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创建创新型城市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

2020-09-05石大排罗婷毕昭李士鹏李世程崔恩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6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现状建议

石大排 罗婷 毕昭 李士鹏 李世程 崔恩安

【摘 要】随着襄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分析在执行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方案时对襄阳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总结了襄阳市从2013年试点创新城市到2020年的社会结构发展状况、取得成绩、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出了有利于未来襄阳市发展的建议,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襄阳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现状;产业;建议

引言

科技部在2013年4月19日正式公布了第二批12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而襄阳市荣幸入选。从2013年到2021年,襄阳市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期间襄阳市取得许多显著的成绩。目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及科技部分别公布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为评价基础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以上报告中对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依据其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排名,其中位于榜首的是深圳市其创新能力指数为87.79,而襄阳市排名55其创新能力指数为38。从数据上来看,襄阳市与深圳市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不可置否的是襄阳市自2013年开始试点进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以来,到2021年从城市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由于每个城市的特点不同,各个地区以及科研院所制定的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也均有所差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中设立了6个一级指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特色指标以及26个相应的二級指标来评价各个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

1.襄阳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1技术与产业创新能力

根据《襄阳市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3],襄阳市GDP从2013年的2689.48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4601.97亿元。三次产业的占比也有着较大的变化如图1所示。襄阳市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13.01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104.13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增加值1984.83亿元,下降4.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9.3∶48.4∶42.3调整为11.2∶45.7∶43.1。因此,襄阳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为襄阳市的科技发展,企业高校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襄阳市19年和20年专利申请以及授权情况如图2所示。襄阳市2020年专利申请总量累计达到11406件,同比增长23.99%,在湖北省中位居第二。专利授权数量为7092件,同比增长72.1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257件,授权507件,同比增长39.29%。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9件,同比增长21.7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襄阳市的创新绩效指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1.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具有高于一般的产业的经济效益[1]。目前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一大支柱、六大集群”的产业结构,汽车产业为他的支柱产业,六大集群为航空航天、机电控制、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襄阳市近年来以高新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源,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支撑作用。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襄阳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连年稳定增加如图所示3,从2014年的396家增加到2020年的893家,其中工业类企业有807家,实现增加值217.52亿元,同比增长114.9%;建筑企业有4家,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同比增长118.7%;服务业企业有82家,实现增加值7.75亿元,同比增长26.4%。2020年,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002.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襄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综合排名29位,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襄阳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较快,说明高新造业呈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襄阳市经济腾飞贡献了力量,也表明襄阳市的创新能力的增强。

1.4创新的基础条件不断增强

在2019年,襄阳市共有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4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78个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孵化器5个,省级孵化器1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27个。在2020年,襄阳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增49个、达到316个,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新增7个、达到68个,在孵企业达到2049家。

在2020年,襄阳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710所,在校学生92.82万人,如图4图5所示。各类学校数量占比如图6所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比7.8%;中等职业学校占总学校在校生人数占比为3.5%;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占比为29%;小学在校生41%;幼儿园在校生17.04万人占比18%;特殊教育学校7所占比为0.04%,在校生0.08万人。

以上增加的数字背后是襄阳市基础条件不断增强的表现,也是襄阳市推进创新型城市成果的展现。看到如此厚重的教育和科创研究资源的支撑,对未来襄阳市的发展具有更强大的信心。

1.5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建设

在2020年,襄阳市发放3550万元为襄阳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提供资金的帮助,并发放34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补贴,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超过了1000人。为进一步吸引人才,“青年科技英才开发计划”和“首席技术专家计划”在襄阳市实施,并与科技部人才中心一同创建科技带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襄阳市创新文化建设也有所成效,全市共有民间文艺团体36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0个,藏书量达2883.7千册。全市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有所提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6高水平产科教融合逐步推进

襄阳市大力实施“招校引院”的行动,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研究生院正在开工建设,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的建立也提上了议程,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即将投入运行,这些高校研究院的建立促进了襄阳市主导产业与高水平科教资源的融合,有利于科创资源的共享以及科技成果的形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基础薄弱

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首先,虽然襄阳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总数较往年来说一直在增加,但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等科研院校只有5所,从而能承担的重大研究课题较少;其次,政府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高层次技术人才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仍不能满足襄阳市创新城市建设的需要;最后,企业的创新人才流失問题比较严重。因此,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没有人才支撑就无法推进企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为高科技技术创新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2.2知识产权主要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部分企业的意识比较薄弱,对自家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认识度不高不知道如何进行保护,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团队的培训。其次,个别企业对专利,商标的重视度不够,打造自己企业品牌,让产品和企业知名度走出襄阳,走向全国的意识不够,仍然存在眼界格局不够大的问题。最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相互了解各自动态,对于政策的落实以及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不便。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对于专利在科研、生产和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目前襄阳市还有不少企业还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

2.3创新投入不足

从2017年到2019年,襄阳市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个数数量分别为563家、493家、619家,R&D人员分别为16364人、16672人、17538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分别为764206.5万元、758221.7万元、7666147.1万元。虽然企业科研经费逐年增多,但是各年份来自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占比只有2.8%、2.2%、5.5%、1.8%。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战略地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政府财政的投资是必要的途径,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需要。目前,创新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襄阳市政府对科技创新财政支持不足、没有充分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资金投入。此外,企业对科创的重要性认识层次不齐,主要表现在不少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人员的招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不少企业还在走传统的路线,意识不到科技创新给企业和社会带了的巨大利益。

2.4具有襄阳市特色创新文化形成缓慢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襄阳市市民认为“安稳平淡”才是生活的追求。此外,随襄阳市人均GDP不断增长,人民生活逐渐变好,这种“安稳平淡”的思想和现状让不少的市民安于现状,让企业没有创新的动力。因此,襄阳市社会没有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个人、企业、襄阳市发展的重大意义,导致该氛围不利于个人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2.5高新技术产业行业发展不平衡

目前,襄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一大支柱、六大集群”的产业结构,一大支柱为汽车产业,六大集群为航空航天、机电控制、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但是,其他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比较低,例如大数据,智能网联等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对未来襄阳市发展创新型城市的支撑力度不足。

3.对策建议

3.1.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1)政府要深入实施“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激励机制,从而吸引国内外更多的高科技人才为襄阳市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要加大科研院校的建设与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做好准备。

(3)企业要减少创新型人才的流失,需要制定好相关的人才政策,提供较好的科技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能够留住人才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技术人员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用机制来激励人才,奖励有重大科技创新贡献的人,营造惜才,重创新的氛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襄阳就业与创业。

(5)大力发展教育、重视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科技人才,鼓励高校毕业生留襄就业。

3.2.知识产权的建设

(1)政府出台鼓励政策,鼓励企业,科研院所,个人申请专利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

(2)通过开展知识产权的讲座,公开课,企业宣讲培训等方法来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3)应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探索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联盟,实现科教创新优势互补,科技资源共享共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3.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1)产学研相结合,将企业与高校对接提升高校科研和企业科研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换能力。

(2)加大科技财政预算,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的高含金量的推进科技创新政策。

(3)重视中小企业的创新,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小企业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以及技术的管理,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的企业的特有的优势,襄阳市创新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充分的整合创新资源,更加高效的利用人才资源,资金资源以及设备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保障。

(6)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国外或国内的科技技术,同时相当于招收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襄阳市科技创新进步与发展,也为当地企业带来了紧迫感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3.4推进创新环境的建设

(1)全市上下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文化的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媒体、报刊等增强全民的创新意识,加大科学知识的宣传,传播科学思想,营造一种大众创新的氛围。同时,加强对大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增加创新实践课程,提升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2)把科技创新上升到襄阳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的位置。

(3)加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的建设。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基础。

3.5.提高政府的职能

(1)提高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给予较好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2)政府要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的流程,为企业创新提供方便,优化投融资机制以及人才培育机制。

(3)政府转变职能,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融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宇.对南阳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调研与思考[J].创新科技,2014(23):8-13.

[2]王新颖,娄艳丽.襄阳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1):283-284.

[3]襄阳市统计局.襄阳统计年鉴2020[M]. 襄阳统计年鉴编辑部,2020.12.

[4]刘孝斌,胡继妹,沈佳文.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政策建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湖州市为例[J].工业经济论坛,2016,03(03):263-274.

作者简介:

石大排(1989-),男,河南开封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新能源汽车及互联网汽车关键技术。

通讯作者:

罗婷(1995-),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无人驾驶技术。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现状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