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0-09-06于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

于雷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产检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5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50例,正常妊娠组100例,比较各组维生素A、E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相关性,孕期一旦发现,可及时补充维生素A、E,提高自身免疫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维生素A;维生素E;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

文章编号:WHR202005404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我国产妇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极易损害心脑肾等器官,直接危及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已有文献研究表明[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子宫螺旋动脉以及孕妇体内缺乏维生素相关。因此,本文现将血清维生素A、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产检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50例,晚发型子痫前期50例。纳入标准:依据《妇产科学》第九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均为单胎妊娠;患者资料收集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高血压、肝肾疾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史,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患者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正常妊娠组。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各组孕妇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各组孕妇均清晨抽取3mL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维生素A及维生素E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用卡方检验(χ2)或者Fisher检验。年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采用(±s)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比较

妊娠期高血压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所示。

2.2 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

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呈正相关。详见下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健康观念却未得到改变。部分人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使得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在妊娠期间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及子痫等,严重影响了母婴健康。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加重产后出血,增加止血难度[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根本的治疗需终止妊娠,但终止妊娠尤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可能出现胎儿营养不良、呼吸窘迫、窒息、死亡等并发症,故寻找某种标记物早期预测及预防子痫前期发生成为研究者关注焦点。

维生素A是一种促进人体物质代谢的脂溶性微量营养素,具备强大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可有效调节多种免疫反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异常氧化过激反应将导致过氧化物的持续产生,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容易引起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最终引起高血压。此次数据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且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的维生素A水平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晚发型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孕妇由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量减少,降低了胎盘内的供氧及供血能力,使得胎盘相关因子释放入血,减少了胎盘血氧,阻塞母体的血液进入到绒毛。而胎盘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使得氧化与抗氧化失去了平衡性,最终导致母体组织与胎盘变化。胎盘内的过多氧化自由基势必损伤血管内皮,进而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损伤[3]。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氧化剂,也是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有着较高的抗氧化作用,可抑制磷脂过度氧化作用,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由于内皮细胞损伤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体内抗氧化防御机制的降低,导致体内氧化产品过多,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最终引起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4]。此次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维生素E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且早发型子痫前期组的维生素E水平低于妊娠期高血壓组孕妇。

为了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应提高孕妇体内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可定时强化孕妇食谱,如可增加鸭肝、鸡肝、菠菜及香菇等,确保饮食营养的均衡性、种类的多样性。饮食宜清淡及容易消化,加强营养。若维生素A与维生素E缺乏严重,可吃一些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的药物[5]。

综上所述,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孕妇体内维生素A、E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孕妇血压水平的波动。因此,一旦发现孕妇体内维生素A、E缺乏,可及时补充,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细先,吴跃芹,王娜,等.不同妊娠期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06(06):78-79.

[2] 郑君,彭菊生,饶敏.孕期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及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02(08):176-177.

[3] 阴春霞,闻静,赵荣丽,等.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清中维生素A、D、E水平检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11):1968-1970.

[4] 章哲环,贾琰,杨晨皓,等.儿童睑板腺囊肿与血清维生素水平及饮食习惯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03):289-291.

[5] 李建焕,王玉,姚文,等.孕期维生素A、E浓度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07):966-968.

猜你喜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研究进展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