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文化透视
2020-09-06徐腾
徐腾
文化与价值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在功能上有着深刻的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从根本上来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要通过文化濡化的过程来实现。在具体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对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回归、关照、引领和提升,从而建构起主流价值的文化濡化机制。
一、文化与价值观相互依存、相生相济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泛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狭义的文化是与政治、经济等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人类创造的以观念形态存在的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诸多方面。本文所述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与价值观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生相济。对于文化而言,支撑其存在和发展的轴心是其价值观。归根结底,文化是受价值观引导的体系。对于价值观而言,它以具体的文化形态为载体和依托,通过文化被感知,并经由各种文化形式得以保留、传承和发展。如果说文化是“形”,那么价值观就是“神”,神由形生,形由神立,形神互依,相辅相成。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价值观是文化系统中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从根本上说,一定的文化体系是受相关价值观念引导的体系。在世界文明的多样文化版图中,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差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一种文化基本性质、整体面貌与发展前景的根本性因素。
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和依托。文化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科学知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以及各种制度等。这些不同的文化形式,是价值观存在的载体和依托。在文化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价值观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形态,隐藏在表层的、较为具体层次的显性文化载体之中。人们对价值观的感知和理解,也是通过相对显性的文化形态实现的。此外,价值观的延续、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文化载体才能实现。实际上,游离于文化之外的价值观并不存在。
二、文化的价值观培育功能及其运行机制
从上述文化与价值观的双向互动关系不难看出,文化建设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文化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文化传播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资源和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环节在于使其内容得到广泛传播。文化传播是价值观得以有效传播的重要机制。由于价值观处于文化结构的深层,因而它的传播方式与一般的文化形态有所不同。一般的文化形态,如知识和技术等相对显性的、有形的文化形态,其传播方式是直接的、快速的。而价值观是隐藏于文化事实和文化现象背后的隐性的文化存在。其传播和认知过程,不仅限于主体对其符号形式和信息意义上的获取,而且包括主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理解和认同,因而它的传播方式是间接的、缓慢的。虽然价值观的传播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理论宣传、宗教教化、制度规约、实践养成等方式方法实现,但是这些方式方法都需要附着在一定的文化内容和形态之上。
文化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基和依托。价值观认同是受众主体对价值观接受、认可并加以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主体对其所属文化系统的认同,是價值观认同的依据和条件。因此,价值观认同的基础在于对其所属文化系统的认同。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系统的肯定性体认”[2]。一个社会群体共同归属和认同的文化,是其社会成员秉持和信奉价值观的根基和源泉。“人的价值观来源于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世界,是由文化世界教化、建构、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发生、发展和变化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各种文化形态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形成”[3]。—方面,文化认同的实质和核心是价值观认同,没有对文化系统所蕴含的价值观的认同,就没有真正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价值观认同必须借助相关文化载体,通过对其所属文化系统的体验、理解和认知来完成。
文化环境是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条件和保障。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外化,不仅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还依赖于外界社会构成的客观环境。当个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实践活动时,如果受到社会环境的正面反馈,其原有价值观就会得到进一步固化和深化,其价值认识和价值实践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和正向互动;反之,如果个体的价值实践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反馈,其对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怀疑和抗拒,最终可能导致对原有价值观的改变甚至是放弃。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是最能直接反映出社会意识的因素。它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和思维框架,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状态、价值判断、人格塑造、行为方式等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存样态,成为影响和规范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文化场域,使人们按照社会主流价值的规范要求进行实践活动,从而有力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外化。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文化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浸润的过程。当前,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并不断拓宽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空间。
增强主流文化影响力。“主流文化是表达国家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执政党思想主张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社会文化,它是国家政体的精神支柱,其主要功能在于从思想文化层面为现有统治提供合法性论证。主流文化由于有国家强力机构的倡导、推行和保护而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导向、规范与控制作用。从根本上说,主流文化是一种代表官方的、以经典文献等形式传承于世的垄断性文化”[4]。在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目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宣传阐释工作中,“形式主义严重,泛泛而谈的多,有针对性的少,官样文章多,生动活泼的少,量多质次,效果不佳,往往不仅不能入群众的脑,甚至连许多党政干部都不愿意看”[6],导致主流文化主导力不足、影响力式微。基于此,我们要改变宣传策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宣传阐释工作具象化、生动化。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具体有效的策略、现代化的手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来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其次,要提升主流文化对多元文化的引领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的作用。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指导大众思想文化建设,提升大众文化的科学性、人文性和现代性,摒弃其功利性和庸俗性,提高大众文化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趣味。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不仅是历史的遗产,而且继续存在于现实之中。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7]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沉淀,包含着丰富深湛的价值内涵,凝结着卓越恒久的价值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富民安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等,对于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8]。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使人民群众在自己熟悉的价值取向中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和提升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兴起于当代都市,是与当代大工业息息相关并以现代传媒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蕴含在大众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能够比较顺利地获得大众认可和认同;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遣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消解了社会主流文化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众文化渗透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只重视世俗享受、即时享乐、眼前利益和家庭幸福,一定程度上消解和冲击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为增加娱乐效果和消费卖点,常常用戏说、穿越、翻案、野史、恶搞等形式“创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这样就会遮蔽和扭曲历史的真实面貌,使传统经典成为时尚语言和文化包装的游戏,使传统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得不到有效传播和弘扬。
促进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重塑和规范作用。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和提升作用?首先,应该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文化产品转化。一些深受大众喜爱的影视文化作品如电影《建党大业》《建国大业》等,就是恰当的契合点。其次,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拓宽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途径,借助互联网、网络游戏、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呈现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日常生活传播与渗透。最后,要加强对大众文化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法律制衡机制,运用法治手段有效规避大众文化的低俗性、媚俗性和逐利性等负面效应,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领和规范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影响。“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9]。首先,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传空间的影响力,使得一些非社会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在网络平台上悄然扩散,导致少数立场不坚定的受众受到误导。其次,互联网信息良莠混杂,多样性的文化在网络空间紧密交织,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冲击,使得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难以在网络空间中占据主导地位。
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占领网络文化高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和网络传播特点,按照引导与监督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统一、网上与网下相衔接的原则,采用网络说理法、网络课堂法、网络对话法等多种网络教育方法,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其次,要积极培育网络平台主体。强化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培育一批思想强、作风正、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知识分子队伍。最后,要建立健全网络平台保障机制。完善网络技术监管机制,为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和重大事件迅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以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议题来抢占网络舆论先机,牢牢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3]罗迪.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2).
[4]崔欣,孙瑞样.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何锡蓉,曹泳鑫.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毛泽东.毛澤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9]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本文系2016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研究”(16MLB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