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和策略

2020-09-06高峰

管理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党支部建设优化对策存在问题

高峰

[摘 要]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在阐述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意义基础上,立足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树立围绕中心和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模式、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务活动等方面入手,对如何优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发展需要,在开展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党中央的领导力量[1]。高等院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主要是负责联系、宣传和组织、团结高校师生贯彻落实各个方针路线,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高素质、新型人才的培养还能够为新时期国家建设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为此,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强化对党支部员工的培育和领导,特别是要强化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一、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时代意义分析

(一)能够满足党的方针、路线贯彻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高校党支部的建设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从严治党的一个要求体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由此可以发现,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体系打造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能够满足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需要

高校党支部负责管理和规划各方面的思想,在连接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关系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党支部的建设发展会发挥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引领下,可以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学习风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广大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党支部队伍的影响下提升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

(三)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是教育管理党员的需要

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要定期组织和关注员工的思想状态,比如在学校范围内可以打造“三会一课”制度、“两学一做”制度,结合社会发展对高校党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组织他们学习各个先进的理论,并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来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

第一,一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一些党支部的建设发展不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更无法及时把握党员群众的基本思想变化。在遇到师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时候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第二,一些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一些党支部的活动形式十分单一,工作局限在发展党员、收取党费方面,缺乏活力,对普通党员缺乏吸引力。第三,党支部的组织形式不适应新形势需要[3]。高校基层党支部按照学校、学院、系的三级模式进行设置,学生党支部一般建设在年级上。在高校教育的深化发展下,学科和专业建设成为高校工作重点,以系为基础的组织模式不再能够适应教工党员发展需求。第四,一些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一些党员的政治学习不够主动,对党的基本理论思想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在平时对党的组织活动参与性也不高,过度看重个人待遇,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党支部对自身建设重要性缺乏认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党组织和员工都担负复杂的教学任务,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学习教育发展需要着重搞好科学研究建设,由此忽视了基层党支部工作。第二,基层党支部工作方式落后。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下我国高校教育办学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一些教师对新生事物接受的敏锐度不够,也不懂得结合新形势来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发展,使得基层党支部建设方式落后。第三,缺乏完善的支部制度。支部制度是约束和规范高校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党支部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对党员干部的需求来制定有针对的支部管理制度,在支部管理制度中融入自身發展特色,从而引领学校党员干部实现终身学习、长远发展[4]。

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展优化对策

(一)加大重视,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下,高校党组织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基层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支部建设纳入到经常性的议事日程中,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高校基层党组织所组织开展的支部管理工作要围绕学校发展实际要求进行,使得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党支部管理工作的教育意义和时代发展指导意义。

(二)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模式,打造工作平台

第一,创新教工支部的组织模式。将教工党支部建设在学科、研究所等联系密切的基层学术组织上,使得教工党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工作发展,找准自身定位,并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在新型组织模式中,党支部的负责人员可以和学术组织负责人、行政组织负责人交叉工作,将学术专家的科研能力、行政组织能力和党组织号召作用有效结合在一起。第二, 创新学生支部组织模式,克服以往学生支部建在年级、组织上的断档问题,确保党支部工作队伍的延续性[5]。

(三)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度,创建学习型党支部

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加快打造和完善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在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下为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支持。在打造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制度的过程中要着重打造学习型党支部,在学习型党支部的作用下讓所有成员能够自觉学习和掌握更多党的理论知识,在党理论知识的作用下来改造自己思想,使得个人言行品质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四)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务活动,创新党支部建设

支部党务活动的开展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为此,在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党委组织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一系列的党务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党委和地方党校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务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对党员干部提出的疑问进行解决,帮助党支部成员解决自己成长问题,充分调动起参与党组织建设的积极性。第二,高校党支部需要引导党支部成员和其他成员打成一片,拉近彼此的关系,并就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学生予以帮助,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6]。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发展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文章在阐述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特征,就如何优化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进行探究,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献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3):17-18.

[2]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22-23.

[3]何祥林.高校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8):108-111.

[4]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09.(23):22-23.

[5]曾献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17-18.

[6]雷德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工作,2003,000(012):13-14.

猜你喜欢

党支部建设优化对策存在问题
加强高校医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如何加强学院党支部建设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