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疫情人物报道”中“共情”的运用
2020-09-06陈蕾
摘 要:2020年的抗疫报道,“人物”成为报道“主角”,不少媒体大胆启用“人物报道”的新模式,另外,由于记者普遍是“体验式、浸入式”采访,很容易与报道对象产生“共情”并传递给受众,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通过分析疫情期间的人物报道特点,探讨“共情”在疫情人物报道中的运用方式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人物报道;共情能力;典型细节;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6-082-02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6.019
本文著录格式:陈蕾.浅析“疫情人物报道”中“共情”的运用[J].中国传媒科技,2020(6):82-83.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多地记者前往报道,他们肩负责任、勇于突破、真实表达,报道稳定了社会情绪、增强了抗疫信心,也留下珍贵的历史底稿。处于疫情中心的人物,不只是单纯的个体,更是群体代表,“他们的经历”是公共事件、是历史时代的缩影,人物报道的价值不言而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疫情期间的采访又不同于常规采访,需要调整工作方式、访谈模式,基于此,不少媒体在人物报道方面必须创新,也让我们对 “共情”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方式和边界有了更多的思考。
1.“共情能力”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共情(empathy),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新闻报道中的“共情”,即新闻工作者借助心理学知识,在采访、制作的过程中,浸入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感其所感、想其所想,在此基础上的报道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1]
罗杰斯赋予“共情能力”三层含义:第一、通过言行,深入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第二、理解来访者,梳理问题的实质;第三、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达给对方,获得来访者的反馈。
如果把这三个层次的“共情能力”迁移到新闻采访,可以总结如下:一是认真倾听,寻找相似经历或接近观点,如此能减少与采访对象的陌生感,拉近距离,让沟通更顺畅;二是善于倾听,始终带着采访目的去听,听明白了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三是准确提问,观察采访对象的话语节奏、情绪变化,把握好时机抛出问题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2.疫情期间人物报道,唤起“共情”的路径
2.1俯下身采访,沉下心感受
这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突发事件的传播主体,新闻媒体担负着信息沟通、抚慰民众、监督政府、动员社会等重要使命。[2] 数百名记者逆行进入湖北,也将目光投向疫情下的人物个体。
北京新闻广播记者与北京医疗队一起吃住,连续65天深入观察白衣战士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情境,除常规报道,每天还坚持制作“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随行采访日记”。在日记《开往医院的夜班车》里,记者有这样的观察:凌晨两点下班,医生匆忙赶车来不及擦干洗过的头发;医生上车依然不休息,一直讨论患者病情……她用话筒记录下这些感人瞬间;日记《不按套路出牌的医生王维》是第三十八篇随行日记,展现医生王维“不按套路出牌”的多个感人瞬间,如果没有深入病区坚持一个多月的采访,记者无法获取这么多的鲜活素材。
“如果你的报道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现场不够近”,这是许多记者的座右铭。这次的疫情报道中,有了“俯下身、沉下心”,才让一篇篇人物报道鲜活起来,散发“无畏、温暖、坚守、奉献”的光芒,以满满的正能量鼓舞着抗疫战役,也书写着媒体的责任担当。
2.2讲“真实”故事,凸显感染力
疫情期间,人物典型不断涌现,有“采访价值”的人物很多。是跟风采访热点人物,还是独家挖掘其他人物?恐怕是很多新闻工作者的纠结。其实,坚持“真实性”原则,就能做好人物报道。多家媒体根据媒体特点,以“真实讲述”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媒体自身的特质和优势,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
2.2.1创新报道形式,化繁为简,更好地还原真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特别专栏“十个人的口述实录”。十个人,有大家熟悉的张定宇院长、快递小哥汪勇、音乐人冯翔……,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想尽一切办法送父亲住院的普通市民晶晶(没有透露全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外卖骑手……。“口述实录”不同于一对一的对话,也不穿插旁白,主体全都是当事人的讲述,如此“朴素”的表达,用于新闻人物报道,而且最长的一期长达30多分钟,对于广播节目来说,是大胆的尝试也是极大的挑战。
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尝试是成功的。移动互联时代不缺乏“短平快的报道”,也不缺乏“包装华丽、吸引眼球”的内容;缺的是恰恰这类内容丰富、情绪饱满的深度报道。“十个人的口述实录”一反“重”制作的路径,而是“举重若轻、大道至简”,脱去华丽的外衣,形式简单,反而更能让听众集中关注当事人的口述内容,聚焦当事人的真实经历,同步感受当事人的内心情感。
2.2.2基于媒体特性充分表达情感,更能体现真实
疫情期间的人物报道,尤其是声音和视频类的人物报道,都很注重运用媒介的自身特性来展现人物及其内在情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言为心声”,广播媒体充分发挥声音的力量,同样以“十个人的口述实录”为例 ,开篇都有一段记者旁白,篇幅不长却接地气,这种“拉家常的方式” 很有“代入感”。 在《骑手老计爱上武汉的若干理由》那集,旁白这么开始:“我是某一天在大街上第一次见到老计的,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他是個有故事的人,老计其实不老,他是80后”,这样的讲述,就像听家人聊天,非常亲切。
从全国来看,还有不少广播媒体开设了“抗疫日记”的专栏,给抗疫一线人员提供一个声音窗口,这就像给了当事人一个可以自由倾诉的神奇“树洞”,在这里,他们充分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情绪,自然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2.3抓“典型”细节,提升冲击力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曾说过:“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细节,是反映人物个性和习惯的最小单位,在人物报道中,细节描写通常包括动作细节、表情细节、语言细节、心理细节等。[3] 人物报道能抓的细节很多,但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抓“典型”细节, 才能让报道丰富起来。
北京新闻广播推出的《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随行采访日记》,每篇不过两三分钟,但是抓住“典型细节”,就让人物故事丰满起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日记《七千里从雪域到江城,六日独行情深意重》的主人公是西藏小伙子游青山,他从海拔5400米的昆仑山运送10吨牦牛肉到武汉,专程给北京医疗队。一路上的艰辛通过细节讲述让人感同身受:“拉萨出来的第二天,天气冷,油结成冰了,车打不着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个大男人就哭了,真的哭了”。“我前面有辆车走到了冰上边,突然停在那个地方,我也跟着停到那,车就慢慢地朝悬崖边滑,滑到悬崖边上,大概十几公分,就停在了那。”
这是游青山12年开货车最危险的经历——几乎搭上命。如此艰难,为什么要坚持送牦牛肉?一个细节揭露答案: 他的家乡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在北京的帮助下,200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他们一直将这份兄弟情铭记在心,牵挂着在武汉救援的北京医疗队。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有了细节的累积,听众才能对人物有深刻理解,只有深刻理解,才会有强烈的共鸣。
3.疫情中的人物报道,要把握好“共情”的度
3.1秉持“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美国记者约翰·赫尔顿曾经说过:“新闻工具不应该把新闻人物当作‘材料看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人看待。” [4]疫情期间,人们的心理和心灵已经受到了冲击,一线的抗疫人员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疫情面前,记者采访人物时,第一要特别注意充分沟通,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第二绝对不能“为了完成报道”而忽视受访者的心理,揭开伤疤,渲染悲痛,要避免给当事人和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必须满怀敬畏和善意。
3.2可以“共情”,但是不能“情绪化”
“共情”的力量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走近采访对象、更好的沟通、更好的选择材料呈现报道。但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分清楚:“共情”不是同情,不是单纯的情绪反应,而是客观的、深思熟虑后的响应,是基于理性的“共情”。[5]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在情感上“高度自律”。
尤其是疫情期间,采访者很容易被感动,如果过于“情绪化”,可能会有失客观、偏离方向。人物报道有“情绪传播“的效果,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报道,做好“共情”引导,意义重大。 所以,疫情期间的人物报道,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诉诸情感,更重要的是增强人物厚度,挖掘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1]王红.浅谈共情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8(9):90-91.
[2]高晓虹,蔡雨.畅通信息 增强信心 稳定人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报道分析[J].中国广播,2020(3):5-10.
[3]王振江,叶玉纯.运用细节凸显人物报道的表现力[J].军事记者,2016(9):24-25.
[4]章洁.要把典型人物放在共情传播视角下[J].传媒评论,2020(1):31-33.
作者简介:陈蕾(1983-),女,湖北黄冈人,編辑,研究方向:新闻专题节目的采访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