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媒介素养研学课程设计

2020-09-06张楠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媒介素养课程设计

内容摘要:本文以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为主要依据,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和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构建“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型。

关键词:媒介素养 研学旅行 课程设计

2016年底,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事实上,在此之前,传统媒体中的报媒出于媒体转型探索而开展的各类“小记者营”,在某种程度上已在践行媒介素养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

作为一项撬动素质教育改革的杠杆举措和一种探索传媒产业转型发展的崭新方式,媒介素养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逐渐走入国内教育界及传媒界的研究视野,成为提振综合实践育人研究的新领域。

本文拟借鉴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景性教学理论,建构媒介素养主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三阶段四环节”课程模式。

一.媒介素养研学旅行的三阶段保证

(一)准备阶段

具体包括媒介组织和社会机构的选择、实地考察与体验路线的确定、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的建构等,做好课程方案上报。准备阶段的核心三件事情如下:

其一,确定课程目标。

媒介素养主题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究竟是什么?李昱在《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中提出儿童媒介素养的培养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媒介知识培养、媒介内容真伪辨析能力培养、媒介运用技能培养、媒介使用风险规避能力培养。郑素侠的《儿童媒介素养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一文,提出了超越保护主义立场,让儿童学会建设性使用大众媒介的观点。他认为媒介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让儿童学会通过媒介表达自己的声音,要重点培养儿童批判性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中小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在媒介化社会的体现。因此,媒介素养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一定是中小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即在各类研学旅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掌握媒介知识、辨析媒介内容、运用媒介的基本技能。

其二,组织架构的确立。

媒介素养研学旅行,毋庸置疑,属于户外活动课程。有序、安全是重要的课程目标,目标实现的关键则是建立管理科学的研学组织架构。

媒体机构应该成立专业队伍,负责活动策划的创意、管理制度的制定、宣传平台的维护以及组织内部的控制激励等等。媒体机构可以成立相应的教育公司来组建管理团队。辅导员,负责管理小记者,开展特色活動等;学生自治组织,如小记者协会,负责对研学队伍的自我管理。比如,为调动学生参与研学活动的积极性,量化小记者的自我管理,《武汉晨报》推出《小记者币管理办法》。小记者币可以兑换活动奖品、减免研学费用、评选优秀小记者等①。如何赚取小记者币?活动中积极回答问题得1分~10分/题;积极提建议得5分~20分/条;积极配合活动得5分~10分/次;活动中帮助同学做好事得5分~20分/次;刊发优秀作品得10分~50分/篇……

其三,研学手册的编制。

《研学旅行手册》不仅是整个研学活动的教学大纲、行动指南,也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促进自我教育的保障。研究手册应包括研究旅游的组织结构、联系网络、课程介绍、行程安排、研究课题等各个方面,力求做到具体、可操作。

(二)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是媒介素养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和管理阶段,主要由三项核心内容组成:交通管理、食宿管理、活动管理。

首先交通管理,包括:从集合地往返家庭住址、通往旅行目的地、在目的地研学活动过程中的乘车管理。乘车管理中要注意乘车秩序、座位安排、文明要求等。最佳的乘车管理方式是学生自我管理和小组合作结合。

其次是食宿管理。食宿管理属于生活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食宿的自动、有序、科学,学生自主、自治,目前比较实用的方式是预先分配餐桌号、餐桌长,安排房间号、制定住宿规定、查岗查房等内容。

从交通安全保障,到食宿细节及活动流程,再到带队老师、地接人员的配备,媒介组织机构在多年的小记者活动中已经积累起比较丰富的乘车、食宿管理和活动管理经验。此外,媒介组织机构可以将前方活动的动态信息及时在网站和微信号、微信群滚动播出,天然的平台信息优势,可以让与孩子分隔两地的父母放心。

再次是活动管理。活动管理实际上是研学课程的展开过程,当前普遍使用的管理模式是以学校、年级、班级为单位的统一管理,虽然可以保证课程的预设性、有序性,但缺乏灵活性、生成性和个性化。媒体组织机构能够发挥天然的策划创意优势,开发出更多个性化、微型化、模块组合化课程,使研学活动更具探究性、合作性与可选择性。

《南京晨报》“小记者站问两会”研学旅行,将学校、教师、小记者都拉入调查、采访和写作体系,形成了新的内容制作组织架构。按照流程,小记者站学校首先要动员全校学生寻找话题,小记者与非小记者,全校加入新闻栏目的前期制作。研学旅行中,报社相当于总编辑室,一个班级相当于一个部门采编室,带队老师即是项目负责人,学生自然是首席记者或一线记者。在“全民生产”的氛围下,新闻制作参与者明显增多②。

怡馨花园小学有200多名晨报小记者,校长亲自牵头抓选题,师生商讨,并设计了调查1000多份问卷发放,获取了第一手真实数据资料。拉萨路小学五年级的30多名晨报小记者寻找两会话题,两天时间征集了30多个话题。凤凰花园城小学则组成“两会新闻别动组”,小组成员认真进行街头采访,形成了扎实的调查报告。

(三)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是研学旅行的评价总结阶段。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却常被许多学校忽视和轻视。课后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研究作业、展示研究成果、认定研学成绩等。

首先,完成研究作业。根据研学旅行的设计,学校会在课前阶段安排研究任务,学生在课中阶段体验和探索,返回学校后根据要求整理和完成作业。

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教育教学手段的丰富多样,学生面对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海量的自主学习资源。只需要有网络和终端设备,研学教师可致力于开发这些新媒体资源,更加灵活地培训指导小记者完成研究作业;小记者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搜寻所需信息、掌握新闻采写知识。

其次,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成果的展示实际是另一种课程评价方式,可以直观检验研学目标是否实现,还可以实物化延续研学成果。

媒体机构具备天然的研学成果展示平台。研学活动结束后,小记者的作品会择优在媒体平台上选登。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小记者将自己的作品投向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或投向官方媒体、组织媒体等各种新媒体平台发表。甚至,组织小记者通过自媒体发布作品。媒介素养研学老师还可以指导小记者学会注册自己的社交媒体帐号、发布信息,掌握媒介使用技能;在组织开展媒介研学活动时,引导小记者及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布活动图文,学会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声音。

二.媒介素养研学旅行的四环节设计

媒介素养研学旅行的“四环节”,根据泰勒的现代课程4要素理论,可设计为明确目标、资源遴选、课程实施、课程评价4步。在此规范性结构之外,我们还需在每个环节整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思想,使媒介研学课程更具选择性、生成性、个性化。

(一)明确目标

媒介素养的研学旅行目标,可以是科技类、艺术类、文化类、自然类、农耕类、场馆类等,也可以是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等,甚至还可以是山岳文化、湖海文化等等。

明确了大方向之后,最困难但也最重要的是明确微型课程目标,一次媒介素养研学旅行设计太多的课程目标不太现实。明确微型目标可沿着两条思路:一是根据新闻传播学科的知识能力要求确定研学内容,一是根据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研学内容。

(二)选择资源

媒介组织机构可以发挥天然的新闻报道资源优势,开发重大主题报道研学旅行、社会著名人物报道研学旅行、特殊职业体验报道研学旅行、社会现象调查研学旅行、地区经验调研旅行等等各种新闻体裁、题材的研学旅行。《萧山日报》开办的“中国青年新闻学院”,组织了北京奥运会采访、小记者参观两会等活动;《杭州青年报》旗下的“牛通社”组织小记者采访两会代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与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奥运冠军叶诗文面对面,保护母亲河研学夏令营等。自2015年8月以來,北京广播电台组织双语小记者参与报道联合国圆桌会议、法国戛纳中国文化艺术节。

媒介组织机构可以发挥信息资源整合优势,通过与赞助商资源置换,策划各种丰富的媒介活动。比如,成立于2000年的《沈阳晚报》小记者团,采取不收取研学旅行费用,通过组织媒介活动吸引赞助商的方式展开运营。小小图书推荐员挑战赛·小记者变身图书导购员、“纯醇中国年”·小记者年俗体验、走进沈阳晚报放心火锅联盟·小记者变身质量检查员、联合沈阳市消防局举办“消防安全大课堂”……周密的策划、绚丽的活动引来小记者的积极参与,多维的锻炼。《常州晚报》利用报社的平台资源与景区和商家深度合作。《南京晨报》在小记者版块基础上,基于儿童消费场景,创造了“小记者平台产业链”这个集家庭教育、旅游休闲乃至各种儿童衍生品消费相关的创收平台……

媒介组织机构还可以发挥组织、策划、创意优势,依托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策划各种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基地环境安全,设施齐备,活动范围广泛,活动课程体系丰富。在此进行媒介实践活动,可以依托基地的各种资源,使学生在接近自然、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媒介素养。

以湖北省人数最多的《武汉晨报》小记者团为例,该报整合各类资源,于多个公益场所建立的“实践体验活动基地”,搭建了小记者常规化实践平台,开展了八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分为:交通武汉、科技武汉、工业武汉、历史武汉、红色武汉、环保武汉和文化武汉。实践活动的主题,从一开始的简单游览到如今的丰富多彩,其变化就在于:主题升级,更加创新,更加深入;形式升级,不仅游览,而且具有丰富的思考和探究方式;意义升级,更加关注活动理念的传递;体系升级,活动体系化发展初见苗头。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在课中完成,主要是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资源,亲自到目的地参观、考察、体验、探索。这一阶段的研学旅行实践最大通病是大一统的走马观花,只有“旅行”,没有“研学”。这种“旅行团式的”浅层研学旅行,和“自助式”深度研学旅行仍有很大差距。“研学性质”是未来研学旅行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媒介组织机构和学校共同研究解决的根本问题。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是否达成研学任务、展现研学成果、分享研学体会、认定研学成绩等都是课程评价。

总而言之,“三阶段四环节”媒介研学旅行课程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课程操作模型。“三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阶段又包括三项重点工作内容;“四环节”按照课程设计实施的要素和环节划分为目标确定、资源选择、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是所有课程都具有的共性环节。

注 释

①彭欣,熊兴佳.如何开辟“第二课堂”——《武汉晨报》小记者团构建思路[J].中国记者,2015(03).

②丁晓斌.小记者,撬动都市报媒体融合的一着好棋[J].中国记者,2015(0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中小学媒介素养研学旅行课程模式研究”(2018GA050)

(作者介绍:张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介素养教育)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媒介素养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