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提升学生自读能力
2020-09-06蔡丽萍
蔡丽萍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各种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自读活动。引用助学工具,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质疑,结合单元进行学习,展开课内外群文阅读的活动等,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提升自读水平。
【关键词】教材资源;自读课文;初中语文
部编版教材的课文总体可以分成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作品这几个部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对自读课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将自读课文等同于精读课文,进行深入分析,也有的将其等同于课外阅读,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自读情况。实际上自读课文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衔接,教师要促使学生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借助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解读这些作品,进而提升阅读水平。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自读,提升自读水平。
一、善用助学工具,牵引问题
在部编版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助学工具,如,“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导读”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先鼓励学生阅读精读课文,然后结合助学工具引出自读的关键点,牵引出问题。这样就能巧妙引导,促使学生关注焦点,提高阅读效果。
笔者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时,鼓励学生利用助学工具“写作”的“学习抒情”和综合性学习的“天下国家”部分展开思考。首先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运用了哪些抒情的手法,作者主要想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怀。此后利用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如何展现国家的概念,怎样体现爱国精神,如何将“爱国”这样的大概念转化成具体的事件和细腻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些问题和助学工具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结合重点展开阅读。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还鼓励他们尝试自主创作,写一篇能体现爱国情怀的散文。如,有学生从“古诗词”入手,写了古诗词中如何展现爱国情感,并体现了自己对国家的认知。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而助学工具就是其中之一,结合这些工具可以提炼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会主动围绕关键点展开拓展阅读,搜索素材,在解读自读课文的时候也能围绕焦点,自主总结语文知识。
二、联系生活经验,敢于质疑
质疑是阅读中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自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鼓励他们积极质疑。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经验,尝试和作者形成平等对话,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阅读效果才会更好。
八年级下册第11课《核舟记》的特点就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艺术品的造型,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笔者在教授这篇文章的时候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阅读,首先想一下自己是否有过欣賞艺术品的经历,此时会关注哪些地方,《核舟记》在描写事物的时候是否也按照这样的先后次序来写作。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大胆质疑,说说这篇文章有什么不足之处。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描写一件艺术品的时候,除了惟妙惟肖地展现其姿态以外,还要介绍一下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而这篇文章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作者,但是对“苏轼泛赤壁”的典故和作者如何得到该艺术品的经历都没有写,我觉得还需要补充一下相关的内容,文章才更完美。”在这样的自读中学生不仅读懂了作品,而且还得出了自己的想法。
自主质疑是自读学习中的重要能力,学生只有获得了真实的阅读经验,才能进入到文本的世界中,和作者进行对话。这样能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自读的效果也会更好。教师要尊重他们的真实体验,鼓励其大胆表达。
三、加强单元整合,习得方法
单元整合也是展开自读活动的重要方法,教师要结合精读的课文,找到该单元的探究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单元导读提示和文本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出语文知识,进而提高阅读效率。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以此为抓手,提高阅读效果。
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时鼓励学生围绕审题立意进行思考,而后引导学生运用单元整合的方法,思考一下该单元的作品如何展现出主题。学生将本单元的《孔乙己》《变色龙》等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发现作者在展现人物形象的时候常常将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融合在一起,并通过对人物的褒贬等方法展现出对社会的批判和评价。在学生总结出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围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这个主题进行思考,探究一下初中生活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思考怎样的材料才能展现出这种主题思想,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相关写作方法。
在单元整合的时候教师要避免设计过于宽泛的问题,而应该聚焦单元阅读的重点,并着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教师要采用更直观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单元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
四、建构群文体系,课外拓展
由于自读课文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的桥梁,所以教师要利用自读课文构建起群文阅读体系,让学生逐步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展开更广泛的阅读。此时要鼓励学生思考该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思考自读课文的整体特点是什么,然后试着在课外寻找同主题的作品,这样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读习惯。
笔者在教授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时,引导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尝试品读更多游记作品,并思考如何自主创作游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读到了不少精彩的游记,他们尝试自主评判,思考怎样才是好的作品。如,有学生认为:“好的游记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而且还将自己对文化的思考融入了其中,体现出了自己的理性情感。”在课外阅读后,学生试着进行自主创作的活动,如,有学生写的是江南园林,他认为从江南园林中能看到古人对美的认识,从中能看出“虚实相生”“气脉贯通”等美学意蕴,不仅如此,江南园林还展现了古人希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想法。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入了作品中,体现了自己在自读中总结出的写作手法。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从课内拓展到了课外,这给他们广泛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一步步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步展开自主阅读实践活动。
自读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方法,并学以致用,将课堂中掌握的方法运用到自主阅读中去。教师要结合自读课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玉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7):83-85.
[2]刘金玉.“自读课文”怎么教——以《安塞腰鼓》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0(2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