热爱“这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地”,但却也“渴望离开这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在高加林人生的这段故事中,他爱黄亚萍所具备的城市文明,也忘不掉刘巧珍热烈纯粹的爱意,但最终他两人都失去了。他野心勃勃,想要逃离生养他的黄土,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殊不知忘本的人又如何能飞的高飞得远。正如德顺爷爷当初的劝说一般:“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
最后失去县城工作高加林只能回到乡土,他以为会受到全村人的责骂和嘲弄,却没想到他们用伟大的同情心再次接纳了这个走在城乡边缘的年轻人[2]。
五、结语
“〔并非结局〕”
虽然题目是《人生》,但这二十三章里,写的并非主人公高加林的一生,而是他短暂的一段青年时期。路遥在《人生》卷首引用了柳青的一句话作为题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诚然,在人生漫漫路途中,岔口的几步则决定了前进的方向。一个选择,便走向一条崭新的路,人生轨迹也会截然不同。
高加林年轻时的纠结与选择,也许造成了他的小说最后一章的结果。但小说的结尾,并非他人生的结尾,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属于他的人生,与他面临同样问题的青年的人生还很长。青年时期的因果会是他人生的一笔重墨,却也是他日后该如何作出选择的导航。
最后一章,路遥写道:“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对于乡土与未来,相信高加林已经有了新的感悟与期待。他的人生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尾,在未来如果遇到同样的“关口”,他会选择爱还是现实,路遥以开放式的结局落下句号,因此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不管前尘的选择对错与否,这都是他的路。
无论是戏中角色还是戏外人生,时间漫漫,又怎能全程无憾?人生何如,冷暖自知。
参考文献:
[1]孔健.生命的意义在于高尚的追求——读路遥《人生》的启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04-105.
[2]杜刚秀.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30+32.
摘 要: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叙述了出身农村但接受过高中教育的高加林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挣扎与徘徊的故事。主人公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爱情纠纷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矛盾,他们的爱情冲突侧面揭露了改革时期中国城乡面临的重要矛盾。本文将从高加林、黄亚萍以及刘巧珍三个代表性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爱情观出发,探析其爱情冲突的根源与个人命运与社会矛盾的产生。
关键词:城乡差距;爱情冲突;文明差异;社会矛盾
作者简介:李文婷(1998-),女,汉,广东佛山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爱情叙写是路遥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路遥将小说的主题融入到了爱情叙写当中。人物的爱情观以及人物间的爱情冲突,则让人物形象更加的饱满,增强了人物之间的联系。但《人生》的主题却并非仅仅停留在爱情表面,最终也回归到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的问题当中[1]。
一、高加林的爱情观
主人公高加林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徘徊的边缘人物,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与背景,城乡之间的冲突在他的性格中体现。接受了只是教育的高加林,拥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利己主义思想,对比愚昧无知的农村亲友和刘巧珍,见识更广的他带着一股优越感;但面对从小就在城市长大的黄亚萍和张克南,他始终有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这样矛盾的心理,让他在不同的处境中陷入纠结和混乱,也让他在爱情中变得犹豫不决,在黄亚萍和刘巧珍之前徘徊不定,从而造就了他们爱情的悲剧。悲剧性往往在于人物本身,而非环境。可以说,高加林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矛盾的性格与爱情观。
高加林的爱情更偏爱他自己。在爱情的选择中,为了他的理想和前途以及他所憧憬的灵魂伴侣,他选择了黄亚萍。利己主义的思想占了上风,他的选择并非尊崇于感性,更多的是在权衡利弊。比起能为他洗衣做饭却对文学一无所知满口“芝麻绿豆”的刘巧珍,他认为黄亚萍才是那个可以与他站在理想的高度并肩而立、侃侃而谈的伴侣。曾有人说,高加林是“一个遗弃了故土而又被城市所遗弃的人”。确实,高加林同时受到了农民阶级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双重影响,他的感性与理性也在不断地作斗争。在他失去教师工作时,他痛苦不堪,在沉重残酷的现实中,刘巧珍热烈的爱是抚平他伤口的良药。但当他机缘巧合下回到了城镇,刘巧珍的爱则成为了负担和累赘。
再来看看他们恋爱的开始,在承认关系后,高加林是后悔和纠结的,“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他内心里那种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幻想之火,从来都没有熄灭。他将巧珍的爱当成了枷锁,一把将他永远拘留在土地上的枷锁。在他的完美理想和鸡毛蒜皮的现实生活的落差感下,他选择背弃感性的呼唤。
在小说的结尾,他懊悔,恨自己的“没良心”,丢失了刘巧珍这一枚金子。但如若时间能够倒流,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巧珍,选择了被困在农村里当个平庸的农民,他依然不会甘心。有着才华知识和高遠理想的他又如何甘心屈就在这无边的黄土地里?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受了很大的精神创伤”,当上了农村教师却又“被三星占去了教师的职位”,回到农村“他狠下心种地甚至不顾自己双手被划破”。社会的不公让他心中积满了怨气,对于沦为农民,他充满了抗拒和挣扎。虽然,巧珍的爱让他重新感受到了乡村自然的美丽,但如若能够回到县里去,他绝不会让这样的机会溜走。高刘的爱情破灭是必然的,后面高加林为了前途而将刘巧珍抛弃,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段爱情的纠纷里,高加林的才识与优越感让他在潜意识里将巧珍定义成了农村妇女,一辈子只能为家庭生计忙碌,他断然地将同巧珍结婚与被绑在黄土上画上了等号。尽管他也曾想过回到城市后,把巧珍也带去。但毋庸置疑的是他从未将巧珍当做独立的个体,去接受她的爱,去尝试让她也能成为与自己并肩的人。或许是因为他的傲气,他从一开始便将自己和巧珍分成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在改变的“难”与选择的“易”里,他选择了更容易的一边。在这段爱情里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致使他少了一份走向巧珍的包容。
二、黄亚萍的爱情观
同样的,黄亚萍的爱情观与高加林亦是相似的,她带着“城里人”独特的气质:自私和虚荣,这在张克南与他的母亲身上也不难看到。她能够接受作为写出精彩稿件的“通讯干事”高加林,但无法接受平庸忙碌的“农民”高加林。她的选择全然受着阶级地位和门第观念的左右,她爱高加林,但她无法舍弃她的阶级地位和物质生活,更缺少放弃一切、跨越阶级鸿沟的勇气。黄亚萍将高加林与张克南两人放在她“爱情的天平”上称,她更欣赏高加林的加林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情感上也更偏向于高加林。但在他们的恋爱背后还深藏着不可调解的阶级问题,“不必隐瞒,她还不能为了爱情而嫁给一个农民;她想她一辈子吃不了那么多苦!”所以,当高加林教师职位被夺去回到农村去时,她毫不犹豫地与“门当户对”的张克南交往;但当高加林回到县城里做了通讯干事,她又觉得“克南的分量显然远远比不上加林了”。
然而,纵使经过“精挑细选”,黄亚萍的爱情观与高加林的阶级之间依然存在着无形的屏障。当高加林被检举失去工作的打击袭来时,她说:“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她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一瞬间化为了乌有。“她真诚地爱高加林,但她也真诚地不情愿高加林是个农民!她正是为这个矛盾而痛苦!”而高加林也深知这一点,他了解黄亚萍,所以没有接受黄亚萍带他到南方的提议,并且拒绝了她。
三、刘巧珍的爱情观
而刘巧珍的爱情观相对于他们则更显不同,她的爱是热烈纯粹而无畏的,“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讥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巧珍本性朴实善良,有着容纳天地的胸怀,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她对高加林爱是全心全意的,没有算计和衡量,她明白这段感情中会遭受多少非议,会面临多少困难,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当时落魄的高加林,为他去改变自己。
不过,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也并非那么完美,时代与阶层局限了她的思想,她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传统根植于内心的农村妇女。她爱高加林,爱到一种“只要跟着加林,他让她一起跳崖,她也会眼睛不闭就跟他跳下去的!”的地步,爱到了尘埃里。在刘巧珍的观念里,爱情可以胜过一切。她愿意为了高加林不顾众人的非议,开始“刷牙”、“换新衣服”、“换发式”,她甚至认为女子应该附属于男性。但是,由于家庭和阶级的局限,她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学识,在聪明而且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加林面前,她显得那么卑微。她从头至尾只想做高加林“背后的女人”,面对高加林她只能分享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但高加林却期待能寻得一名与他并肩的女子,谈天说地。她无微不至地照顾高加林,顺从他,却也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爱情的附庸。
爱情从来不是公平的,但理想的爱情至少是平等的。在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之间,有的是思想上的鸿沟,是感性所无法跨越的鸿沟。面对高加林的离弃,巧珍却无能为力,甚至认为是自己配不上终将远飞的加林,“她永远也不会恨他;她爱他。哪怕这爱是多么的苦!”。一方太过沉重,一方过于淡薄,那么爱情的平衡终究会被打破,爱情也由此变了质。但如若回到时代本身,这也都是无可奈何的。
四、《人生》中主人公的爱情冲突
主人公的爱情冲突同时蕴含了阶级冲突与城乡精神文明的冲突。高加林、黄亚萍和刘巧珍三人象征着当时社会的三类人,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的人物、彻底的城市人和彻底的农村人。路遥则让城市和农村的矛盾焦点聚集在了高加林這样的“边缘人”身上,显露了当时社会上的“高加林们”不择手段地想要逃离乡土却也无法在城市立足的现象,揭示了城乡严重的贫富差异、思想差距和文明冲突等问题。
高加林在爱情中的困惑和苦恼也映射出农村知识青年精神中的挣扎和迷茫,这些矛盾与悲剧是难以消解的,时代赋予了高加林双重身份,却没能解决双重身份带来的问题,让高加林陷入两难困境。他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种身份间切换,他深深地热爱“这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地”,但却也“渴望离开这里,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在高加林人生的这段故事中,他爱黄亚萍所具备的城市文明,也忘不掉刘巧珍热烈纯粹的爱意,但最终他两人都失去了。他野心勃勃,想要逃离生养他的黄土,往更高更远的地方飞,殊不知忘本的人又如何能飞的高飞得远。正如德顺爷爷当初的劝说一般:“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
最后失去县城工作高加林只能回到乡土,他以为会受到全村人的责骂和嘲弄,却没想到他们用伟大的同情心再次接纳了这个走在城乡边缘的年轻人[2]。
五、结语
“〔并非结局〕”
虽然题目是《人生》,但这二十三章里,写的并非主人公高加林的一生,而是他短暂的一段青年时期。路遥在《人生》卷首引用了柳青的一句话作为题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诚然,在人生漫漫路途中,岔口的几步则决定了前进的方向。一个选择,便走向一条崭新的路,人生轨迹也会截然不同。
高加林年轻时的纠结与选择,也许造成了他的小说最后一章的结果。但小说的结尾,并非他人生的结尾,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属于他的人生,与他面临同样问题的青年的人生还很长。青年时期的因果会是他人生的一笔重墨,却也是他日后该如何作出选择的导航。
最后一章,路遥写道:“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对于乡土与未来,相信高加林已经有了新的感悟与期待。他的人生到底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尾,在未来如果遇到同样的“关口”,他会选择爱还是现实,路遥以开放式的结局落下句号,因此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不管前尘的选择对错与否,这都是他的路。
无论是戏中角色还是戏外人生,时间漫漫,又怎能全程无憾?人生何如,冷暖自知。
参考文献:
[1]孔健.生命的意义在于高尚的追求——读路遥《人生》的启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104-105.
[2]杜刚秀.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