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滩头木版年画的“研学游”传播路径

2020-09-06刘韵霞冯洁

传媒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韵霞 冯洁

摘 要:在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影响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建立研学基地、鼓励开展“研学游”活动有利于传统年画的传播与发展。目前隆回县的滩头木版年画建立了多家研学基地进行传承与传播,但仍存在研学基地的位置偏僻、研学模式单一、知名度较低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提出加强“硬”和“软”的建设、滩头年画进校园、利用媒体进行宣传等办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与传播;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9-00-02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1]。一张滩头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采用传统的木板水印套色,同时又兼用人工手绘的方法。从原料制作到成品印刷,都在湖南隆回县滩头镇生产,使用纯天然的乡土原料,在全国年画制作中极为鲜见。

一、滩头木版年画的“研学游”传播现状

目前,传统的滩头木版年画吸引力相对下降,人们更愿意去购买机器印制、价格低廉、造型丰富的年画,滩头木版年画的销量与热度远不如二十世纪八十年的鼎盛时期。但在国家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在政府对滩头木版年画的支持下,年画作坊基本能维持正常运转,并且通过建立研学基地的方式来促进滩头木版年画的传播。

研学基地是为开展“研学游”活动而建立的,所谓“研学游”即 “研学旅行”。早在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本文所讨论的“研学游”特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研学基地则是此种研学旅行的主要活动场所。

目前,在隆回县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扶下,滩头镇已经建立了福美祥作坊、高腊梅年画作坊、桃林村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等3家滩头木版年画研学基地和一家投资800余万元的少年宫“年画技艺传承教学基地”,并将继续扩大福美祥作坊、桃林村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的规模。以福美香作坊为例,其研学活动包括观看年画制作视频、介绍年画作品、体验年画印制;桃林村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的研学活动则是参观制纸工序、体验抄纸。

二、“研学游”对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传播的意义

研学基地的建设和“研学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对学生群体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也有利于以滩头木版年画为代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其一,开展“研学游”活动为传统作坊带来新的经营方式,拓展了业务范围,且“研学游”所产生的活动费用可补贴作坊的经营收入,促进滩头木版年画相关作坊的生存与发展;

其二,研学基地的出现为研学者提供了更直接、专业的渠道了解滩头木版年画,研学者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工艺流程、亲身体验制作工艺产品等环节,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传统工艺,进而促进滩头木版年画的宣传与傳播;

其三,“研学游”热度正盛,将人流资源引入传统文化领域,有利于加大对滩头木版年画的保护力度。包括教育工作者、科研者在内的研学活动,能够挖掘、整理、记录更多的滩头木版年画技艺和作品,有利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保存、流传[3]。

综上,从长远来看,研学基地与“研学游”是可以促进滩头木版年画的创新发展与传承传播的。

三、滩头木版年画“研学游”模式的现存问题

“研学游”不同于传统的学校集体旅游、学生社会实践,它对于内容选题、研学深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现有传习所、作坊等研学基地及其研学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滩头年画的研学基地位置偏僻,外来研学者来访不便。传承人“困”于山中,滩头年画难以高效率地对外传播,进而不利于激发创新。且以体验年画制作环节为特色的福美祥作坊、抄纸技艺传习所在地理位置上相隔较远,缺乏公共交通工具。

(2) 研学模式单一,研学游体验环节不完整。目前包括福美祥年画作坊、桃林村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在内的研学基地都存在研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以体验式、一次性、环节不完整为特点,深度有限。年画制作是囊括造纸、雕版、印刷三个环节的一项传统技艺,而目前滩头并未成立专门的雕版技艺研学基地;并且在滩头年画的研学体验中,并未将三个环节串联起来,不能使研学者完整地体验滩头年画的完整制作流程。

(3) 滩头年画的研学基地知名度较低。比起许多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习所、研学基地,滩头年画相关的研学基地知名度都相对较低,缺乏有力传播。年画的传习所、研学基地接收的学生也多以周边地区学校为主,如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隆回职业中专、湖南大学等,宣传、传播范围有限。

(4) 缺少专业人员开发。目前研学基地的管理者多为非遗传承人,一方面非遗传承人精力时间有限;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在研学旅行开发上专业度有限。单靠非遗传承人,缺少专业的研发人员介入,无法有效整合滩头木版年画的研学资源,例如:滩头镇木版年画研学活动的开展,多由学校老师与非遗传承人单独联系,没有固定的签约,没有专业、完整的研学路线,研学沿线的配套设施也很不完善。

四、滩头木版年画的传播建议

针对滩头年画研学基地建设有待完善、传播缺乏力度等现象,应通过改善客观条件、鼓励青少年传承、加强宣传等方式加强传播,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传习所、年画作坊等研学基地的“硬”建设

改善研学基地条件,先从硬件设施开始,例如扩大规模、多地选址、丰富课程体验设施、增加培训和组织人员等。除了研学基地自身硬件,也要打通不同研学基地之间的联系,将与滩头木版年画相关的景区平台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规划推荐研学线路,提供基础的公共交通系统。

(二)加强滩头木版年画教学课程“软”建设

针对体验式、一次性、深度有限的研学特点,可以通过设计专业的“滩头年画研学手册”来解决。研学手册里可以以文字形式向研学者介绍滩头年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图片、漫画形式介绍滩头年画的制作工艺,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研学者设置体验活动与作品展示区。真正做到滩头木版年画教学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实施。

(三)外地选址建设研学基地

即在滩头镇以外的地区建设研学基地,拓展研学基地服务范围,例如:长沙雨花区非遗馆设有“高腊梅滩头年画工作坊”,在馆内展示年画作品、演示印刷工艺并可进行现场交易。这种将研学与会展结合的方式,能引发更多受众的关注,为非遗的传承带来新的转机。

(四)建设虚拟研学游系统

虚拟研学游系统是利用先进的3D互联网技术、三维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模拟真实研学游环境的基础上,展示出一个多角度的虚拟研学游环境[4]。对于滩头年画制作中因场地、人员的限制而不便现场展示的环节,如原料采集、颜料研磨等,可通过3D投影、VR虚拟技术再现真实制作场景,使复杂的制作工艺得以直观呈现,利于研学者增强理解、加深印象。

通过在滩头木版年画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游”活动,鼓励青少年参与“非遗”研学体验,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以滩头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传统技艺。综上,“研学传播”既能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滩头木版年画,也能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完善、革新。

参考文献:

[1]阳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滩头木版年画的品牌传播研究[J].科技传播,2019(14):147.

[2]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8(6):13.

[3]王丹.湘西州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中与小学“研学游”课程的融合发展研究[J].运动,2019(5):116.

[4]刘芳.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5):162.

其他作者简介:

冯洁,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