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弟是一道风景
2020-09-06旷瑜炎
每年一到秋季,在我家客廳的博物架上,总会摆满了由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送来的用于食用兼观赏的南瓜,有红宝石、白玉霜、绿玉、香芋、棒槌、晶珠、甜蜜、新蜜本、一串铃……真是琳琅满目、五颜六色、满堂生彩。凡初到我家的客人,总会被吸引过来驻足观赏,有的感叹说:“这真是个南瓜小博物馆。”更有的说:“这是一道别致的风景。”
的确,在我的心目中,这就是一道风景,象征着我那3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蔬菜科研一线的胞弟旷碧峰。
我家有兄弟姊妹5个,我为长,碧峰排行老四。那年代因社会变革,又家境贫寒,家中人口多,生活极度艰苦。父亲个小,体弱多病,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1955年农历9月才出生的碧峰,到1960年还不足六周岁,他就能主动帮助家里干一些活。每天早晨提个竹篮子到屋后的山上拾柴火供烧水用,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天总是不停歇地帮助母亲干这干那。因营养不良,严重缺乏维生素,他三岁开始就患上了夜盲症。一到傍晚,他就两眼一摸黑,什么也看不见,哭着喊着要妈妈,那时搞大集体,我和老二都上了学,父亲在工地,母亲担负着生产队的公共食堂炊事员,每日起早贪黑,要很晚才回家,根本顾不上他,有时他哭累了饿极了,就躺在门坎下面的地上睡着了。母亲晚上回家,没有灯光,几次都踩到他身上,为此母亲常常心痛得落泪。
斗转星移,时光荏冉。碧峰由小学到初中到岳云中学高中毕业,高考暂停了,没有直接进入大学读书的机会,在“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的号召下,便回家种地,跟父亲一起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当地人民公社虽然安排他当过小学民办教师、生产队干部、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民兵营长……等工作。但始终离土不离乡,靠争工分吃饭,他硬是扎扎实实、任劳任怨地当了三年农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在低潮期,你反而会更有动力和契机去学习提高,进行自我调整。当你的机会成本降低,反而可以做到心无挂碍。因为你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咬咬牙,擦擦汗,奋力一搏之后说不定就触底反弹了。”高考恢复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学习。一进大学,他就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琼浆玉液。每天教室———寝室———食堂———图书馆———实验室五点一线,记录了他所有的时光和脚步的轨迹。他非常珍惜在大学校园的时光,总是提醒自己努力再努力,刻苦再刻苦。毕业那年他终于以最理想的学习成绩,赢得了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称赞。
碧峰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衡阳市郊区政府。领导安排他协管农业科技,具体从事气象与农作物生长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这正是他的专长,如鱼得水,浑身充满了使不完的劲,下基层,访农家,走田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无论炎天酷暑,还是三九严寒,都是马不停蹄地观测记录、调查研究,及时给农民以技术指导,在春插或双抢期间,就主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当地农户种植的作物竟获得了大丰收。农民是最现实的,也是最纯朴的。他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位年青人。碧峰每次下乡,乡亲们都会给他塞上几个煮好的鸡蛋或一袋花生米,或生拖死拽留他吃饭。在碧峰心里想的可是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农民能做点有益的事,就是他的初心和满足。碧峰为农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很快被衡阳市郊区党委和政府知道了,作为青年干部的典型,几次进行通报表彰,也被组织部门列入了重点培养和德才兼备的对象,进入了后备干部的人才库。
1983年,衡阳成为全国十六个机构改革的试点城市,率先搞地、市合并,所有的机关人员将面临新的选择。此时摆在碧峰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留在政府机关,走仕途之道;一是离开政府机关去农业科研单位,专门从事农业科学研究,走科研之道。领导和同事们都十分看好他,希望他继续留在政府机关,亲戚和朋友也力劝他留在政府机关。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选择了舍弃政府机关,义无反顾地要求到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这个小小的科研所,位于蒸水河畔一个老旧的村落里,总共才90多亩地的范围(含住房、办公和科研实验地)。20来个编制,几栋灰色的小楼房,跟周边的民居没有多大的区别。单位既没有醒目的牌子,又没有象样的办公室,没有一辆车,仅有的几间简陋的实验室,几台老式的科研仪器和手摇计算机。但他对此不以为然,淡定如水。
碧峰来到蔬菜科研所后,领导一刻也没让他闲着,要求他运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课题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子计算机还是个稀罕物,不要说用来搞研究,连见都冒见过。可是所领导想方设法向财政要了二万多块钱,配了一台电脑,他想到了领导对他寄于的希望和重托,毫不退缩,毅然决然地查资料、请教专家,学习英语,上机操作。废寝忘食,忙得不亦乐乎。不到半年,他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电脑操作技能,湖南省农业厅及所领导交给的《全省水稻苗情预测预报》、《湖南省棉花规范化栽培》两个重要科研课题运用电脑漂亮的完成了。接下来所领导又提出要求他举办全省电脑应用学习培训班。在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助手自己干,加班加点再苦再累也咬紧牙关克服一切困难,他终于编出了一本七万多字的《计算机在蔬菜生产中运用》的实用教材,赢得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赞扬。
1984年,他主持研究的“大白菜规范化栽培技术”,使大白菜产量增长30%以上,专家鉴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1989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摘自1992年2月8日《衡阳日报》第1版)
“旷碧峰不但勤于科研,而且善于总结,乐意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众,让大家资源共享。早在1991年,旷碧峰撰写的《大白菜动态优化与农业措施的研究》被译成英文,特邀他在第二十三届国际园艺大会上宣读,得到世界粮农组织高级官员曼利利博士的高度评价。该成果将对世界范围科学变革有重要意义。”(摘自2001年10月出版《新世纪雁城之星》第10期)
“1992年,全国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旷碧峰应邀出席,在大会上宣读《蔬菜与气候条件回归分析》论文。引起强烈反响。”(摘自2001年10月出版《新世纪雁城之星》第10期)
“1992年,旷碧峰带领一班人,千里迢迢赴海南进行种子加代繁殖,起早摸黑,在地里摸爬滚打,结果他们仅用两三年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本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课题。”……“为了收集理想亲本,旷碧峰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明察暗访,有时为采回一个中意的亲本,不得不苦心造诣,哪怕顺手牵羊也在所不惜。”……(摘自2001年10月出版《新世纪雁城之星》第10期)
“只要能为科技创新服务,能培育深受市场欢迎的新品种,不论吃多大的苦,我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1992年,市委、市政府表彰第二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旷碧峰榜上有名;1995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名单公布,旷碧峰又名列其中。1996年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委联合选拔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中,旷碧峰竟独占鳌头。”(摘自1997年《衡阳组织工作》特刊)
“虽值仲夏,市蔬菜研究所的基地里花红果硕,辣椒、南瓜、苦瓜、丝瓜、黄瓜、茄子、冬瓜……长势喜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蔬菜挂果,并有23个产品被推广至全国,面积500多万亩,创效益8-10亿元。对此立下汗马功劳的就是市蔬菜研究所所长旷碧峰。”(摘自2004年7月27日《衡阳日报》第1版)
“不管刮风下雨,凌晨4点就起床赶到菜地里守着,一蹲就是两三个小时,观察花蕾开花过程,仔细观察,记录花蕾开花环境、气候、温度。有时蹲在地里站不起来,靠棍子支撑才可以站起来。尤其是春季雨水多发期,有时蹲在雨中淋上三四个小时。”……“旷碧峰在单位是工作狂,回到家里仍对蔬菜痴迷不悟。把家的屋顶开辟成菜园当成实验田。不杀虫,不施化肥。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到这里“上班”,潜心研究他的无公害蔬菜。”……“目前我市三塘镇前进村和龙唤村近三年连片种植早冠丝瓜406,408,每年在500亩以上,亩新增产值1000元以上。该所选育的蔬菜新品种已在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近30个省(市)区广泛种植,总面积达650多万亩,每年新创社会效益达15亿以上。(摘自2006年4月11日中国衡阳新闻网)
尽管碧峰头上的光环一个又一个地接踵而至,但他内心总是恬淡而平静。研究员(正教授级),拿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湖南省首批二级岗位专家工资待遇,五一勞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每个都份量不轻。“生命是由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造,不断地完成所累积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有最高的理想,但不能只有唯一的目的,你可以没有最辉煌的结束,但不能没有闪耀的过程。”(摘自人生思辨)
碧峰是个出了名的实干家,但他又是一个情感十分丰富的人,他心地特别的柔软善良,宽厚,仁慈。他挚爱家人、真诚待友、关心他人。“职工受伤、生病、住院,他都要挤出时间前去探望。逢年过节,老工人家里,老领导家里都会前去慰问。多年来,在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福利条件这些牵头动肺的问题上,他更是倾注了殷殷深情。”(摘自《衡州群英谱》)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忘记,也有很多记得。尤其是对于家人的记得,特别是对父母亲的记得,便是烙印在我们成长记忆里而永不消忘的那一部分。我们的母亲在病榻呻吟整整三年,兄弟姊弟齐心护理,碧峰再忙也忘不了前来照顾她老人家。父亲在最后的弥留之际,碧峰更是悉心照料,直到临终。俗话说:“忠孝难两全”,可碧峰做到了。一个人好与不好,不在模样上,在心,心好就是好人,好人好气息。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不为钱财纠结。我想人生的成功不是赚得盆满钵满,也不是学富五车少穷经纶,更不是庙堂高居重权在握。而是用一颗平凡而真诚的心去生活,用灵魂聆听生命的悸动,让感受融入自然与真实,就是人生最美的一道风景。
我的胞弟碧峰,他拥有的就是这样一道风景。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旷瑜炎,湖南衡山县人。曾任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南省诗词协会顾问,衡阳市诗词学会第七、八届会长。出版诗词散文集《衡岳词韵》《南山清韵》《流年碎影》等多部,主编出版《衡岳当代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