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大运河带动人文经济 以天津市杨柳青古镇为例

2020-09-06董肖肖

炎黄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杨柳青年画运河

董肖肖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能够带动沿岸经济、人文的发展,天津是北京到杭州之间的枢纽要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文将以天津市杨柳青古镇为例,详细探讨该古镇能够持续千年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从文化、经济两个方面的发展历程论述,找到运河繁荣和古镇经济、文化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希望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的文化研究能够帮助其他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在新时代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

运河文化在我国已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对东部大部分的城市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以天津杨柳青古镇为例,该镇从明朝正式确立和发展,在五百年的风雨中,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颓败,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使得这个城市在今天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价值内涵。下文将着重介绍在运河经济影响下杨柳青古镇所遗留下来的遗产价值,并且对近代以来该镇的变革道路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未来的变革提供一些方法。

京杭大运河发展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最长的人工运河,总共长度有一千八百多公里,从北京蜿蜒一直连接到浙江的杭州,途经黄河、长江、淮河等多个流域。京杭运河的河水主要是从内陆河道得到水源的补给,沿线很多的河段和内陆湖泊以及河流存在联系,部分河段为了能够满足南北各种资源的交流,采用人工开凿的方式连接,天津市的杨柳青古镇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形成。

在元朝时期,统治者在北京定都,需要开凿一条运河将粮食从富足的南方运到北方,因此这条经济生命线由此被开发。这条漕运一开始只负责粮食的运输,随着经济方式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盛行,南方北方经济物资之间的交流需求不断加强。漕运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实现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同时对于沿岸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先部分的随行官员会在漕运的货船中带有少量的私货下岸之后进行交易,一开始政府对于这种行为是禁止的,但是发现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于是开放了这种政策,并且允许部分商人上船进行贸易活动。漕运政策的调整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向商品经济发展,并且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原本南方的丝绸、茶叶、陶瓷等特产无法销售将会堆积受损,政策开放之后,这些过剩的产物会被北方所消耗,同时北方的一些木材、矿产资源也会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南方。明代万历年之前南方的一些书画已经被运送到北方,但是因为输送成本比较高,所以文化活动还没有被普及,随着航运的发展,书画均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

因为船运行业的发展,贸易活动堆积发展成为城镇,京杭大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的商业店铺。天津杨柳青镇因此形成,因为该地树木较多,并且河流河道丰富,是南运河的主要漕运码头,南方进京赶考的书生大都会在此落脚。明朝作者吴承恩进京赶考的时候曾经落脚至此。

杨柳青镇的发展历程

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核心部分,一直都是该区最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杨柳青的文化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景德年间,因为黄河北迁,导致大量的泥沙堆积出一片土地,和天津市的子牙河以及大清河形成对冲,因为该地方靠近海口并且河流纵横所以一开始被称为流口。

随后北宋政府为了能够抵御外敌,在大清河沿岸建筑碉堡,柳树用于防御工程,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了大量的杨柳,并且风光宜人,因此被称为柳口。自从金代之后该地贸易活动增加,人口越来越多,政府在这个地方设置巡检,并且建立了柳口镇,从宋代建立之初到金代确立为镇,杨柳青的历史地位始终不高,并且大部分的商业和手工业都是为军队服务,经济发展程度始终不高。

元朝建立之后,为了满足大量的人口需求,需要在北京和南方之间开凿一条粮食运河,因此天津被列为这条航线的中转地点,杨柳青因为位于运河的沿岸,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历朝历代诗人的吟诵中可以发现杨柳青镇在初步发展的阶段受到运河交通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村落,但是经济发展始终受限。明代建立之后全面禁止海运,运河漕运因此成为国家运输粮食的主要方式,并且天津设置卫所,负责仓储管理机构,天津因此成为当时重要的河运城市,在这种背景下杨柳青的人口,贸易活动,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了能够疏通当地的交通,明政府在杨柳青设置了专门的驿站保证运输,从静海县的东部到武清县的北部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清代大运河的贯通连接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在沿线城市中增添一批重要的商业基地,例如天津,淮安,聊城等,这些城市因为水路便利,一时间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商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部分区域,例如杨柳青,台儿庄,夏镇虽然依然无法和普通的一线城市相抗衡,但是依靠着当地的交通便利能够实现全国货物的自由流通,原本的小村落因此转变成为大规模的集镇。

天津杨柳青桃花坞元素

杨柳青镇是近代北方年画的主要起源之地,在清朝的时候镇内商家如云,店铺众多,大多数的货物都是从南方的水运而来,杨柳青年画制作的材料,例如笔墨纸砚等全部都是从南方运来,早期的面纸因此又被称为南纸。这种纸张效果良好,在江南生产制造,然后经过船舶运送到杨柳青镇的年画作坊中。在颜色方面,早期的年画一般都是以花草材料以及矿物质制作而成,这个方面苏州的颜料最出色,所以大部分的材料也都是来自于苏州。面纸是当时制作年画的主要材料,从现存的一些年画作品来看,当时的杨柳青镇已经形成了标准的制作体系,并且色彩格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非常接近于明朝末年的苏州桃花坞的特征。在清朝中期出现了竹制材料,并且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因此面纸逐渐用于一些局部的刻画工作中。

漕运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杨柳青镇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商客,商人对于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促使年画产量不断增加,同时因为南北习性的不同,艺术作品在此地进行了相应的融合。大致的发展路径如下,南北客商分别贩运年画,然后在运河沿线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满足自己需求的风格,因此大运河流域各个地方的年画特征都是不同的,大运河沿岸的徐州、邳州、扬州、苏州、山东的太和、亳州等地方都会生产属于自身特色的年画,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地区的年画文化已經绝迹,但是天津杨柳青镇历朝历代都受到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品种较多并且内容丰富的年画内容。杨柳青年画的风格和苏州一代类似,苏州年画的起源较早,并且苏州属于中国的文化古城,从唐朝以来一直进行手工业方面的制造,在北宋时期已经成为我国的佛教重地,官方认为苏州是年画的发展产地,发展到清朝时期一般年画的故事题材以仕女图、宫女为主。在现存的杨柳青年画中能够看到之前的影子,例如采茶女、玉娘图等。这些画在苏州制作然后被客商运送到天津。

杨柳青镇年画的发展

晚清时期,天平军占据苏州,并且展开了大规模的屠城运动,城内大部分的商人逃走,苏州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受到严重的挫伤,另外上海开通之后,中国的商业中心发生转移。因为大运河经济的影响,部分苏州商人通过运河途径转移到杨柳青镇,并且开始创作新的年画内容,这个时期艺术家通常以鸟语花香的自然题材为样板,这种新的创作方式既表现了当时创作者对于政治历史的刻意回避,同时另外能够表示出一种文化上的融合。这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为钱慧安,在光绪年间,他乘船从苏州来到杨柳青,暂时住在齐健隆画店,在该店期间出品的作品受到当时地方人民的普遍欢迎。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九年,创作了很多的传统作品。

石家大院的由来

天津市的石家大院已经伫立在杨柳青镇二百多年,该住宅可以说是整个天津清朝的活化石,见证了石氏家族的兴衰过程。在清朝雍正年间,石氏先人从山东到天津来进行船运工作,乾隆十五年间,石家后人石衷正式带领族人落户杨柳青,因为其子颇善经营生意,因此逐渐富裕。第六代之后石家逐渐在天津市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一时间人丁兴旺,家大业大。道光年间,子辈们遵守父辈的遗嘱,实施分家,在后世子弟中大部分都是混吃度日,不思上进,清朝后期家道中落。但是在尊美堂一支中,石原均考取了科举,并且致力于家族的买卖,在政治实力和家族财富两个方面进行扩张,后人甚至迎娶张之洞的侄女進行门第联姻,并且先后被慈禧、李鸿章等人接见过。石家大院有着华北第一宅的称号,是天津市甚至整个北方最大的民宅,无论是在规格上还是设计上都是中国当时最顶级的,具有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特征,同时由借鉴了南方的雕刻工艺,光是石头上的雕刻就耗费了500两白银。

杨柳青百年的经济变迁以及交通发展变化

杨柳青属于运河沿岸比较重要的商业集镇,依靠着水路交通的便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商人旅客前往,本地的居民大部分因此从事各种铸造、雕版以及绘画等手工行业。杨柳青同时还是山东食盐贩卖的中转站,在清朝康熙年间国家在此设立关卡稽查私贩,在乾隆后期发展到顶峰。随后太平天国运动加上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该地的商业发展趋势被阻碍,经济优势不再。但是列强入侵中国之后,杨柳青借助大修铁路的契机,重新实现了有效的发展,将特产年画推广到全世界。

道光年间,随着战争的不断增加,杨柳青的经济一直在逆境中发展,同时在新疆乌鲁木齐形成了新的杨柳青镇,天津杨柳青镇的业务不仅在东南沿海一带发展,同时将业务拓展到内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联军随船抵达天津,很多的沿海居民闻风而逃,但是杨柳青并没有受到很多的影响,因为杨柳青首富给联军提供资助,双方约法三章,杨柳青即使在战乱中依旧没有受到损害。虽然清末时期的战乱对于该镇造成了经济上的打击,但是洋务运动时期,杨柳青也加入了新改的浪潮中,并且建立了新式的交通铁路成为天津市的交通枢纽,因为铁路的发展使得杨柳青内部的年画、豆饼、铸造品等特色产品快速销往全国各地,形成了属于自身的民族品牌。杨柳青经济、交通、政治的变革主要是因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传统农耕经济中,该镇能够依赖运河交通地势进行商业上的交流,本地的商人具有创新精神很快使得该地成为整个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集镇。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当地居民的思想文化发生很大的变化。近代化的洋务思想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的文化习俗中,纵观清朝末年周边运河城市的发展变化,只有杨柳青集镇能够凭借自身的改变以及优势不断发展和崛起。

杨柳青沿岸的诗歌文化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各个朝代经济、贸易、物流的中心基地,同时也是文化和信息交流的中心。因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运河南北沿岸不仅来往大量的盐船、商船,同时还有大量随船的考生以及官员,这些人通常具备大量的文化知识,在运河上行走不禁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大量的诗歌能够为这个历史气息浓厚的古镇增添光彩,另外因为文化思想的交汇使得中国文化思想在这个地方不断更新和发展。清朝的杨柳青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正在朝着萧条的方向发展,有词人写道:青青杨柳岸,此地旧为名。短短两句直接能够表现出词人的悲伤情感。途经此地的词人大部分都是写景为主,主要通过描绘沿岸的风景来表达作者内心独特的情感,这些文学作品的产生以及传播和运河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也正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这些感想能够被激发。同时大量的诗词文献为后人研究运河沿岸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

大运河的开凿以及应用产生了多重性效果。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考虑,运河流通能够方便实现粮食货物运送,提高国家经济发展;从商人的角度考虑,货物流通速度大大增加,并且种类多样,能够更加大规模地发展;从劳动人民的角度思考,运河的流动以及运营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文化思想,提升物质以及精神水平。进入新时代以后,政府加大对于运河沿岸的精神物质文明保护,并且每一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运河沿岸的河道疏通以及养护工作。运河文化目前已经融入中国文化传统中,成为耀眼的标志。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杨柳青年画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Politeness in Language
喜气吉祥的杨柳青年画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