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2020-09-05何金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金融企业供给侧改革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金融企业想要发挥自身的实际效益,就必须优先考虑供给侧结构改革,在此背景下,企业要实现华丽“蜕变”,其首要任务便是构造新金融产业链。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将以供给侧改革为落脚点,深入剖析企业升级转型的最终目的及相关举措,借此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企业;升级转型

就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已进入发展中期,而此后面临的挑战也将愈加严峻,金融企业想要实现自由发展,就必须优先考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有效方式。在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企业的发展也是变相助力实体企业经济的一种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金融经济供给链能够实现转型升级,进而帮助处于危机中的金融企业突破困境,推动经济市场改革金融服务工作的整体进程[1]。

一、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企业升级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金融企业往往扮演着实体经济服务方,对此,必须合理利用供给侧改革,以此实现自我转型升级。总的来说,供给侧改革可最大程度的避免金融企业受到危害,帮助企业保全自身,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远大目标。同时,供给侧改革还能不断优化市场经济配置,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以便促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供给侧改革的影响,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服务质量都能得到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也能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中。

二、供给侧改革在我国的提出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供给侧改革早已成为发展大势,就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果来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政府的影响,进而成为经济微观层面的阻礙,在宏观层面需求扩大的同时,刺激情况也在明显增强,最终被政府过多干预的行业往往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以至于我国的金融杠杆率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其余行业的有效供给也遭遇瓶颈。在当前的社会新环境下,政府必须强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才能有效解决现下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减少政府干预的手段,使市场得以发挥其主要作用,不断优化自身配置,以此增加有效供给。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以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目的,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制度及政策,构建完善的整体框架,进而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能量。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转型的途径选择

通常情况下,大众熟知的供给侧改革包括以下内容:要素层面供给改革、产业层面供给改革以及制度层面供给改革。在国家大力推行市场取向改革的当下,供给侧机构性调整已成为发展趋势,也正因如此才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从企业角度出发,需优先考虑成本问题,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升产能,进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根据实际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途径。

(一)供给侧背景下的企业专业化战略

企业专业化战略是在结合国家实际情况与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将发展阶段自身的核心优势全部显现出来,进而获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总的来说,企业专业化战略包括:第一,内部专业化。企业往往会通过精细化内部分工的方式,将经营规模扩至理想状态,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搭桥铺路,最终结果便是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强化;第二,纵向一体化。企业凭借当前的单一业务,并以此为中心,向此业务的上游或下游扩展,使产业链不断延长,进而形成一种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第三,横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以合理途径,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并掌握收归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而获取更优质规模经济战略的方式。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的挑选、转变专业化战略方法,扫清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多元化战略

企业多元化战略可从以下方面理解:企业在专业化经营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经常会面临资源或劳动力过剩的不良局面。对此,企业想要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就必须采用科学、规范的战略方式,以企业建立合理能力为背景,利用核心能力的无法复制性和排斥性,使多元化经营发展为“绩优股”,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扩展其规模,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企业归核化战略

企业归核化战略是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一种升级产物。在企业发展遭遇经营困境并受到外部因素刺激时,往往会因过度的多元化经营而遇到难题,以此摆脱两难境地,回归主营业务。通常情况下,企业采用归核化战略的最终目标,是想达成规模收缩,体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企业需优先考虑资源的利用率,明确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革新自身技术和管理方式,实现战略上的前瞻性转型及突变式变革,才能使自身的市场价值得到保值[3]。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

(一)完善服务转型升级金融供给的基础建设

就我国企业当前金融供给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无法辅助市场主体完成转型升级,因而时常出现金融资本融合不充分,以及转型经济短缺的情况,最终企业也会被发展大势所淘汰。对此,在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力下,金融企业必须优先进行转型升级发展,并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进而达成金融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远大目标。

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一项表面工程,其进行的关键步骤便是改变金融企业的表面模式,以及调整企业的内部、服务结构。通常,金融企业多为实体经济服务,其金融供给的基础建设是企业服务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只有掌握实体经济的不同变化情况,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才能对转型升级实体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进行有效测评,进而采用合理的方式,最大程度较小不同企业遭受意外风险的概率,有效规避金融风险。

(二)科学评判,合理区分

金融企业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科学评判、合理区分,才能降低风险对企业转型升级阶段的危害,促进转型升级的完成,提高其成功率。针对此类情况,领导者必须优先从以下方面出发,对企业供给侧改革进行科学评判及合理区分:第一,在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当下,完善大数据平台,建立方便区分的评价数据;第二,实时掌握服务实体企业的完整数据情况,例如,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效率以及企业信用评价等,都需聘请专业的评级机构来完成评价指标,因此,企业必须培养规范化的评价机构,并对其进行引导,进而使金融制度更加完善;第三,发挥评价机制和企业征信系统的良好作用,使经济市场的综合发展情况和效率得以融合,在二者达到高度统一时,实体企业便能实现信息市场化、公开化以及商品化,以便于公平的利用金融资源,最终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局面;第四,企业只有依赖良好的信誉及有效率,才能获取民众信赖,最大程度的确保经济发展处于良好境地,不断累积优秀经验,谋取可持续化发展途径[4]。

(三)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确保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和质量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企业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就必须不断推进金融创新供给的整体进程,进而确保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效率和质量。在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金融供给要不断创新以保证与时俱进,并将资金等类型的金融产品供给范畴扩展至债券发行、提供财务重组等信息咨询服务,从而为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石。此外,在转型升级遭遇困境或面临挑战时,金融企业应根据实事求是原则,综合考量自身经验值及业务水平,科学的整顿内务,以免问题日益积累,阻碍企业转型进度。另外,金融企业还需站在时代立场,摒弃或改进以往的金融工具或产品,使其得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发展。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金融企业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优化金融产品,研发无形资产,助力转型升级,例如:金融企业可利用权利质押的方式,将原有专利权变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增加转型升级的成功率,使转型后的企业也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金融企业转换无形资产的阶段,将面临巨大的权利质押风险,因此,必须以专业人员为首,指导资产质押的相关事宜,降低金融供给链断裂发生的概率,确保资金的安全性。针对提升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供给,可借助信用衍生、创新金融工具的力量,实现增长供给。就上述情况而言,金融企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调整金融创新步伐的整体节奏。此外,还要不断改进供给方式,才能使转型后的企业依旧具备高质量及高效率。

(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金融企业面临存亡的关键时期,增强核心竞争力或许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只有从这一角度出发,才能提升转型效率,开辟金融供给新路径,实现转型创新,例如:金融企业须具备全局观,明确自身特性,将日常工作重心放在研发新产品上,积极找寻投资成本低、项目周期短以及收益较好的转型升级项目,借此机会升级老旧设备及技术,使其符合当下的发展需求,摸索出专属金融企业的发展道路,在完成升级转型后,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以此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要素,也是实现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石,最终将直接决定企业后续的发展方向及状况[5]。

结语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下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已成为调节市场经济的主要手段。在供给侧改革阶段,金融企业需紧抓日常工作细节及关键点,才能不断创新产业链,进而在时代大背景下,谋取一席发展之地。因此,在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需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使供求与市场供给之间呈现平稳的发展状态,形成良性的市场关系,为金融需求提供更高质的服务,最终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动力,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绵力。

参考文献:

[1]肖艳伶.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金融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2):105.

[2]华晔.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问题及转型升级策略[J].商訊,2019(19):78+80.

[3]李露.金融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J].学海,2017(03):214-216.

[4]王骁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J].当代金融家,2021(04):144-145.

[5]何翠云. 民企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创新[N]. 中华工商时报,2020-10-27(003).

作者简介:

何金虎(1985-),男(汉族),安徽全椒人,泰康在线信息技术中心大数据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从事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工作。

猜你喜欢

金融企业供给侧改革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金融企业的应用
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浅议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下金融企业的资金安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