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灰暗处,更添一抹亮色
2020-09-06王志芳
王志芳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常见样式,有着鲜明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语言朴素平实;想象奇特,充满神奇色彩,艺术感染力强。毋庸置疑,感受情节的生动和体会奇幻的想象是这类课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老师仅仅着力于以上两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一些次重点的处理,以致课堂衍生出了一些灰暗角落:1.重情节的生动性而轻情节的复杂性,带来情节梳理的忽视;2.习惯性重视“高级语言”的品味,忽略朴素语言的欣赏;3.因想象奇特而将人物神化,引发学生心理上对主人公的疏离。
这些灰暗角落,显然有煞课堂教学的风景。教师要立足于此,基于学情,精心预设,处理好梳理情节、品味语言、亲近人物这些次重点的教学,于灰暗处,为课堂更添一抹亮色。现以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一文为例,来谈谈民间故事教学中一些易忽视的次重点的处理。
一、有“法”有“形”,让复杂的情节可理
民间故事这类文体,情节相对复杂些。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有些教师干脆越俎代庖或者让个别优秀的学生包干代替。殊不知,更多的学生听着似懂非懂。教师若能正视它,将过程展开来,让学生亲历梳理的过程,并教给梳理的方法,使学生看到思维的路径,那么,再复杂的情节也是可以梳理清楚的。
1.教给方法,让梳理过程有法可依
这个故事的时间跨度较长,人物较多,情节也比较复杂。这些纷繁的情节,对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来说,犹如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先行梳理,再引导学生一步步梳理清楚。且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这个民间故事的情节有点复杂,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梳理一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个故事,看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对。故事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来写的。
生:还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的短语。
生:“古时候、一年一年过去、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时候”。
师:开头这个“古时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谁能说得确切一点?
生:牛郎小时候。因为第一句话说“古时候有个孩子”,再加上后面讲“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可以知道前面在讲牛郎小时候。
师:在这些时间里,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生:牛郎小时候,孤苦伶仃,与老牛相依为命。
生: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哥嫂把他赶走,牛郎和老牛独立生活。
生:一天晚上,老牛开口说话,给牛郎做媒。
生:第二天黄昏时候,牛郎结识了织女,两人结了婚。
师:现在,你能来说说这个故事情节发展的经过吗?
(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你是否从中学到梳理情节的方法了呢?
生:只要把时间和对应的事情联系起来,就是一个个情节。
师:掌握了这个方法,再复杂的情节,我们也能梳理出来。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时间变化,再找出事情的发展,最后连缀起来,便能连贯地讲述情节的发展,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学生亲历了梳理的过程,体验了民间故事情节丰富的特点,更习得了梳理情节发展的方法。
2.动态呈现,让梳理过程有形可视
语言是思维呈现的最基本、最常用、最便捷的方式,假如能辅之以直观的形象,有声有形,声形同步推进,将梳理的思维过程充分物化,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在听觉、视觉的同步运行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理清较为复杂的情节。
在上述梳理过程中,随着师生交流的推进,教师借助课件及时呈现相关的内容,直至完成整个梳理结果(如下图):
上图中,关键的字词,形象的符号,合宜的布局,很好地阐释了什么是情节,有哪些情节,情节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这样,让抽象的思维有形可视,让复杂的情节梳理不再复杂。
二、引导关注,让朴实的语言可赏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口语化特点突出,朴实无华,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也正因为其明白如话,教学中对语言的品味就被忽略了。其实,这些劳动人民代代相传的语言,经过岁月的洗礼,历久而弥新,大俗又大雅,同样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蓝本,需要教师引导关注。
1.品通俗之语,赏朴素之美
这个民间故事由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整理。文章读来明白晓畅。其中的朴素之大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欣赏。且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从几个方面讲述了牛郎对老牛的照顾。吃好、喝好、住好,知冷知热,这真是——
生:十分周到。
生:无微不至。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挺周到”。
师:作家叶圣陶在整理这个故事时,为什么不用“无微不至”呢?
(很多学生面面相觑)
生: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头讲的,“无微不至”有点不搭。
师:是啊,“无微不至”是个成语,虽然表现力更强,但比较书面化,不符合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大家看看这篇课文,叶圣陶爷爷在整理这个民间故事时,通篇没有很“高大上”的用词,而都是“接地气”的语言,让人读来明白晓畅。这就是朴素之美。
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借“挺周到”三个字辐射全文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民间故事口语化的特点,感悟明白如话的语言的朴素之美。这是民间故事这一文体的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一次很好的审美教育。
2.品匠心之处,赏雕饰之美
民间故事中,也会用上一些修辞、细节描写或者俗语略微雕琢一下,以增強故事的表现力。
文中第12自然段,老牛做媒时指引牛郎,“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该修辞手法的作用。且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老牛做媒时所说的地点,改为这样说——“在右边那座山后的树林前边的一个湖”,不是更简洁吗?
(很多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大家对比着读读看,有什么发现?
生:文中这样说,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一直喜欢讲的“门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很有趣。
师:是啊,这样说有什么作用呢?
生:讲起来很顺口,听起来也好记。这样一步一步说,方便牛郎一步一步记。
师:句子之间咬尾巴,环环相扣的写法,叫“顶真”。它让我们更好记更好讲。那就让我们在读中体会这有趣的语言吧。
(生读得兴味盎然)
师:谁能来把这个地点讲一讲?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顶真”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在对比朗读中,发现这段看似普通的文字中潜藏着的盎然趣味。
其实,这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还有不少匠心之处。如细节描写“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歹毒而又虚伪的嫂子;如“眼中钉”这一俗语,形象地写出了哥嫂对牛郎的厌恨,进而凸显出哥嫂的贪财和无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赏这些语言运用的匠心之处,在领略雕饰之美的过程中汲取其中富含的文学养分。
三、走进内心,让神化的人物可亲
牛郎善良、勤劳的美德,对生活的热爱及独立自强的精神,都是值得学生汲取的宝贵的精神养分。可是故事中的牛郎后来与织女这个神结了亲,再加上他小小年纪就十分自立自强,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神化。要让学生从牛郎身上得到感染,先要让学生与牛郎“亲近”起来。走进人物内心,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牛郎跟我们一样需要交流需要关爱啊!他的这种需要就在跟老牛日常的闲聊中。请大家设身处地为牛郎想想,他会跟老牛怎么说?
生:劳累了一天,牛郎依偎着老牛,躺在柴草上,难过地说:“我已经很卖力地干活了,为什么哥嫂还要对我不理不睬呢?”
生:中秋节的夜晚,牛郎坐在山顶上赏月,他对身边的老牛说:“别的伙伴都有爹娘,我多么羡慕啊!要是我的爹娘还活着,我能跟他们讲讲话该有多好啊!”
……
师:大家想牛郎之所想,痛牛郎之所痛。这么一说,我们仿佛感觉牛郎并不遥远,他似乎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只是他的生活比我们不幸。但是他身上有很多打动我们的地方——
生:受哥嫂虐待,他还能独立地生活下来,还对老牛呵护备至。
师:这份自强、善良,很是可贵。
生:他这么不幸,有时居然还会哼哼小曲,可见他还是很乐观的。
师:苦难的生活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也没有泯灭他的善心。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牛郎的角度来替牛郎倾吐一番。这样,学生就走进了牛郎的心里。经历了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牛郎就如邻家少年般走进了学生的世界。这样,他身上的种种可貴的精神,更易打动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