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德育价值

2020-09-05叶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德育课特色德育

叶进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德育课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德育课时代性的重要体现。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引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德育;《职业生涯规划》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全国各地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类学校是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学科特点,紧跟时事,在德育課程资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中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思想在年青学生的心里扎根,发挥好德育课立德树人的重任。《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四门德育课之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入到该课程的资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中,是体现课程时代性,赋予课程创新性,落实课程校本化的重要体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道德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职学校专门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课,并且在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进一步对课程安排与实施做了指导性意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价值。

一、丰富德育课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德育课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德育老师能够从生活经验和新政策、新理论中不断汲取新的资源。

1.从德育课程建设来看,广州市中职德育教研会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常规教研,新的精神融合——贯彻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头等大事、首要政治任务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完成上述政治任务意义重大,它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后,党和国家号召全社会掀起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基层,落地生根。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建设人员的中职学校也不能落后,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机会对学生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2.从中职德育课的设置来看,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引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分必要。相对于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更需要对学生实施深入全面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众所周知,中小学开设有思品、政治课,而且都是以纸笔测试的方式纳入到学业考核内容的,高等教育有作为必修科目的“两课”。虽然中职学校也开设有四门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经济社会与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首先,从课程内容来看,四门德育课主要是从促进学就业的角度来编写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思想介绍较为浅显、零碎,缺乏系统性。以与国家政治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沈越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为例,该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对我国国情简要介绍,以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简要介绍,基本没有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其他三门课程更少涉及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从考核方式来看,四门德育课中除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外(纸笔考试成绩一般占50%—70%),其他三门都是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这就进一步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从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对中职学生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基于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强化中职学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培养培训积极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都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相对于高中及大学生,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是相对薄弱的,大多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了解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那么作为中职一线教育工作,就需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并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流意识形态,这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具体中职教学层面,都有必要对学生全面深入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赋予德育课堂时代性

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凸显时代主流精神文化是德育课的一个显著特征。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并认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在行为上不断符合国家的道德及法律规范要求。从国家发展的状态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有所变化的,那么这就要求德育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地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

1.鲜明的时代性是德育课的内在要求。德育课肩负着及时宣扬国家主旋律的重任,从我国的实际来看,不同历史时期主旋律在具体内容上是有所差异的。在十五大之前,德育课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和改革开放相关理论。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和国家建设的指南,自此以后邓小平理论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十六大、十八大写入党章,此后这两套理论成为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系列思想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习近平系列思想的高潮。然而教材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或许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中职德育教材的时候,学生早已毕业或者已经完成了该门课程的学习任务。那么如何让学生及时、较为系统地学习到新的理论,就需要德育老师与时俱进地及时整理和补充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保证德育是紧跟时代步伐的。

2.鲜明的时代性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要求。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本点就是要立足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如何全面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把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定位为新时代,并且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基本方略、外交环境与政策、党的建设等多个反面全面分析了当前我们的国情。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学生认识当前的实际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基础。

三、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4门德育课之一,是面向全体中职学生的公共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既是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渠道。

1.培养规划能力。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规划能力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老师通常会把重点放在“职业”上面,而忽视“规划”。中职学校是已就业为导向的,把重点放在“职业”上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也不能因此忽视“规划”。“规划”是关乎学生学业、职业以及人生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当前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的一项能力,为此,在关注“职业”的同时,也要关注“规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首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撰写规划书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是由系列讲话、文件构成的,这其中包括习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十三五”规划等,这些规范性文件可以说是最为规范和严谨的规划书。向学生展示,学习这些规范性文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规范、严谨的规划书应该具备的体系、结构、逻辑、措辞等。上述能力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学生规划能力的提升。

其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业与人生发展规划逻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撰写一篇《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教会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以及人生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脚点是“引导中职学生自觉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并“最终落实到把职业生涯可持续发与祖国繁荣昌盛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国家发展的逻辑谋划国家蓝图,其中体现出的规划逻辑、哲学依据等都对中职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业以及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应该成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老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都课程教学中,并以此为指南,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职业以及人生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2.指导职业发展。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中国梦和个人梦紧密联系起来。青年学生要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同时个人梦的实践要以中国梦为前提和基础。学生个人职业的发展要立足当前的国情,放眼国家今后发展规划,深入学習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指导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首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当前发展状况,为职业发展提供现实的依据。职业发展总是以现实的社会状况为依据的,全面、深刻把握当前的基本国情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职学生全面、深刻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提供了十分系统、便捷的渠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著作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等10个方面系统、全面阐述了过去5年我国建设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是任何人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立足现实的职业发展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其次,深入了解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为职业发展提供长远发展的依据。要做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融合,必须深刻了解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划时代地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矛盾,进而提出了经一段时期我国的发展方略,包括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等9各方面30个具体任务。青年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就必须深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发展的科学规划,使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规划相一致。例如,通过分析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国发展的重点将不再仅仅是关注经济总量,同时也会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和建设成果的分配问题。这给我们的职业发展启示是传统的能源高消耗产业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变革,而高精尖产业可能会迎来发展的高潮。此外,从主要矛盾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民生产业方面,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的产业可能即将进入发展的瓶颈期,而那些新奇特、绿色、健康等民生产品可能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诸如此类,这些信息都需要我们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著作,从中去发现新时代产业发展趋势的蛛丝马迹,为青年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赋予了青年学生崇高的历史使命,他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并且勉励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朝阳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中职德育教学中,引导青年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青年学生的职业发展,是新时代赋予中职德育老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在深入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将之融入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职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5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德育课特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