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发展的挑战及人才凝聚力提升探讨
2020-09-06唐名威刘华鲁
唐名威 刘华鲁
摘 要:本文从作者、读者群体分布特点和交叉学科期刊评价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新兴 交叉领域科技期刊的发展困境。阐述了凝聚专家、编辑、作者、读者对于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的重要作用,并从增强专家在参与办刊过程中的归属感、满足感、主体意识,提升编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尊重、挖掘和培养青年作者,多层次服务读者等方面,分享了《大数据》 期刊的办刊经验和人才凝聚策略,以期为科技期刊人才凝聚力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人才凝聚;专家办刊;学者型编辑;青年科技工作者;服务读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我国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该意见对新兴交叉与战略前沿领域的科技期刊给予高度重视,希望可以有效引领新兴交叉领域科技发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大数据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并于2014年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技术领域,更被誉为数据经济时代的“石油”。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引领和创新成果推广的作用,《大数据》于2015年5月正式创刊,重点报道大数据领域的关键技术、热点的前沿性研究与应用成果,以及具有前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与技术发展见解等。作为起步不久的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如何迅速明确期刊定位,快速凝聚专家、编辑、作者、读者,对于快速提升期刊影响力、有效传播科学知 识、服务国家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1.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专注新兴交叉领域的科技期刊中鲜有影响力很大的,笔者认为可能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读者、作者群体分布较广,如何定位期刊并获得广泛认可成为难点。现有的科技期刊栏目大多是在单一学科基础上设置的,学科边界非常明显,且相对固定,面向的读者和作者相对集中。[1]交叉学科涉及的领域较广,面向的读者群体千差万别,如何定位期刊,策划文章方向,使不同学科的知識体系和创新思想更好地互相渗透和交叉融合,对科技期刊从业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是交叉学科期刊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限制了对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由于交叉学科的科技期刊可能涉及多个不同学科领域,而不同学科领域对期刊和文章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交叉学科期刊在期刊评价中通常处于不利地位,传统期刊评价指标难以对学科交叉 期刊的影响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2]而作者往往受职称评审、毕业认证、奖项申报等的影响,通常将内容质量很高的论文投向各学科影响因子较大的期刊,对于交叉学科期刊来说,如何在现有情况下对报道内容进行清晰定位,提升社会认可度,吸引高水平论文, 成为另一大挑战。
大数据涉及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统计学等技术和应用的自然科学领域,同时还涉及政策、法律、标准、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几乎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典型的新兴交叉领域,《大数据》同样面临以上两大挑战,而且作为创办不久的期刊,面临的困难更大。经过近5年的摸索,《大数据》逐渐形成了以“人才凝聚”为重要抓手的办刊思路,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2.人才凝聚力提升策略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传播的重要载体。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兴交叉领域不 断涌现,学科界限逐渐模糊,如何统筹和凝聚相关学科的人才,是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优秀作者是科技期刊的重要资源,服务读者是科技期刊的根本宗旨, 专业学者和期刊编辑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基础。本节将从凝聚专家、编辑、作者、读者4方面人才的角度,结合《大数据》期刊的实践,系统阐述人才凝聚力提升策略。
2.1凝聚专家
“专家办刊”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技期刊运营的重要形式,邀请一流科学家参与办刊,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优势,为期刊建设和内容质量提供保障。编委会是科技期刊的领航员、宣传员、联络员,对期刊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主编更是期刊的灵魂人物,如何组建并用好编委会,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吸引负责任的专家参与期刊建设。很多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虽然在领域内知名度非常高, 但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参与期刊建设对于他来说只是挂名,不愿意将太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期刊建设,由这样的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形同虚设。笔者认为,专家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固然 重要,但其参与期刊建设的意愿和积极性更为重要。大数据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如何抓重点,同时兼顾领域广泛性来组建编委会是十分困难的,《大数据》在创办之前,经过半年多的走访调研,综合考虑大数据的知识结构、发展进程和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与积极程度等 多方面因素,确定编委会以计算机领域专家(45人)为主,行业应用(如天文、遥感、医 疗、交通、金融等行业)、政策研究(如标准、法律、政策等)等领域的专家(22人)为辅的结构,重点邀请认真负责的专家(共67人)组建了第一届编委会,发挥实质作用的编委会可以为期刊保驾护航。
使专家有归属感。专家在参与期刊建设过程中有归属感的前提是其对该刊的办刊定位、发展理念、运行规则、面向群体等给予认可,这对于一个学术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新创科技期刊来说,与现有学术组织合作是一条便捷之路,《大数据》在创刊之初,从众多学术团体中选择邀请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大专委”)这 一相对成熟、结构完善、影响力较大的学术组织作为学术指导单位。该组织聚集了国内外众 多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其发展宗旨与《大数据》的办刊宗旨不谋而合,委员们对该组织的 认可度很高。正是由于与大专委的深度合作和绑定,使专家们在较短时间内对新刊《大数据》 给予认可,并提供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供稿和审稿工作。编委会每年会对一年以来各位编委的贡献程度进行总结和评价,使编委们体会到加入该学术组织应承担的责任。
使专家有满足感。专家参与办刊是其额外的工作,愿意参与其中的都是有文化情怀、有文化担当的,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影响力等为传播科技成果、启迪读者思考、推动时代进步贡献力量,从而获得充实与快乐,这是一种人生大格局,也是一种文化大视野。编辑部应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用于期刊宣传推广运营,并及时向编委会和相关专家汇报进展 和成果,听取意见,不断完善,将刊登的好的内容和科技成果进行广泛、有效的推广。目前 ,《大数据》官方微信(关注用户4万)、今日头条(关注用户13.3万)等平台的关注用户迅速上升。此外,通过开展面向政府、产业、学界的活动,如“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数据科学家大会”“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等自主品牌会议,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专家通过期刊的宣传推广平台,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范围。
使专家有主体意识。为了更便于专家参与办刊,编辑部应发挥更高的积极性,经常实地拜访专家,就领域内的前沿热点、学科发展方向以及期刊栏目设置与建设思路等与相关专家 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与专家的密切度,同时,使专家们意识到其对期刊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树立主体意识。《大数据》充分秉承“专家办刊”这一原则,2019年,专家文章约稿率达85%, 编委参与组稿和供稿的比例高达73%,75%的编委参与了专业审稿工作。编委会发挥了实质 作用,编辑部配合专家完成组稿、约稿工作,并紧密跟踪专题进度,共同保障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出版时间。正是由于专家的深度参与,《大数据》目前已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CCF 推荐中文科技期刊目录,并被评为 2018 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 “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被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数据库收录和认可的科技期刊。
2.2凝聚编辑
编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编辑工作存在很多狭义的认识, 认为编辑主要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任何具备一定文字功底的人都可以担任, 职业门槛较低,这就造成高水平编辑人才招聘的困难。此外,很多科技期刊编辑对自身的职业认知也存在偏差,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文字加工和简单的查重送审,在科技引领方面的主动性非常底。实际上,科技期刊编辑是富有创造性的职业,其承担了挖掘和传播科技成果的 重要使命,其职业素养和学术涵养与科技期刊的发展潜力密切相关。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编辑应该发挥主动性,扩展学术视野,培养学术敏感性,[3]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选题策划、专业审稿、特色把握、学术交流等,提升科技期刊的专业水准。而要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需要稳定的编辑队伍和拥有学术研究能力的学者型编辑。
《大数据》编辑部隶属于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通传媒)学术出版中心,该中心共出版科技期刊 8 本。学术出版中心统筹安排人员进行文字加工和新媒体运营,各刊编辑部主要负责期刊内容策划、学术质量提升、知识服务运营等工作。学术出版中心在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奖励机制方面制定详细规定并有效实施,使编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激发工作积极性。《大数据》严格执行学术出版中心的相关规定,建设编辑队伍。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通过开展“信通大讲堂”系列活动,提升编辑的职业素养;通过执行“名编辑出版家”培养制度,鼓励青年编辑走出去,增强同行交流,拓展国际视野;通过“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吸纳具备较强学术能力和业务能力的具有博士学历且有科研经历的高端人才加入编辑部。
在考核制度方面,从以下几点实施:一是专题策划数量与质量。要求每位编辑每年策划专题数不少于 2 个,编辑部定期对每期专题的引用量、下载量、阅读量等情况进行统计跟踪,评估专题影响力。二是拜访专家次数。要求编辑日常性拜访专业技术团队,对领域内专家团队的组成、研究方向、研究进展、创新成果、发展规划、合作需求等进行整体把握和深入了解,并撰写调研报告,及时与编辑部其他同事共享交流,在增强与专家黏性的同时,可以更好地策划优秀文章和专题。三是参加学术活动次数。要求编辑积极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密切跟踪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四是季度论文评比。《大数据》的编辑都是拥有相关领域背景的理工科研究人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术研究能力较强,但对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些认识还需要不断提升,因此,通过季度论文评比活动督促编辑针对每次拟定的与期刊出版相关的主题进行调研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 验和心得体会撰写论文,这样既可以使编辑们带着问题去工作,又可以及时将心得体会记录,为后续的工作开展不断积累经验。
在奖励机制方面:一是评选季度优秀和年度优秀。对优秀编辑的工作表现和业务创新能力给予肯定和分析,对于年度优秀论文的策划编辑也给予一定奖励,这样对编辑工作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指引性;二是奖励精品学术专著策划编辑。信通传媒学术出版中心每年基于各刊学术资源,策划出版多套學术丛书和几十种学术专著,对于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图书策划 编辑给予奖励,鼓励编辑深度挖掘学术资源,服务读者。三是鼓励品牌活动创办和运营。国外科技期刊出版业已经做到了从引导科研到投资科研,而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尚未做到引导 科研,因此,《大数据》鼓励编辑发挥主体意识,基于信通传媒学术出版中心的刊群资源,策划高端品牌学术活动,邀请全球知名学者在活动上发布和交流最新高水平学术思想,充分发 挥科技期刊的导向性作用,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显示度。
2.3凝聚作者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看似与论文打交道,但实际上他们面对的是论文背后的专家学者,如何与这些专家学者进行深层互动,不断吸引和凝聚作者,也是期刊编辑需要研究的问题。要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每篇论文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处理时要在充分尊重作者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引导作者接受修改建议,不能任意修改作者的观点。对于文章中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的观点,编辑要与作者深入交流,就某些关键性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直接对话,直至达成共识。通过这样的交流,编辑与作者的距离更近了,让作者的学术成果可以更好地呈现的同时,也让作者体会到编辑的责任心和学术涵养,为期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为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作者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奠定一定的基础。大数据是新兴领域,涉及很多关于概念、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编辑部做好作者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桥梁。《大数据》责任编辑与每篇文章作者至少沟通 2 次,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作者和责任编辑互加微信好友,这在提升文章交流效率的同时,编辑也可通过关注作者的朋友圈,了解学术动态和其后续研究工作进展等,挖掘优秀成果并于第一时间刊登。编辑也可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分享期刊的优秀文章、期刊动态等信息,其宣传的对象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创刊至今,编辑部已与 200 多位作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作者再次供稿的意愿也较强。
为作者搭建宣传交流平台。科技期刊编辑要通过多种方式为作者提供更大的宣传交流平台,帮助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努力与其实现良性互动、合作共赢。[4]《大数据》的所有文章除了在期刊官方网站免费下载之外,还通过官方微信、今日头条广泛宣传推广。编辑部还根据每期专题方向,筛选相关机构人群(如政府、研究机构、企业)进行定向赠阅,还通过相关学术会议赠刊宣传。正是由于多种渠道的宣传推广,《大数据》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持 续提升,作者与其研究成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曾有多篇文章(如 2018 年“数据自治开放” 专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交流学习,并通过编辑部与相关专家进行对接,编辑部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此外,《大数据》每年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如中国国际大数据大会、信息与数据科学国际会议),邀请优秀作者参与交流,为作者扩展学术人脉和合作机会提供 了很好的平台。
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机会。通常,编辑们总喜欢将目光聚焦在高层次的专家作者身上, 青年作者往往不被重视。然而,青年是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人才也是科技事业的主力,是创新活力最积极的群体,[5]很大一部分的创新思想和研究成果均来自于青年作者,但这个群体的论文内容相对单薄,论文书写的学术性、规范性相对较弱,编辑应该发挥专业优势,扶持青年作者群体,针对青年作者论文常见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培养和挖掘潜在优质作者群。[6]经过这个过程与期刊一起成长的这部分群体对期刊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 《大数据》特别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挖掘,积极了解专家团队内的青年骨干力量,通过参与和举办小型学术沙龙,与相关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交流,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丰富的作者资源。
2.4凝聚读者
服务读者是科技期刊的根本宗旨。如何扩大读者群并留住读者,这就需要科技期刊工作 者要换位思考,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分析其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增加与读者的黏性。
内容前沿、观点深刻、语言简洁。科技期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如何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有效传播,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应用。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表达方式单一、语言晦涩难懂,很少真正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其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从而使很多读者对科技期刊敬而远之, 科技成果传播效果有限。《大数据》要求编辑对大数据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政策导向等有所把握,及时跟踪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由于大数据涉及的领域很广,所以,编辑部还应同时定期开展线上调查活动,评选读者最受欢迎文章并把握其希望了解的方向,了解读者的喜好和关心的热点,并有针对性地策划相关选题。此外,《大数据》在创刊之初就根据大数据的新兴交叉领域特点、发展阶段和读者群体,明确了期刊风格,要求文章在保持深刻性的同时,使语言尽量简单明了,不堆叠一些晦涩难懂的公式推导,重点强调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思路、方法和结论等,让更多的读者愿意读、读得懂,并从中有所收获和 启发。
多层次服务读者,加强互动。科技期刊工作者要仔细分析读者需求,為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大数据》每期出版后,通过官方微信和今日头条同步推广,每篇文章均开通互动权限,读者针对某篇文章的一些疑问和评价可随时在线与编辑部沟通,在编辑 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读者也可直接与作者沟通,方便及时交流和专业探讨。此外,编 辑部通过定期统计读者对每篇文章的关注程度,确定一些方向进行图书策划,邀请相关专家 团队撰稿,方便对文章内容感兴趣的读者进行延伸阅读和深入学习,多层次服务读者,提升 读者体验。如《大数据时代:数据保护与流动规则》《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等多本图书 均是基于优秀文章进行内容扩展形成的,图书销量和读者口碑都表现较好。
结语
2019 年,我国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明确 指出,要提高科技期刊的人才凝聚力。人才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世 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抓手,本文针对新兴交叉领域科技期刊的特点和发展困境,并结合 《大数据》期刊的办刊实践,阐述了凝聚专家、编辑、作者、读者 4 方面人才的策略和方法, 为科技期刊人才凝聚力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1]赵新科,陈亮.科技期刊交叉学科投稿稿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 刊,2017,29(6):128-131.
[2]张慧玲,许海云,岳增慧,等.学科交叉期刊的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J].情报学 报,2019,38(10):1030-1040.
[3]刘芳 .论公安学术期刊编辑素养及“ 编辑学者化”[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1):121-128.
[4]刘华鲁.抢抓机遇,正确把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的“六大关系”[J].科技与出 版,2019(4):41-46.
[5]周建中.关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导报,2019,37(12):97-101.
[6]张文鸯.学报编辑的三种“冷漠”及其消解[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6):91-93.
作者简介:唐名威(1986-),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大数据》期刊编辑部主任,《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编辑部执行主任;刘华鲁(1973-),男,山东威海,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