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及评价
2020-09-05杨桂燕徐正刚马凯恒王冬梅翟梅枝
杨桂燕, 徐正刚,2*, 马凯恒, 王冬梅, 张 强, 翟梅枝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课程思政”是一种将高等教育中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各课程的教学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高校课程观[1-2],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求“课程”体现思政育人的性质与功能[1,3]。如何在各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科学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从课程设计、教案规划到课堂实施、课下评估的全教学过程的新挑战[4-6]。笔者从事《工业微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一直探索课程相关的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改革[7-8],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尝试了不同的方法。通过对开展《工业微生物》课程的4个年级8个班级学生就“课程思政建设”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反馈评价,掌握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了解、适应及收获情况,为《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改进方法,为高校其他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建设性参考意见。
图1 调查问卷在线识别二维码Fig.1 The online identification QR code of questionnaire
调查于2019年7月进行,此次调查采用在线问卷(https://www.wjx.cn/jq/42875332.aspx)方式发放给相关班级学生,问卷二维码如图1。《工业微生物》课程2014级、2015级、2016级、2017级合计人数151人,共收到有效答卷125份,占调查学生的82.78%,问卷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1 高校课程引入思政元素对育人具有重要作用
1.1 课程思政的原因及目的
了解学生是否对“课程思政”有所认识,可对切实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设置了相关题目进行调查。首先,从学生视角了解为什么现在提倡“开展思政教育”(题目6、14),发现93.22%学生认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86.44%学生认为可以“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77.97%学生认为“可提高学生政治素养”、71.19%学生认为可以“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图2)。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育”在树立人生观、培养良好社会风气和政治素养、传递正能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图2 学生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化教学的原因Fig.2 The reasons that students believed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teaching
同时,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所有课程中开展“思政性教学”的主要限制因素与教学时间有限相关,且教师精力有限,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能较好把握德育教育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题目15)。但大多数学生(62.5%)认为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同等重要”,34.38%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为先,专业教育为本,思政教育辅助专业教育”(题目18);且大多数学生(77.38%)认为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思政内容最多不超过30%,其中28.13%的学生认为最好不超过10%(题目19)。可见,在大学课程中适量适当引入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政”素质。
1.2 大多数课程已融入思政元素且体现了重要性
问卷中通过“您在大学期间,不同课程上接收到思政相关元素吗?”“您接受到的思政元素频率高么?按1~5分,给出您的评分”“您认为在学位课/专业课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3个问题的设置,分析发现96.43%的学生认为在课程中接触到了思政元素,表示大多数的课程基本融入了思政元素,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课程思政元素的频率进行打分(分越高表示接触的频率越高,其中5分表示>50%、1分表示<10%),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思政频率高于10%(图3A)。这个频率偏高,可能与未强调是否包含思政课程有关。对课程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37.5%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44.64%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图3B),合计超过8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自己有重要意义。
图3 学生认为的课程出现思政频率分布及重要性Fig.3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politics in the courses that on students aspects
1.3 思政元素及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是实现良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这部分有5个问题:“4. 对于您所教授/接触的基础课/专业课,您认为适合体现的思政元素有哪些”“5. 对于您在第4题中的选择,请按重要性进行排序”“7. 您认为接触到的专业课/基础课适合的思政教学方法是……”“16. 您觉得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考核比较合适?”“17. 您认为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哪个更受欢迎?”。调查结果显示,第4题,6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课程教学中可以融入“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振兴中华为己任的爱国意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学术诚信”“尊师重教的礼仪意识”(以上六项元素按照学生认为的必要性高底比例顺序给出)等方面的思政元素,38.6%的学生认为也可以加入适当的“职业伦理”方面的思政元素,少部分学生认为专业教师不需要讲思政或者是其他相关元素(图4A);第5题,“爱国”项以66.67%的高比例位居第一,而其他的比例相对较低(图4B)。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融入爱国、爱岗敬业、学术及科学相关类的思政元素,且对“爱国”相关元素的认可度最高。表明学生的爱国意识强烈,同时,也希望教师在课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与教育。
题目7、16、17,主要体现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合理实施的方法选择。从第7题可以看出,学生们接触到的方法主要为以老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及情景模拟式教学。其中老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教学所占比例最高。关于课程德育目标的考核评价方式(16题),44.07%的学生认为通过“心得、日志、报告”的方式最为合适,18.64%的学生认为通过“相关量表进行测量、前后对比”方式比较合适,16.95%的学生认为“学生互评”“课堂观察记录”的方式比较理想。而对于课程思政在课程实现的方式(17题),88.14%的学生认为“润物细无声结合专业知识点自然融入”最好,8.47%的学生认为“一带而过,点到为止”即可,对于“专门课件体现”,很少有学生认可。可见,如何根据课程特点,融入合理的思政元素,并通过不令人“烦”的方式巧妙地将课程“思政”的目的实现,需要课程教师“精挑细选、精雕细琢”,万不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弃情绪,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图4 思政元素选择(A,题目4)及排序(B,题目5)Fig.4 Ideological element selection (A, question 4) and sorting (B, question 5)
综合以上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式、效果等各方面的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要实现高校非政治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需要任课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适合课程实际的优秀典型案例,采取适宜的教学展示方式,达到课程育人的真正目的。
2 《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的综合评价与建议
2.1 《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工业微生物》是高等农林院校林产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微生物学》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应用的一门集理论和应用于一体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多,并能创新性地使用知识解决实际的科研、应用问题。在前期教学中,主要根据上课具体内容及课程涉及的就业考研等问题,融入了“科技论文写作基本原则与规范”“科研思维、态度及诚信”“考研就业方向确定及心态和准备”“樊庆笙研制中国第一批青霉素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钱恩等对科研问题的执著与严谨”“基于微生物特点辩证看待各种问题”“实验设计规范及操作安全”等元素。基于此,设置了5个问题。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工业微生物》课程融入了恰当的思政元素(题目8);81.25%的学生认为《工业微生物》课程中提及的安全、就业、考研等信息属于思政教学元素,而18.75%的学生认为这不属于思政元素(题目9)。可见,对思政元素的把握上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同人的见解和理解存在较大偏差,但整体上思政元素的存在较好分辨。98.44%的学生认为《工业微生物》课程中实验自主完成准备等工作有助于增强科研思维与能力(题目10)。对于课程中最典型的思政案例“樊庆笙”,学生对其与课程教学的衔接打分,显示59.38%的学生认为衔接完美,打出了5分;37.5%的学生认为衔接较好,打出了4分,3.13%的学生给出了3分(题目11)。可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良好融合可以参照“樊庆笙”案例,并进行相应改进提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工业微生物》课的整体思政相关教学进行评价,是否除了学习课程基本知识外感受到思想引导、德育规范教育,结果有51.56%的学生打5分,32.81%的学生打4分,14.06%的学生打3分,1.56%的学生打2分(题目12)。表明目前《工业微生物》课程的思政教育已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存在,且表现良好,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工业微生物》课程的思政建设。
2.2 《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关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给出的建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他教师给出的建议,在后续开展《工业微生物》课程的思政建设上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投入与提升。
2.2.1 典型案例库的建设及引入 目前课程挖掘的典型案例不充分,不利于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良好融入。因此,基于课程不同章节具体知识点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形成案例库,增强课程思政元素的多元性、有效性、趣味性和亲和性。如,在介绍微生物特点时,可增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小麦条锈病的专家及“东南窑”精神,让思政元素鲜活化;在介绍微生物与基因工程时,可增加自身科研成果及学生参加科研的事实情况,激发学生的科研及学习兴趣,增强思政元素的趣味性;在开展实验时,让学生自己写方案,查找安全因素,明白科研的严谨性等特征,增强思政元素的实用性;在介绍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与考研面试关系时,趣味性引入正确的婚念观,结合自身经历,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增强思政元素的亲和性。
2.2.2 适当增加该课程的思政元素比例 目前,《工业微生物》课程的思政元素相对不少,但所占课程比例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可以适当增加比例。在建议中,有学生甚至提出“增加课程学时以充分给出思政教学的时间”这样的建议。可见,在后续教学中,适当增加思政元素占课程的比例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2.3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与改革 目前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致思政教育过程单一少趣。为了配合课程的良好实施,课程思政元素引入及相关教学也应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9-12]。基于目前《工业微生物》课程在进行“研究导向型教学”改革[13-15],在后续教学中,对于该课程思政建设,也将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一方面,可以设置研究型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型学习[16]过程感知科研的要求、规范、态度,感受分组协作、与人相处、谦虚热情、互助互促的氛围与力量。一方面,让学生参与课程,讨论课程实施的方案给出案例,提出建议,如何融入课题良好地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教师备课与授课的过程,体会过程不容易或提升感恩心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心得体会报告等方式,总结归纳自身与别人的优缺点,在此过程中,顺其自然地提高做人的情商与艺术。
3 小 结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高等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建设及实施是实现高校育人目的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思政元素、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与课程的相关性,更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融入的柔和性,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顺其自然地接受思政教育,不要生硬,过于痕迹,以免产生“避学”情绪。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及思政建设,探索课程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多元的教学环境与方法中,将课程思政完美融合。