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六上)教学设计

2020-09-06史晓丽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观点词语人类

史晓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晶莹”“和蔼”等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感受地球的美丽、无私。

2.学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阅读方法。感受到人与地球命运息息相关,知道目前宇宙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有地球。在阅读中形成“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哲学观,产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危机感,具有“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使命感,能从身边小事做起。

3.巩固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式。体会到文章结构安排的独特用意及用词的准确性。

4.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设计出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教学过程:

一、新闻导入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新闻报道,看看哪些同学能很快找出报道中的关键词。出示:

1.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2.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3.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打赢蓝天保卫战等工作发表重要讲话。

4.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环境规划总部举行。当天,“一个地球”峰会同時在环境大会期间举行。

交流:学生从四篇新闻报道中得到一个观点,从国际到国内,都在重视生态环境。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只有一个地球》。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在文章中,每段话都会有一个小观点,整篇文章会形成一个完美的中心。在阅读时,就需要我们准确找到每一段中的“观点”。默读课文,请找出表达文中主要观点的句子。

我们该怎样保护地球,让人类子孙后代都能在地球上幸福生活呢?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里。

2. 默读课文:课文围绕地球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同学们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完成这道题。交流汇报内容如下: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同学们找到了表达每部分观点的关键句子,现在再用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完成这个思维导图,让这篇说明文的结构看起来更加清晰。

3.在读文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跳入你的眼帘。认读词语,说说看到词语后的感受。

“晶莹的球体、和蔼可亲、慷慨地提供 ”,读到它们,你们的心情如何?

再看“随意”“滥用”两个词语,表现出的则是人类的无知与愚昧。

三、走进文本

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的结论是“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那么,这个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交流汇报:

1.先介绍地球的美丽。出示第1自然段:

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从“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句话感受到表达的生动形象,地球与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 。

同学们,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语言之美,地球之美。

2.接着写出地球的渺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感受到人类在不断繁荣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美,但是地球只有这么大,不再长大。

3.什么是自然资源?作者怎样表达出自然资源的有限?有你熟悉的说明方法吗?

同学们会发现片段中出现了“举例子、列数字、作假设”这些已经掌握的说明方法。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来介绍资源有限呢?

经过深层思考,同学们体会到运用这样的说明方法能体现自然资源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面临着危机。这就是围绕一个观点合理选择材料的重要性。

4.人类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吗?学生自主学习找到支撑这个观点的方法并交流。

(1)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

(2)第6自然段中的“至少”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去呢?

5.出示补充材料:

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第一需要。人可以数日不吃不喝,但却不能不呼吸。大气还阻挡了对人体有伤害的紫外线、X射线以及宇宙射线,消除、减轻了来自星际空间对地表的袭击,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如果这个“保护伞”受到破坏,紫外线辐射将造成细胞死亡,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出了触目惊心、忧心忡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信大家充满了对地球的怜惜之情,很想站出来呼吁——不要再伤害地球了。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两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语,和同学交流。

如: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请不要向她的血管里注入废水。

6.大家注意到文章开篇运用了宇航员的描述,结尾处又提到了宇航员的感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以宇航员的视角介绍地球,这样的意义是什么呢?

四、走向生活

1.作为小学生,我们心中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保护地球的责任担当之情。可是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说出自己的设想。

2.请同学们阅读一段话:

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这一宏伟计划的进程中,无数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九死一生的冒险和对人性的终极拷问也同时上演。

这段话是《流浪地球》的宣传语,我们的地球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

3.总结:地球承载着人类的所有幸福与未来,万事万物都与地球的健康息息相关。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凤凰双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观点词语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找词语
人类第一杀手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