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路径解析

2020-09-06谢海涛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

摘  要:全媒体融合是我国媒体事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主要方向,通过对媒体形式的融合创新,构建一个高科技、高水平的媒体技术平台,整合新闻资源,对全媒体融合平台设计规划进行分析,探究合理的路径与手段,有利于推动我国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3-126-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3.036

本文著录格式:谢海涛.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路径解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0,03(03):126-12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手段在不断成熟,各种技术的融合颠覆了传统媒体产业格局。实现新技术与媒体产业的有效融合,成为网络时代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1.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原则

1.1要求设计具有统一性

全媒体融合就是在一个平台上集合多种媒体形式,利用此种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处理等操作。在进行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设计规划中,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将其看做整体,进行统一设计,保障其符合各项要求,根据新媒体基本发展的规则深入挖掘各项新闻信息内容,对其进行有效策划,在后期处理中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并进行平台整合,实现平台的统一化以及全面化,进而将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构建一个功能完善、结构统一的新媒体平台。

1.2并存过渡、逐步整合

我国新媒体呈现持续的优化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的媒体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优化完善。要想实现技术的优化,就要合理地设计平台,做到优势与重点的并存优化,基于循序漸进为基础,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中对各项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增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切实提升平台全面性。[1]

1.3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

在进行平台设计以及建设的同时,要将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以及保密性作为首要内容,设计人员要强化设计处理,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避免其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避免平台出现缺陷性的问题。同时,在设计中要融合平台保护设计的内容,提升平台安全性。对此,在平台设计中,要实现对平台的全面检测分析,避免平台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而达到提升平台可靠性的目的。

1.4保证平台的实用性

在进行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要分析其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平台系统节点、硬件软件升级的分析,综合分析系统的更新优化,切实凸显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作用与价值。

2.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技术路线

在构建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中,要融合媒体转型发展的思路,基于媒体未来创作以及营销渠道进行重新的架构处理,基于传统媒体流程,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强创作、出版以及运营支撑管理,利用大数据技术、AI技术手段,在媒体各个业务环节中进行创新优化。

2.1集中处理平台模式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要整合跨媒体、多业务融合,构建一个集中处理的平台模式,切实保障实现混编一体化的办公处理。在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要根据需求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可视化的展示,通过数据交互场景简洁地展示信息内容,明确重点内容,聚焦内容信息,实现集中化的智慧,在项目落地上可以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2]

2.2建设技术支持体系

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要重视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其实多渠道融合的技术保证,要综合今后的发展,保证其可以随时更新完善,通过专业的技术运营管理团队,以及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持,构建一个与DT时代接轨的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方式多样,其主要目的是重构采、编、发网络系统,通过对流程的优化,保障其可以适应各个方面的融合生产及传播。传统的媒体建设技术主要是基于采编流程实现数字化的出版处理,此种方式虽然可以提升采编效率,但是无法凸显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优势与作用。

在进行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既有技术平台建设中间骨架对其进行自上而下的优化完善,突破原有系统评价,构建具有先进性、稳定性以及开放性的生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化的管理。[3]

2.3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

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是后续环节,也是媒体流程再造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融合各种因素,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将获得的监测数据在选题与生产环节进行处理,可以切实凸显 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作用,将其辐射到各个媒体业务系统场景之中。

3.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模块

3.1媒体资源汇聚平台

此平台可以实现对网站、微博以及公众号等相关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信息汇集,通过分析不同格式以及来源的信息,对其进行汇集处理,实现数据信息整合,做到各项资源统一化的存储分析,有利于内外部各项数据信息的整合,构建完整的平台,为系统运行提供信息数据实现支撑管理。

3.2全媒体资源平台

利用全媒体平台集中管理相关信息数据,整合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多维度处理,可以完善现有资源使用服务。通过领域分类处理,利用多维聚类技术及智能化的关联技术、自动化处理等方式对各项信息技术进行优化,可以将各种信息抽取为一种具有密切关联性的决策知识,进而形成将媒体资源作为中心结构的一种关联网络结构模式。

通过对资源内容的融合管理,可以根据具体状况拓展新闻选题范围,利用整合分析提升新闻信息整体的利用率,这样则可以降低成本,也切实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3.3智能分析平台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分析处理,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各项信息的处理,进行人工智能化以及信息检索处理,通过对关键字的自动提取、分类以及聚类分析,可以实现对各种事件以及专题的趋势化分析、演化研究,进而为内容的决策策划分析、舆论场分析以及引导,资源的集中管控、精准播报,进而为数字碎片化提供技术支持。

3.4一体化采编发

通过工作流引擎进行媒体处理,实现自定义的信息采集、编辑以及发布,实现对各个渠道的新型媒体进行统一的采编、发布以及处理,在梯次生产以及多元化适配、多渠道发布支持之下,实现全媒体的覆盖处理,通过平台实现对各个终端新闻信息中各项内容信息的合理编辑、发布。

3.5移动化采编

利用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信息快速获得以及发送,针对突发状况可以通过平台在第一时间推送现场信息,對其进行回传处理。通过各种智能终端进行信息的发送处理,做到统一调度、集中化处理,便于协同引导。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中心根据其具体的状况以及事态进展进行调整优化,提升工作高效性,增强主动性。

3.6碎片化管理

在传统模式之下,媒体网站利用统一的模板对其进行固定处理。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同,对于新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对此,在构建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中要加强对个性、人性化等多种因素系统分析,利用智能化技术手段进行分类以及筛选,达到优化配置网页信息推送的目的。

通过HTML5技术进行碎片化管理,合理设置不同的模块信息,进而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

3.7可视化制作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新闻的传播处理,通过更加直观的数据图表方式进行展示。利用平台可以根据新闻数据以及各种线索制定可视化新闻信息,此种方式简单便捷,提升了工作效率。

3.8传播效果分析模块

分析不同终端的新闻,分析报纸、网站、客户端以及微信路径中新闻信息的转载状况、转发量等各项信息的量化考核,可以实现可视化的传播效果,挖掘其信息内容,提供针对性指导。

传播影响力实现分类化管理,利用大数据传播整合覆盖的各项信息,通过对关键点进行组合分析,了解其影响力。新闻传播影响力分析可以根据各项信息数据实现针对性的推送处理。

3.9用户资产分析平台

采集、存储用户信息,对其进行统一化管理,通过大数据挖掘海量信息,构建标签化的信息全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数据管理、数据输出流程化管理。

3.10开放式应用平台

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媒体平台相关功能的开放。平台通过接口资源、数据资源,利用各个工具模块提升平台整体价值。

3.11大数据存储以及管理平台优化

此平台可以为全媒体资源管理提供完善的查询服务,也为各项数据存储、检索提供精准支撑支持。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存储,实现多维度的检索,真正做到了存储、管理以及检索的一体化发展。[4]

4.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技术手段与应用模式

全媒体融合技术融合要通过整合打通技术壁垒的方式构建一个新型的一体化技术平台,通过设置开放性、包容性的技术体系支撑灵活应用模式,达到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目的。

4.1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技术路径

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要构建一个“建端”“造房”“纳智”“入云”的路径,通过解决在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度,通过技术手段打通融合创新,解决应用场景中多样、多变的问题,通过开放性的技术架构支撑灵活的应用模式与手段。

随着各个媒体进入到云模式中,构建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要整合云技术,通过信息共享,整合大数据以及用户等资源,真正通过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共享数据传播平台以及大数据等信息。

在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中,通过混合云架构,利用三个层次,通过基础架构层、基础平台层以及软件服务器进行系统建设。

基础架构层也称为IaaS,就是为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提供需要的网络、存储、计算以及安全等基础性的硬件支撑。而基础平台层(PaaS)则主要是提供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Web服务、检索服务以及语音识别、AI智能计算等一些基础性的软件支撑;软件服务也称之为SaaS,其主要是提供各项功能模块,通过机器写稿以及智能辅助写作、视频自动生产等智能化的应用服务层实现优化管理。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中进行分层处理,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各项资源信息共享,做到专业化的运维管理,通过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可以汇集沉淀用户数据、内容数据以及行业数据信息,通过整合交易数据、行业数据以及产业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大数据资产,通过数据联合分析以及挖掘的方式进行处理,构建一全新的服务模式。[5]

4.2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打通手段

在媒体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各个系统在不断完善优化。媒体融合技术平台要以基于融合化的基础为支撑,在建设中实现技术融合,其主要方式如下:

4.2.1单点登录模式

以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为枢纽,通过与各个媒体系统对接之后,实现一次登录,多系统应用。

4.2.2数据交换模式

各个模块之间交换各自的信息数据,此种模式并不会影响系统改动,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模块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也相对较小,可以实现快速的开放处理。例如,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策采编发”生产流程上通过技术打通不同模块,以XML(可扩展标记语言)作为主要的数据格式;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可视化模块以及图库、网络组版对接处理中,通过JSON(JS 对象简谱)数据格式进行处理;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与第三方商业平台对接处理中,利用RSS(简易信息聚合)的数据格式进行处理。

4.2.3数据接口模式

两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接口实现模块之间的联动以及交互性处理。通过另一个模块扩展功能可以应用此种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在进行媒体融合技术平台与图片库对接时,通过Web Service(Web服务)接口进行处理,基于分类、检索功能扩展图片处理能力。

4.2.4数据窗口模式

利用直接与另一个模块的数据库连接的方式进行处理,呈现数据库信息。通过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直接发布后台数据库,可以呈现信息内容。

4.3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应用模式

通过对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日常化处理,可以有效实现网络化、及时化、平台化、立体化与数据化、一体化发展。建设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可以有效融合“报、网、端、微、号、视”等平台技术手段,形成6种平台应用模式,可以适合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6]

结语

基于内容为根本,基于先进技术构建完善的平台,在传统媒体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化处理,推动信息服务媒体融合,推动其转型发展。在现代技术手段支持下,切实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做到互补完善,实現一体化建设,这样才能提升新形势之下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1]陈素惠.媒体媒体融合技术平台新闻生产研究[D].郑州大学,2019.

[2]胡巍.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9(1):20-22.

[3]魏峻岭.全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8(2):18-20.

[4]林松涛.媒体融合技术平台的建设实践[J].传媒,2017(14):32-34.

[5]陈旭管.大数据技术驱动媒体融合发展——记2017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浙报集团“媒立方”技术平台建设[J].中国传媒科技,2017(6):17-19.

[6]刘晓敏.厦门广电媒体融合技术平台建设[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7):27-32.

作者简介:谢海涛(1983-),男,浙江宁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技术。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
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路径分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行业特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与研究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微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路径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中的组织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