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创新对策研究

2020-09-06孔令涛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对策建筑工程

孔令涛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质量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质量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阻碍,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质量监督,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对策;研究

导言

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在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实践中必须综合考虑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然后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出发,健全管理体系和相关组织机构、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监管,做好人员培训与安排。只有监管水平提升了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为建筑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现在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都存在权责交叉和模糊的问题,建筑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因为受到经费的影响,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监管人员积极性不高,加上权责不够明确,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在出现问题后很难及時找到负责人员。而且大部分单位是一边建设一边质量监管和控制的,导致质量管理的责任无法有效落实到具体个人,存在无人监管、无人负责的现象,在监管的过程中一定要签署五方责任主体承诺书、授权书,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1]。

(2)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目前建筑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高,导致建筑质量监管人员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有效信息,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因为工作透明度不够无法接受社会的监督,而且目前许多建筑质量监管主体没有开始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会给建筑质量监管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

2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相关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施工人员是开展工程建设的主体,其质量意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与施工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建筑企业在开展质量监督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将其作为重要的管控对象,进而为施工质量奠定人员基础。首先,由于施工现场涉及施工人员较多,并且呈现较强的流动性,容易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埋下隐患,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把控,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序的负责人,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随意走动;其次,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内容要涉及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质量意识等,通过培养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对于特殊岗位要秉承“持证上岗”原则,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最后,建筑企业要制定以及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及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以免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加强设备材料管理。设备和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支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材料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密切关系,设备材料管理也是质量监督的关键内容,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设备材料加强管理,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首先,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材料的采购工作,与市场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在材料进场后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抽验,如果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到施工建设中,需要与供应商联系做返厂处理;其次,材料进场后需要进行妥善保管,做好材料分类保管,尤其对于钢筋、水泥等重要材料,需要做好防潮、防盗工作,避免材料在保管中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最后,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建筑企业需要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查,保证设备处于稳定而安全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设备异常,要进行及时修理,同时,设备如果在运行中出现故障,要立即停止施工,并且组织检修人员及时抢修,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保证设备运行质量,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2]。

(3)落实监督责任制度。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质量监督中,需要提升所有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制定以及落实监督责任制度,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职能。首先,为了保证监督责任制度的全面落实,需要在每个施工环节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并且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把控,避免出现监管不严、不到位等情况,保证各项质量监督工作的有序以及顺利开展;其次,在制定监督责任制度中,需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晰,防止在质量监督中出现相互推诿、权责不明的情况,保证所有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监督中,提升质量监管效率;最后,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质量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考核制度,将施工质量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及时追究各级人员的责任,将考核标准和工资绩效挂钩,提升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

(4)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工程监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筑企业需要给予工程监理以高度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首先,应实行监理旁站制度,要求监理人员对整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把控,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在完成工序施工后,需要对其进行质量验收,如果结果不合格需要立即做返工处理,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其次,对监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保证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符合岗位要求;最后,建筑企业可以引进第三方监理机构,由其全面负责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进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3]。

3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需要给予质量监督以高度重视,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发挥质量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113.

[2] 王红川.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4):291,293.

[3] 徐平.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8):187-188.

猜你喜欢

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对策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其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的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与探索研究
方家山核电工程无损检验质量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