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困境与解决路径探讨
2020-09-06秦悦
秦悦
摘 要 2019年,两位女孩因模仿“办公室小野”的一段危险动作类短视频,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由此引发广泛讨论。加强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将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以及短视频制作者的身心健康。但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仍存在缺乏统一审查标准、内容的隐蔽性较高、缺乏审查人员等诸多困境,因此短视频平台应抓重点把关对象、扩大把关主体、落实把关措施,维护短视频健康、繁荣发展。
关键词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把关;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056-03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的激增、需求的多元、资本的增温,短视频平台经历了“野蛮生长”的发展状态[1]。有学者指出,目前短视频平台存在两种“问题视频”,一是内容违法的短视频,二是内容有悖伦理道德的短视频[2]。危险动作类视频属于后者:虽不违法,但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伦理失范问题,任其发展将会危害媒介生态环境。
针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广泛传播的现象,分析短视频平台加强把关的意义,探索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把关体系,对于促进短视频平台的良性发展和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生态具有积极意义。
1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与模仿行为
目前,学界尚未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做出准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危险动作类短视频是对拍摄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并容易引起模仿而造成模仿者受到人身伤害的一种短视频类型。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具有短、精、趣的特点。这种轻型体量的短视频易于传播、适于传播,使受众能在碎片化时间里看完视频内容。但用户在碎片时间里吸取的内容有限,因此高娱乐性、博眼球性的内容能迅速吸引用户,这是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兴盛的根本原因之一。
依据美国学者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受众观看危险动作类媒介内容进而模仿危险性动作,本质来说是一种观察学习的结果[3]。相关研究发现,仅仅观察他人的动作也会激活个体自身相应的动作,并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个体对观察到的动作进行模仿所引起的,即个体拥有对观察到的动作自动进行模仿的能力[4]。虽然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模仿主要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但这种认同往往是表层的、外在的、局部的、无意识的[5],因此受众模仿短视频中的危险动作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傾向,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博主、短视频平台理应重视。
2 案例介绍与危险动作类视频的发展
以“专门在办公室环境下,用各种新奇手段制作食物”为定位的“办公室小野”,是抖音App中制作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知名博主。2017年2月,她凭一条“饮水机煮火锅”视频走红。“办公室小野”发布的危险动作类视频还有“酒精灯自制爆米花”“电熨斗烫肥牛”“瓷砖烤牛排”“电钻棉花糖”“电钻小龙虾”等。
2019年8月22日,山东两名女孩模仿“办公室小野”的一段短视频——用酒精灯自制爆米花,引起90°高浓酒精爆燃,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在该视频中,“办公室小野”和平台都没有做出风险提示。9月10日,“办公室小野”致歉,并将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全部删除。除了“办公室小野”外,还有其他短视频博主不惜以生命安全为代价,制作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并造成多人在模仿时意外受伤。
危险动作类视频在我国各类武侠、动作、挑战类型的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动画片作品中并不鲜见,也常有未成年人因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传统媒介产品里的危险动作致伤致残。传统影视作品经过了严格审查,尚且存在诱使未成年人模仿的危险性动作,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生产模式下的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伦理问题则更不容忽视。
3 短视频平台加强危险动作类短视频把关的必要性
3.1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对短视频App的使用率不容小觑。截至2019年6月,10岁以下的网民约占整体网民的4.0%,10~19岁的网民约占整体的16.9%,即未成年人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0.9%[6]。随着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互联网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也将逐步扩大。
虽然受众在消费媒介内容时具有能动性,但是短视频中对危险动作的再现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却是及时的。以两位女孩模仿“办公室小野”视频而受伤、遇害的案件为例,两个未成年人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她们频繁接触“办公室小野”的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并模仿其中的危险性动作是受到了媒介的涵化效果影响,逐渐降低对危险的感知与预判,乃至主动“以身犯险”。
3.2 保护短视频制作者的生命安全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在生产制作的过程中会对内容生产者自身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据燃财经报道,“办公室小野”曾在2018年的一篇采访中坦陈,往期视频存在危险:她自己在做“手心烤鱼”时,没能控制住火势,火在手心里烧了起来,还烧掉了睫毛;在“电脑机箱摊煎饼”的视频发布后,接到了四川消防部门的微博留言警告。但她并未因此停止在办公室“玩火”,并且她后来制作的很多视频仍然没有添加“危险动作,切勿模仿”等提示信息[7]。
短视频生产者迎合市场中大众的消费需求,制作出惊险刺激、另类独特的短视频内容,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并转化成经济利益,却往往忽视或轻视了其制作内容带来的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短视频平台应当加强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避免内容生产者因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自身生命健康,以及未成年人乃至成年受众因盲目模仿危险性动作而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情况发生。
4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困境
4.1 缺乏统一的审查标准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制定了多项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但针对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而制定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仅在《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中有明确规定:“电视剧不得载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而在直接规范视听作品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中却并未包含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安全的明确的规范条例。
此外,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相关条例中,尚未提出“危险动作类短视频”这一概念或相关类目,因此短视频平台的把关人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作为审查标准。
例如“办公室小野”视频中的危险性动作是在没有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的公共场合,利用一些自制的工具、改造的工具制作美食,存在用火、用电、爆炸隐患。在缺乏统一的审查标准的情况下,把关人员仅凭借自我认知对短视频内容的危险性进行判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因此,统一把关标准的缺失致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大众传播的影响下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4.2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隐蔽性较高
不同于淫秽色情、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仇恨类等禁止传播的内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在把关过程中常难以识别。比如虽然“办公室小野”本人承认她曾在做“手心烤鱼”时,没能控制住火势而受伤,但是在发布的短视频中并未呈现出她操作失误而意外受伤的镜头,因此制作该内容的危险性并不被人所知,而是被隐藏在屏幕之后。因此,危险性动作在短视频中的高隐蔽性加大了把关难度。
4.3 短视频平台审核人员不足
对危险动作类短视频进行把关的基础是完善平台审核机制。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尤其是抖音、快手等头部短视频平台,拥有众多内容生产者,每天都能生产出海量的短视频内容以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例如快手App每天上传短视频超过1 500万条[8],而内容管理团队只有数百人[9]。庞大的审核工作量与有限的审核人员形成矛盾,并直接影响短视频平台的把关效果,造成把关不彻底、不全面的现象。
5 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出路
5.1 抓重点把关对象
短视频平台在把关过程中应当坚守“红旗原则”,即当网络服务提供者有明显可能发现自身提供的网络服务中存在侵权行为而未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该侵权行为的,将失去避风港原则的庇护[10]。
考虑到短视频的时效性和规模化,平台应当对用户进行分组,区分新用户、信誉较好的用户和危险用户,重点把关危险用户群。在危险动作类短视频方面,危险用户指的是浏览量、点赞量、评论数、转发量较多的危险动作类短视频以及专门生产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博主。例如拥有两千多万粉丝的“办公室小野”,她发布的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由于传播范围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在她发布的短视频中出现危险性动作,相对而言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短视频平台在把关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应该着力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强的内容及用户。
5.2 扩大把关主体
针对短视频平台把关人员不足的情况,平台应重视网络意见领袖、专家学者、海量用户的参与,吸纳各方主体加入平台的把关活动,形成短视频平台行业规范实施的外部监督机制。如快手于2018年成立了“快手专家委员会”,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代表人物以及短视频代表用户组成[11],负责对在“自由表达”与“公共权益”方面存在争议的短视频内容进行讨论和决定。同时,快手还在平台内设置了用户一键举报功能,据报道,快手短视频平台8月平均每天接到举报信息约13万条[12]。如此既能减轻短视频平台把关人员的把关压力,也能使得把关效果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治理多中心化。此外,短视频平台也可以使用机器算法辅助人工审核。每个视频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MD5信息值,对于平台或者视频网站来说,建立不断更新的违规短视频的MD5数据库,自动审核上传短视频的MD5信息值,只要属于违规短视频的范畴,可以通过屏蔽或者删除视频等手段进行处理,并将上传用户列入危险用户群[13]。例如,“办公室小野”短视频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明火、电器等,因此机器算法应当加强对火、电器等关键信息的识别和审核,并通过屏蔽或删除视频等手段进行处理,这将有效提升短视频平台的把关效率和精确度。
5.3 落实把关举措
互联网是公民进行各项活动的公共场所,因此短视频平台作为管理、组织者,应对网络用户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一方面,对于严重危害或威胁内容生产者生命安全的短視频,短视频平台应贯彻红旗原则,不予审核通过,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另一方面对于可能危害内容生产者生命安全的短视频,短视频平台应当履行危险告知义务,如在短视频内容中明显标注“危险动作,请勿模仿”的字样,并采取限制流量、评论、转发等举措,以减小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危害。例如,在两位女童模仿视频内容而意外死亡的案件发生以后,虽然“办公室小野”仍发布了诸多用“热得快”等工具制作美食的危险动作类短视频,但是她都在短视频片头或片中加上了“危险动作,请勿模仿”“专业指导,请勿模仿”等提示性的警示标语,履行了告知义务。
6 总结与反思
短视频市场逐渐繁荣背景下,危险动作类短视频呈现出普遍化、破坏性的发展态势。鉴于此,短视频平台建立一套系统的把关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利于短视频平台的长久发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与人生安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短视频生态环境。所以,虽然目前对于危险动作类短视频的把关仍存在诸多困境,但短视频平台也应当积极地承担起“把关人”的职责与义务。
参考文献
[1]高菲.短视频发展的现状和瓶颈[J].当代传播,2018(4):33-36,40.
[2]牛静,徐天宜.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伦理困境及抉择路径探讨——基于波特模式对危险动作类视频的传播伦理分析[J].未来传播,2019,26(1):20-24,121.
[3]赵剑.暴力表征与诱导模仿:暴力影片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机制及应对[J].当代文坛,2015(5):135-138.
[4]Heyes,C. Automatic imita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1(137):463-483.
[5]李东华.试论电视传播中的受众模仿[J].传播与版权,2013(3):66,68.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CNNIC报告第二章:网民规模及结构状况[EB/OL].(2019-08-30)[2019-11-04].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7]燃财经:被一条短视频和一桶酒精吞噬的少女[EB/OL].(2019-09-16)[2019-11-04].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34941.
[8]清科研究中心:2018快手内容报告:每日上传短视频超过1500万条[EB/OL].(2019-01-29)[2019-11-04].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smjj/smgq/2019-01-29/doc-ihrfqzka2097332.shtml.
[9]重庆商报:快手对直播乱象零容忍 将组自律委员会维护网络安全[EB/OL].(2016-11-16)[2019-11-04].http://news.sina.com.cn/o/2016-11-16/doc-ifxxsfip4901013.shtml.
[10]郭荣隆,张志勋.论数字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9):188-193.
[11]呂鹏,王明漩.短视频平台的互联网治理:问题及对策[J].新闻记者,2018(3):74-78.
[12]每日经济新闻:平台补贴点燃短视频抢人大战 灰色内容层出不穷[EB/OL].(2017-09-19)[2019-11-04].http://tech.ifeng.com/a/20170919/44688955_0.shtml.
[13]卢升鸿.短视频的内容审查及版权保护机制研究[J].中国出版,2018(1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